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根据这一理念。我们在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中以学生的数学活动为主线设计。组织数学课堂教学,逐步改变了以往的“师问生答”变成了“畅所欲言”,“纹丝不动”变成了“自由活动”,“被动接受”变成了“自主探索”。那么如何在新课标理念下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让数学课堂焕发出生命和活力?我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
沈春玲 《成才之路》2010,(18):39-40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和新思想,我们的课堂教学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往的“师问生答”变成了“畅所欲言”“纹丝不动”变成了“自由活动”“师说生听”变成了“自主探索”,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教学气氛异常活跃。然而,凝眸反思,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在热闹与自主的背后,折射出放任与浮躁,我们的课堂教学多了些新颖的形式和茫然的教学行为,却丢失了宝贵的东西——“有效”:也折射出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数学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们的课堂教学确实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往的“鸦雀无声”变成了“畅所欲言”;“亦步亦趋”变成了“自主探索”。与以前相比,现在的课堂鲜活了许多,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教学气氛异常活跃。然而伴随这些变化,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在热闹与自主的背后.也透射出一些放任与浮躁,折射出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傅八一 《考试周刊》2012,(94):75-76
新课标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把以往的“鸦雀无声”变成“畅所欲言”,“纹丝不动”变成“自由活动”,“注入式教学”变成“自主探索”。要求教师不但要教给孩子们知识,更要教给孩子们掌握知识的方法,打造高效课堂,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犹如春风扑面而来,我们惊喜地发现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鸦雀无声”变成“畅所欲言”,“亦步亦趋”变成“自主探索”。然而,在热闹与自主的背后,折射出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6.
新课标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把以往“注入式”、“满堂灌”教学变成“自主探索”,更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更好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的学习应更具自主性、思考性和探索性。这就要求我们不但要教给孩子们知识,更要教给孩子们掌握知识的方法。打造适合自己的高效课堂,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7.
王朝晖 《考试周刊》2011,(68):73-74
新一轮课程改革以它特有的魅力展现了勃勃生机,新的教学理念已经根植于课堂教学之中。走进数学新课程.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往的“师问生答”变成了“畅所欲言”,“纹丝不动”变成了“自由活动”,“师说生听”变成了“自主探索,合作探究”。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相似文献   

8.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我们惊喜地发现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往的“鸦雀无声”变成了“畅所欲言”,“纹丝不动”变成了“自由活动”,“亦步亦趋”变成了“自主探索”,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教学气氛异常活跃……这一切确实令人惊叹万分。然而.反恩让我们清醒地看到,  相似文献   

9.
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的一种基本形式,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新课标要求把以往的“鸦雀无声”变成“畅所欲言”,“纹丝不动”变成“自由活动”,“注入式教学”变成“自主探索”.要求课堂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更要教给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这一点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落实得不是很好,这里折射出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如何提高数学课堂学习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申红 《考试周刊》2014,(73):77-77
<正>随着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发现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往的"鸦雀无声"变成了"畅所欲言","纹丝不动"变成了"自由活动","被动接受"变成了"自主探索","教师表演"变成了"师生互动",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教学气氛异常活跃。这一切确实令人惊叹万分。然而,反思让我们清醒,在热闹与自主的背后,也透射出放任与浮躁,折射出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数学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的话题,引起广大教师和  相似文献   

11.
吴海兰 《考试周刊》2014,(64):60-61
<正>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的一种基本形式,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小学数学课堂怎样才能更高效呢?新课标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把以往的"鸦雀无声"变成"畅所欲言","纹丝不动"变成"自由活动","注入式教学"变成"自主探索"。要求我们不但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体验知识获取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这在课堂上的落实得有些欠缺,折射出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如何提  相似文献   

12.
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犹如春风扑面而来,我们惊喜地发现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往的“鸦雀无声”变成了“畅所欲言”,“纹丝不动”变成了“自由活动”,“亦步亦趋”变成了“自主探索”,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教学气氛异常活跃。这一切确实令人惊叹万分。然而,反思让我们清醒,在热闹与自主的背后,也透射出放任与浮躁,  相似文献   

13.
王芝凌 《山东教育》2009,(10):25-26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惊喜地发现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往的“鸦雀无声”变成了“畅所欲言”,“纹丝不动”变成了“自由活动”,“亦步亦趋”变成了“自主探索”,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教学气氛异常活跃。这一切确实令人惊叹万分。然而,反思让我们清醒,在热闹与自主的背后,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改革使得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发生本质的变化。以往的“师问生答”变成“畅所欲言”,“纹丝不动”变成“积极参与”。“师说生听”变成“自主探索”,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教学气氛异常活跃。然而,为了提问而提问,为了活动而硒动,为了合作而合作,为了练习而练习的现象普遍存存。凝眸反思,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存热闹与自主的背后,折射出放任与浮躁,我们的课堂教学多了些新颖的形式和茫然的教学行为,  相似文献   

15.
赵中伟 《考试周刊》2013,(80):68-68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春风吹遍了课堂教学的每一个角落,现在步人每一节新课程实验的数学课堂,我们都会欣慰地看到:尊重代替了束缚,开放代替了封闭;“纹丝不动”变成了“自由活动”,“亦步亦趋”变成了“自主探索”……我们在欣喜、快慰的同时也隐隐有一丝不安,反思让我们清醒,我们的数学课堂在热闹与自主的背后,也透射出放任与浮躁.折射出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为什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离我们越来越远?下面我就课堂教学中的一些现象谈谈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在全国扎实推进。我们惊喜地发现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往的“你问我答”变成了“畅所欲言”,“纹丝不动”变成了“合作创新”,“亦步亦趋”变成了“自主参与”。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教学气氛异常活跃。这一切确实令人惊叹万分,然而,反思让我们清醒,在热闹与自主的背后,也透射出放任与浮躁,折射出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如何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音乐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现就音乐课堂教学中存在的误区及提高有效性的对策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刘玲芳 《甘肃教育》2014,(24):53-53
正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的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往的"师问生答"变成了学生"畅所欲言",学生"纹丝不动"变成了"自由活动","师说生听"变成了学生"自主探索",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学习气氛异常活跃。然而我们的新课堂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是形式化,二是绝对化,以致于教学效果不明显,课堂教学改革也只停留在表面。那么,新课标下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和新思想,我们的课堂教学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往的“师问生答”变成了“畅所欲言”,“纹丝不动”变成了“自由活动”。“师说生听”变成了“自主探索”,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教学气氛异常活跃。  相似文献   

19.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理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引导小学生自主参与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正是为了满足学生这一需要。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应放手让学生自己发现、自己探究、自己创造,从发现、探究中寻找快乐,获取知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应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一、提供自主学习目标,引发学生自主参与教师要调整好与学生间的关系,把自己变成“一位变换意见的参与者”,同时树立正确…  相似文献   

20.
课程标准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把以往的“鸦雀无声”变成“畅所欲言”,“纹丝不动”变成“自由活动”,“注入式教学”变成“自主探索”.要求教师不但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教给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打造适合自己的高效数学课堂,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