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台湾地区的大学入学制度从1954年实施至今,已经从原本将"考试"做为学生入学的唯一渠道,转变成为目前由"繁星计划"、"甄选入学"与"考试分发"共同构成的多元入学制度,其中2002年大学多元入学方案的全面实施,成为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大学多元入学方案旨在由多元标准达到"用适当方法,选适合学生,进适切校系,达适性发展"的目标;但实际执行时,却发现这一制度已经不是单纯的选才制度,而是与传统文化及社会习俗紧密相连,且二者甚至可能会对多元入学方案目标的达成造成阻碍。  相似文献   

2.
多元入学渠道乃是台湾地区教育部门对传统的联招考试入学渠道提出反思,并以松绑法规、考招分离、自主选才之规划,期能改善一切只为考试、一切只为升学之教育流弊。高等职业教育推行四技二专多元入学方案迄今,在弹性录取方面已有成效,但也产生一些值得探讨与改进的问题,因此,技专校院入学测验中心及招生策进总会应集思广益,深度研究简并考类考科、固定统一测验日期、限制跨类招生与二次招生等多元入学方案之改进措施,以强化技专校院能力本位教育的特色与职业技术教育之主体性。  相似文献   

3.
2002年,台湾地区首次实行大学多元入学方案,对于大学而言,学校可以依据院校发展特色,招收符合要求的学生;对于学生而言,可以连择适合自己的渠道,进入大学院校就读.本文以台湾地区大学多元入学制度实施现状为切入点,分析其优点与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方案的考试形态、甄选入学、考试分发及其对台湾高中教育的影响等四个方面对大学多元入学制度进行评析.  相似文献   

4.
2002年,台湾地区全面实行大学多元入学方案,代替了联考长达半个世纪的统治地位。多元入学方案提供了学生多种入学的渠道,提供更大范围的课程,增加了学生选择的自由度。本文介绍了2010年台湾大学入学考试化学试题的形式及特点,以期为大陆推行新课程高考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梁燕 《职业技术教育》2006,27(31):34-36
台湾技职教育体系的构架和完善,及近年来技职校院的改制,伴随多元入学方式的改革,有力地推动了各层次技职教育之间的顺畅衔接。2006年的新考招方案中新增了甄试入学测验。采用“技优入学、甄试入学、分发入学”3种方式,拓宽了学生的入学通道。尽管岛内对多元入学改革方案褒贬不一,但其独立的技专校院招生体系、彰显“能力本位”的考试方式以及校院自主招生权的扩大仍给内地职教入学制度改革以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6.
台湾和大陆同根同源,文化一脉相承,台湾大学联考与内地高考在考试的功能、形式、流程上都有很多相似之处。特别是近年来,两种考试制度都面对相同的弊病,从考试指导方向到考试内容到考试形式都亟待改革。2001年台湾正式宣布取消大学联考,历经近半个世纪的台湾高等院校联合招生考试制度从2002年起将被“大学多元入学新方案”所替代,在改革进程中迈出重大一步。本文试从分析台湾大学联考的历史渊源、现行入学方案及其未来发展前景出发,力图从中获得对高考改革的启示,为现实的高考改革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2002年,中国台湾地区全面实行的大学多元入学方案正式取代了大学联考长达半个世纪的统治地位,标志着中国台湾地区进入多元入学时期。本文把中国台湾地区大学多元入学制度的沿革概分为传统联招期、多元入学酝酿期、多元入学实验期以及多元入学形成期等4个时期分别论述,并从联考本身的弊端、教育改革的推动、高等教育改革自身的需要、顺应各大学入学制度改革的趋势等方面追根溯源其变革的根本动因。  相似文献   

8.
陈斌 《考试研究》2012,(5):34-41
中国台湾与大陆均于20世纪50年代走上了大学入学统一考试的道路。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台湾开始探寻大学入学制度改革。本文主要分析和介绍台湾实施多元入学方案的发展历程、实施情况与改革成效,着重分析台湾大学入学考试制度改革的内容及对其成效的评价,并提出对大陆高考改革的启示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1 台湾省大学招生“学能测验”简介 1.1“学能测验”的产生 1992年台湾省“大学入学考试中心”提出“大学多元入学方案建议书”,1999年6月台湾省“大学招生策进会”通过了“大学多元入学新方案”.2002年起台湾省废除了实行已长达47年的“大学联考”(相当于大陆的统一高考),改为“多元入学方案”.“多元入学方案”包括三种录取方式:个人申请入学;学校推荐和大学甄选;根据考试成绩分派.其中第一种是指学生自己向大学直接提出申请,第二种是指学校向大学推荐,大学择优录取.第三种是根据考试成绩进行分派.前两种主要适合一些有特长的学生,大约占总数的30%左右;后一种占709/6左右.但无论哪一种,都要先通过全省统一进行的“高中学科基本能力测试”(以下简称“学能测验”).测试成绩是许多大学招生的重要参考.因此,“学能测验”在台湾省大学入学考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参加完“学能测验”这一上大学的“门槛考试”后,学生还要参加自己所报或自己所分大学的单独命题考试(“指定科目考试”),考试科目由各大学自己确定.  相似文献   

