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资讯     
教育部召开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座谈会为总结交流各地开展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的经验做法,进一步深入推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促进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教育部于6月22日召开了有15个省(区、市)教育厅(教委)  相似文献   

2.
教育部9月7日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有关负责人指出,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就是加强和充实农村师资力量。首先,大力推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促进教育均衡发展。2006年2月教育部下发《关于大力推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的意见》,对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进一步加强农村师资力量做出部署。《意见》下发以来,各地加大工作力度,采取组织大中城市教师支教、县域内城镇教师定期支教、组织高校毕业生支教、师范生实习支教、开展多种形式的智力支教活动等积极措施,并制定出台了相关保障政策。目前此项工作呈现良好态势,…  相似文献   

3.
城镇教师支援农衬教育工作是实施“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教育协调发展、优化教师资源配置、解决农村师资力量薄弱问题的重大举措:为进一步做好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4.
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推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是统筹城乡教育协调发展、优化教师队伍资源配置、解决农村师资力量薄弱问题的重大举措,也是适应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学龄人口和教师供求关系变化的必然要求。对于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缩小城乡教师队伍差距,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推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福建省政府日前出台《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从2009年起,该省将实施城镇中小学教师到农村学校支(任)教服务期制度。  相似文献   

6.
教育部部长周济在6月22日召开的“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指出,要把教师队伍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推进这项工作,对于提高农村教育质量、统筹城乡教育协调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主持了会议。[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积极探索城镇教师支教新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教育发展中,农村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的状况一直制约着农村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2004年,运城市把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作为加强农村师资力量、加快农村教育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战略举措,坚持因地制宜,注重政策引导,推进制度创新,优化了城乡教师资源配置,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加快了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使运城市农村教育工作实现了历史性飞跃。两年来,全市2000余名城镇教师志愿支援农村教育,1万余名农村教师得到了培训提高,10万余名农村学生享受到了优质教育,200余所偏远山区学校摘掉了落后的帽子,城乡教育基本…  相似文献   

8.
瞿德良 《江苏教育》2007,(21):60-61
近年来,各地把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作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积极推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江苏省“千校万师支援农村教育工程”将从2007年开始到2010年底,在全省义务教育阶段遴选千所优质学校、万名骨干教师,与苏北农桩千所薄弱学校实行“校对校”结对帮扶、对口支教。目前,全省1000所中小学对口支教工作积极开展,3000余名城镇教师分赴农村学校开展支教工作。 为此我们将在“讲述”栏目中新开设“我的支教故事”,以“千校万师支援农村教育工程”为背景,力求全景展示广大支教老师工作、生活的具体情况及大家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并为大家搭建起展示、沟通、交流的平台,引导并带动社会各界更多地关注和参与农村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文本分析等调研方法,分析成都城镇教师支援农村的数量与质量结构、动机机制、工作范畴、工作效果、存在问题与意见;在此基础上,认为成都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基本体制已经形成并取得良好效果,与此同时,文章分析了存在的相关问题并提出了相应改进对策.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文本分析等调研方法,分析成都城镇教师支援农村的数量与质量结构、动机机制、工作范畴、工作效果、存在问题与意见;在此基础上,认为成都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基本体制已经形成并取得良好效果,与此同时,文章分析了存在的相关问题并提出了相应改进对策。  相似文献   

11.
雄鹰展翅     
2005年北京市教委提出加快首都教育现代化步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开展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进一步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农村基础教育水平,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2.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资源分布的城乡差距,已经成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瓶颈.因此,要提高农村基础教育的质量就必须大力改善并提高师资水平.城镇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就是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重要举措.本文以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泗水乡红瑶地区的城镇教师支援农村学校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了城镇教师支教与教育均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城镇教师支教存在的问题;城镇教师支教走持续发展轨道等一些有益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是当前我省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4.
在追求教育均衡发展的今天,农村教育发展问题已经成为教育的重中之重.作为发展农村教育、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的重要政策选择,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政策在执行中遇到了一系列问题.本文从公共选择理论视角出发,分析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中所遭遇的阻力,试图发现影响政策实施及其效果的内在因素,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教育部为了解决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校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将实施六项举措推进城镇教师下乡,尽快提升农村学校的师资质量。这六条举措是:第一,积极做好大中城市中小学教师到农村支教工作。各省要重点充实边远贫困地区教师资源薄弱学校的师资力量;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本行政区域内长期稳定的“校对校”对口支援关系,鼓励和支持城市办学质量比较高的中小学与农村学校建立办学共同体。第二,要把县域内城镇教师定期到农村任教作为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最重要的举措之一。有关部门要严格控制城镇中小学教师的编制,适当提高农村中小学中、高级教师职务的结构比例,积极促进城镇学校教师向农村学校流动,定期选派城镇学校教师到农村学校交流任教,  相似文献   

16.
农村教育特别是老区的教育,倍受社会广泛关注。近几年,城镇学校经常派遣"支教"老师,深入农村学校,和偏僻山区教师共担教书育人的重任。至2007年暑假,我们乘马岗镇列宁小学接受了3批共13位城区教师的对口支援。城区教师和我们一起学习和工作,共同进步提高。  相似文献   

17.
论义务教育师资均衡配置的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师资的均衡配置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也是义务教育均衡化的重要体现。要实现义务教育师资均衡配置,应建立县域内义务教育师资统筹管理机制;加强紧缺教师的补充工作,保证农村教育教学需要;建立教师定期交流制度,实现县域内师资均衡配置;实行城镇教师农村任教服务期制度,引导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加强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培训,提高薄弱学校教师素质。  相似文献   

18.
积极推进实习支教 提高教师培养质量和农村教育水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推进高师院校师范生实习支教意义重大。国务院领导和教育部领导高度重视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教育部最近作出部署,出台了《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的意见》,实施六项举措推进城镇教师下乡,尽快提升农村学校的师资质量。其中之一就是组织师范生实习支教  相似文献   

19.
作为教育行政部门解决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问题,提高农村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的意见》下发后,各地纷纷响应,经过半年多的运行,应该说取得了成效。但由于基层学校领导认识程度和执行力度的差异,工作落实也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和平县教育局为推进全县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建立教师交流机制,合理配置人才资源,优化中小学教师队伍结构,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从去年开始实施了“城镇支援农村、超编支援缺编、强校支援弱校”的支教工程。一直以来,和平县城镇与乡村之间的教育发展极不平衡,校际之间、区域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特别是一些边远山区镇的师资力量比较薄弱,教师紧缺,教师结构不配套、队伍不够稳定,教学质量相对偏低。针对这些问题,县教育局按照“城镇支援农村、超编支援缺编、强校支援弱校”的原则,从去年秋季起,在教育系统开展支教活动,采取组织安排与个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