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联解体有多种原因,"公开化"与"媒体的解冻"是其重要因素。但苏联解体并非如某些学者所认为的是由于苏联的"媒介催化"或"舆论失控"所致,相反,苏联的解体是长期信息封锁、传播扭曲所造成的。将苏联解体归之于"舆论失控",忽视了问题的另一面,即严密的舆论控制对苏联解体造成的影响。新闻传播的确是苏联解体的重要因素,不过不是由于"舆论失控",而是由于系统性的传播失灵。传播失灵导致了苏联媒体和政府的公信力被严重透支,为戈尔巴乔夫的公开性改革培养了潜在的支持者。在传播失灵的作用下,苏联社会表面光鲜,深层的社会矛盾却被掩盖,以致苏联社会脆弱得不堪一击。经常性的传播失灵导致了严重的社会后果,这直接为苏联的解体埋下了伏笔。  相似文献   

2.
苏联的兴亡是20世纪人类历史上影响至巨的大事件,它直接改变了世界地缘政治和国际关系的大格局。如今,苏联的兴亡史,苏联解体的经验教训及其后果,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理论工作者研究社会主义前景和实践的重要课题。雷日科夫是苏联解体前的部长会议主席,亲历了苏联解体的全过程,对彼时的真实景况和内幕有非他人能比的了解和洞悉,雷日科夫的著述因而就多了更深一层的价值和意义。书中除了叙述苏联发  相似文献   

3.
和苏联解体一样,原苏联莫斯科国家历史档案学院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严格地说,这种变化早在苏联解体之前就发生了。早在1986年底,在激进的改革者尤里·阿法纳西耶夫担任了莫斯科国家历史档案学院院长之后,就彻底改变了该学院的办学方向。  相似文献   

4.
1989年,苏联开始对党和国家以前的秘密档案进行解秘,苏联解体后解秘工作进一步加快。  相似文献   

5.
苏联解体以前,《共青团真理报》曾是苏联列宁共产主 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的机关报,主要面向全苏各地的青年读者,发行量最高时曾创下2000万份的惊人纪录。苏联解体前夕,苏联共青团宣布自行解散,但《共青团真理报》却没有跟着走向灭亡,反而在激烈的报业市场竞争中牢牢地站稳了脚跟,如今已经发展成为俄罗斯发行量最大  相似文献   

6.
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它的兴亡历程在世界近代发展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苏联解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苏共对于新闻的公开性把握的尺度问题上出现的失误为苏联的解体埋下了舆论伏笔。苏联作为实践社会主义的制度的先行者,它的经验教训值得我们反思。我国在大力推进社会民主进程,捍卫新闻自由权利的同时,也要防止这种权利的滥用。  相似文献   

7.
舆论失控--苏联解体的催化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修哲 《现代传播》2006,(1):107-109
苏联解体已经过去了十多年。有关导致这个超级大国解体的原因的分析文章确实是页繁卷浩。国内外学者从不同层面和角度对苏联解体的原因做了深入的分析,在众多因素中,舆论失控被认为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苏联解体过程中,它不仅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且是促成这个庞然大物垮台的催化剂。历史上,苏共一直重视抓意识形态工作。在保卫和建设苏联这个世界强国的过程中,活跃的宣传鼓动工作曾经起到过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对意识形态领域控制得太紧,条条框框过多,加上方式方法过于简单化,有时也会起消极作用。戈尔巴乔夫执政初期,人们对改革…  相似文献   

8.
李雪娇 《大观周刊》2011,(17):31-32
1991年12月25日,苏联国旗从克里姆林宫顶降落下来,宣告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不复存在。苏联解体的原因是多方面、错综复杂的,有制度性因素,有外部因素,有民族政策的失误,等等。其中戈尔巴乔夫偏离马克思主义原则和社会主义方向的政治体制改革诱发了社会的全面危机,直接促成了苏共的瓦解和苏联的解体。  相似文献   