10.
台湾地区高等教育发展迅速且充满特性。2002年全面实行大学多元入学方案;2007年推行"发展国际一流大学顶尖研究中心"计划,以台湾大学为首的12所高校,结成以世界高水平大学为目标的战略联盟,由此诞生了与台湾"教育部""多元入学方法"并行的、以学校推荐入学的、旨在招收优秀毕业生的"繁星计划"。本文拟就台湾高等教育发展特色、大学入学制度改革内涵及启示做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大学多元入学新方案"是台湾地区依据"考招分离"原则,实施的高等教育入学考试制度改革。在介绍方案具体内容、考试设计以及方案的特点基础上,认为大陆地区高等教育入学考试制度改革应考虑到澄清教育目的、认清社会现实和加强大学的社会使命感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从组织目标、组织结构、组织运作等主要方面,探讨台湾的大学入学招生机构的演变、发展及其特点,以其对大陆高考招生改革有所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台湾地区的2022年大学多元入学方案进行梳理和分析,发现其在原有的大学多元入学制度基础上提出了多项创新性举措,主要体现为“X+Y+P”的多资料采用模式、学习历程资料库的建置、申请入学和繁星推荐作业时程的延后以及校系考试科目数量的降低等方面。虽然此方案尚未正式施行,但其制度设计层面存在的问题已经凸显,诸如学生的考试负担过重、城乡学生间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等共性问题存在。因此,此方案在正式出台前仍有可完善的地方。  相似文献   

14.
台湾地区2004年大学多元入学将两制并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地区大学招联会常务委员会昨日通过2004学年度大学多元入学方案,将大学多元入学整并成“甄选人学制”与“分发入学制”两大管道。其中,甄选入学制又分成“学校推荐申请”与“个人自由申请”,报告、考试合一,考生只能择一参加;“分发入学制”则把现行甲乙丙三案并为一案。另外一项重要变革是,2004学年度大学学科能力测验一律只能作为各招生管道的检定门槛,不得采计成绩。分发入学制应采计指定科目考试三到六科,其中可含术科一科,且分发入学制不一定要以学科能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上海的改革为例,着重介绍了高职院校自主招生改革的推进情况,分析了改革所面临的困境及问题,并就如何完善高职院校自主招生提出了改革建议:(1)尽快成立专门的职业技能测试中心;(2)实行"招考分离",设立针对高职院校招生的协调服务机构;(3)完善和规范面试程序;(4)拓宽入学渠道,实行真正的"多元入学";(5)探索建立高职院校各专业大类的招生面试基地。  相似文献   

16.
注册入学作为高校招生的一种新的录取模式,扩大了高校自主权,缓解了高校生源危机。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注册入学面临选拔评价机制、人才培养等问题,高校要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建立合理选拔评价机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设置,不断深化、完善注册入学招生制度。  相似文献   

17.
我国台湾地区于2002年开始全面实行《大学多元入学方案》,这是我国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制度的一次重要改革。而学科能力测验作为我国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中心举办的一项考试,在大学入学考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我国台湾地区学科能力测验之自然科学考试提出了一个清晰而操作性很强的命题思路,对我国大陆高中学业水平和高考制度改革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8.
我国台湾地区于2002年开始全面实行《大学多元入学方案》,这是我国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制度的一次重要改革。而“学科能力测验”作为我国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中心举办的一项考试,在大学入学考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我国台湾地区学科能力测验之自然科学考试提出了一个清晰而操作性很强的命题思路,对我国大陆高中学业水平和高考制度改革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9.
高考招生向来是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反映了大学选才的标准,是基础教育的"指挥棒"。从文化的视角分析,美国实行的多元招生制度是与美国的教育分权制度分不开的。我国的高考招生改革在借鉴美国的多元招生体制时一定要考虑中国的文化传统,处理好身份取向的"人情味"与契约取向的相对冷漠、学而优则仕的惟一取向与实用主义的多元取向、道德诚信与法律约束等等的矛盾和冲突。  相似文献   

20.
台湾地区的大学多元入学方案自2002年开始全面实施以来,2004年实施“大学多元入学改进方案”。2007年开始,台湾为了延续大学多元入学方案的多元、公平、均衡发展的理念,推出“繁星计划”。“繁星计划”的目标在于,实现“高中均质、区域均衡”的理念。为了进一步改善原甄选入学及考试分发入学途径中“维持公平、正义不足”的缺憾,增加偏乡高中学生进优质大学的机会,以选拔培养台湾各高中的英才,使每一所高中具有潜力的优秀学生,皆有就读优质大学的机会,进而培育未来社会的中坚。同时试图通过实施此招生方案,引导高中学生就近入学,配合推动高中就学社区化,促使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高中教育正常化,并激励偏乡学校的学生力争上游,改善地方学风。经过几年的实践,“繁星计划”与“学校推荐”整合为“繁星推荐”,并于2011年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