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大众传媒遏制虚假广告的方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商业虚假广告呈现出了多元化、内容夸大化、行业集中化等特点,对构建和谐社会构成了严重危害.本文从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媒体自律和监管、加大社会监督力度和消费者法律意识教育四方面探讨了大众传媒遏制虚假广告的方法策略.  相似文献   

2.
陈熙 《新闻爱好者》2011,(19):76-77
广告作为企业商品整合营销的重要载体,其真实性和可靠性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近年来,虚假广告现象屡禁不止,严重干扰了商品市场的秩序。本文通过比较中国和其他国家对于虚假广告的不同对策,以期为我国相关部门对于虚假广告监管提供更多元化的思路,从而让我国的虚假广告监管制度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3.
广告文化的关系,包括中与外、真与假、雅与俗诸方面.广告文化的中外关系,涉及中外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对此我们应自信开放,洋为中用;当前中国广告真假并存,广告的“假”分显性虚假(非法欺骗)和隐性虚假(合法说谎)两种类型.对前者必须加强法律监管,严厉打击;后者基本遵循了艺术真实的要求,也不违反法律规定,允许其存在.广告文化有雅...  相似文献   

4.
完善监管体制和提高监管效率是我国广告业飞速发展的内在需求。现行广告行政监管制度存在着执行效率低、监管依据缺乏可操作性、监管理念不科学等问题,而走出这一困境的创新思路在于完善和落实治理虚假广告的各项制度、完善广告法律体系和建立监管主体的联席会议制度。  相似文献   

5.
陈小燕 《新闻界》2008,(6):181-182
本文在参酌先进国家或地区的立法条例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从政府监管和行业自律两方面来探讨虚假广告的治理与管制问题。具体而言,本文从行政资源的利用、扩大权限给其他机关以及加大立法体系的整体平衡等三部分阐述了治理虚假广告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对广告商品所蕴含的各种文化附加价值的传播已成为广告传播的主要内容,而广告中的文化附加值必须借助各种元素、符号才能得以表现,从本质上讲广告文化附加值的表现元素都是一种文化符号元素,它是广告文化附加值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本文从表现形式的层面,解读广告中不同“话语”类型的文化附加值在表现形式上的诸多特色。  相似文献   

7.
在当前的经济文化生活中,广告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不仅在日常生活中影响人们的购物决策和消费习惯,甚至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理念,而那些不良广告,披着温情的外衣欺骗和误导消费者,屡禁不止.本文着重从监管的角度,论述了不良广告的负面影响及其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如何从制度上进一步加强广告监管,抑制不良广告的滋生与蔓延,从而营造公正、和谐、有序的广告环境,促进广告业健康发展,为经济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8.
媒体虚假广告问题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步国 《新闻界》2006,(6):80-82
一、媒体虚假广告的法律概念与判断标准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对虚假广告并没有明确界定,如《广告法》第3条、第4条规定:“广告应当真实、合法。“”广告不得含有虚假的内容,不得欺骗和误导消费者。相关立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及诸多的广告管理法规、规章如  相似文献   

9.
误导性虚假广告是指广告主或广告从业人员利用消费的不知情以及心理等方面的弱点,在广告中运用模棱两可、引人误解的语言陈述或表达方式,有意诱导消费对广告主所提供的商品或服务产生不切实际的期望,以促进销售、获取营利的行为。它“误导”消费的方式主要体现为蓄意打造“全新消费理念”、形成虚假“市场需求”等5个方面。探究误导性虚假广告存在的原因以及在我国如何杜绝误导性虚假广告,可以从社会伦理道德以及国家有关广告法律法规等层面进行分析。[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名人代言虚假广告屡禁不止,主要是由于我国相关法规不健全、相关环节的监管不到位以及名人的社会责任感缺失等原因造成的。解决该问题需要从立法、审查、监管等方面进行综合治理。本文在考察、评析、借鉴国外相关法律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治理我国名人代言虚假广告问题锅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