9.
早就听说苏联有一家世界上最大的空军博物馆,但一直没有机会一睹芳容,直到苏联解体后12年,才第一次前去拜访。  相似文献   

10.
苏联解体后,苏联时期的大批档案文件得以解密。俄联邦档案馆里究竟收藏了多少档案文件?俄学者帕夫洛娃.塔季扬娜.费奥多罗夫娜在2007年撰文指出:俄  相似文献   

11.
俄罗斯报业市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报业市场现状进行了分析。解体后的“新”俄罗斯在政治、经济、社会环境方面相较于苏联时期发生了本质变化,这些变化必然地影响到它的报业市场,其中一个最显著的现象就是苏联时期“金字塔式”的报业结构为俄罗斯的平行式的报业结构所取代。本文较为全面地分析了与俄罗斯报业市场相关的读者因素、报刊的地区化现象以及报刊类型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一 早在冷战时期,美国就利用各种手段对苏联实施意识形态外交,意识形态的侵略也是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冷战结束后,苏联解体,以反攻主义为主流意识形态的美国随即将意识形态外交的触角伸向了中亚独联体国家,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鲜明的中国自然也成为美国意识形态外交的主要目标.但是随着经济和信息全球化,美国意识形态外交手段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科技的进步而不断演变.  相似文献   

13.
随着1989年苏联的解体.俄罗斯逐渐公开了当年的秘密档案,揭开了苏联载人探月的神秘面纱。原来.最早提出载人月球探测的并不是美国总统肯尼迪.而是苏联一批著名的航天科学家和设计师。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80年代前后中国与苏联两大社会主义国家分别开始了新闻体制的改革。中国的新闻体制改革始于1978年一直持续到现在,而苏联始于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的这次改革却以苏联解体宣告失败。改革之  相似文献   

15.
去年12月25日晚,苏联正式宣告解体。当时,我作为人民日报常驻莫斯科的记者,在抢发了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辞职声明的消息后,立即赶赴红场,又采写了《红场易旗纪实》的现场特写。因为,只有红场易旗才标志着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正式解体。这是一个重大的历史时刻,它不仅牵动着每个苏联人的心,并受到全世界的注目,而且也是当地新闻界和外国驻莫斯科记者竭力跟踪、深怕漏报  相似文献   

16.
苏联解体迄今已有18个年头,在“苏联失败发生学”的总命题下,人们因立场和视角,以及心目中对应的当下议题的不同,作出了纷纭复杂的解释。不过这并不妨碍我们将其大致归类。  相似文献   

17.
去年12月25日晚,苏联正式宣告解体。当时,我作为人民日报常驻莫斯科的记者,在抢发了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辞职声明的消息后,立即赶赴红场,又采写了《红场易旗纪实》的现场特写。因为,只有红场易旗才标志着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正式解体。这是一个重大的历史时刻,它不仅牵动着每个苏联人的心,并受到全世界的注目,而且也是当地新闻界和外国驻莫斯科记者竭力跟踪、深怕漏报的重大新闻。然而,当镰刀锤子的苏联国旗在飘扬了近70年后从克里姆林宫圆形屋顶上徐徐降下时,只有为数不多的记者及时赶到现场。  相似文献   

18.
新书推荐     
《居安思危:苏共亡党二十年的思考》李慎明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定价:79元20年来,对于苏联解体的原因,有着多种不同的解读,本书认为,根本原因在于"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在于苏联共产党的蜕化变质。  相似文献   

19.
虽然时光一晃将近二十年,但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发生的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依然在我们的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20.
论苏联解体前后新闻控制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宁 《新闻大学》2003,(2):38-41
1991年12月25日,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解体了,原有的15个加盟共和国成为15个独立的国家。苏联从立国到解体,成为20世纪最大的政治事件之一。人们不禁要问:一个共产党领导了70多年的社会主义国家,怎么会一朝覆亡了呢?在其政权更迭过程中,苏联的大众传媒起了什么作用?特别值得研究的是,在叶利钦执政后,俄罗斯媒体又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这其中,新闻媒体所受到的控制是如何演变的?这是本文着重研究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