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对2005年~2014年《中国图书馆学报》的载文量、分布学科、基金分析、作者机构、下载量、被引频次、引文等情况进行了统计和定量分析,并与大学图书馆学报、图书馆建设、图书情报工作、图书馆论坛、图书馆杂志、图书情报知识、情报理论与实践、情报科学、情报杂志等期刊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图书馆学报》的基金论文率、下载量、被引频次、引文等皆处于图书情报类期刊的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2.
以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编制的2006~2011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中收录的23种农业大学学报期刊为统计源,采用文献计量法分析了2005~2010年农大学报核心期刊的载文、被引情况,研究了载文量、平均引文数、被引频次及影响因子等指标间的相互关系。结果显示,6年间农大学报期刊的平均载文量变化较小,而平均引文数和被引频次则呈现出相似的显著递增的趋势,农大学报期刊的载文量与学术影响力之间无明显的关系,载文量大幅增加的第2年或第3年,多数期刊的影响因子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期刊的被引频次与前5年的平均载文量之间呈显著的正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3.
以CNKI"中国引文数据库CCD"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数据统计来源,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2019年10年期间所载论文的被引情况进行了分析,通过载文被引总量、被引作者、被引期刊、被引机构等进行了统计,总结出了《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2019年10年期间的载文被引规律,为提高该刊学术水平和办刊质量和"双一流"建设提供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4.
对图书情报学4种杂志《中国图书馆学报》《图书情报工作》《情报学报》和《大学图书馆学报》2006~2010年载文量、篇均下载频次、篇均被引频次、核心作者、基金论文、引文类型等进行比较分析,发现4种杂志的学术品质、学术影响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中国图书馆学报》和《大学图书馆学报》具有自引率低、被引率高的学术特征,是当今图书情报学学术品质高、学术影响力大的杂志.  相似文献   

5.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2008年载文被引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中国引文数据库的引文检索功能,统计了《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2008年载文被引用情况。根据统计结果,从被引篇数、被引频次、被引论文年份、被引论文作者、引用期刊等方面进行分析,并计算出该刊2006~2008年的自引率(10.77%)和各年份的即年指标(分别为0.125 0,0.039 0,0.019 1)、影响因子(分别为0.386 9,0.407 9,0.386 5),客观地评价了《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的学术水平和办刊质量及其在我国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期刊中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6.
2006~2010年《作物学报》载文被引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物学报》是作物科学领域的领衔期刊,分析其载文被引情况可以了解该刊近年来的变化和发展。利用中国知网“中国引文数据库”的引文检索功能,统计了该刊2006~2010年5年间的被引用情况,从被引论文篇数、篇均被引频次、被引论文年代分布、被引论文作者分布和引用期刊及分布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以期为本刊和农学类期刊的编辑出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胡敏 《情报探索》2012,(1):10-15
通过对《中国图书馆学报》15年作者与引文的统计,分析该刊的附引文率、篇均引文量、引文语种与类型及引文学科分布等变化规律,得出高被引期刊与文献老化规律;对论文的合著情况以及著者职称、地区、系统分布进行统计分析,并得到该刊的核心著者群。  相似文献   

8.
我国11种农业基础科学核心期刊载文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我国农业基础科学核心期刊发展的基本情况,利用中国引文数据库和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对2012年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的11种农业基础科学核心期刊2003~2012 年的载文及引文情况进行了调研,并对该时间段内各刊被引频次前50位的高被引论文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1种农业基础科学核心期刊载文量10年间都有了较大的增加,出版周期从季刊向双月刊或双月刊向月刊转变;除《水土保持通报》和《水土保持研究》两期刊3年间的复合影响因子均小于1外,其余期刊均大于1;各刊篇均引文量7.80 ~ 14.67,均较低;各刊高被引论文呈现发表时间越长被引用的次数越多的态势,且高被引论文均集中在2003~2006年;《水土保持学报》和《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两期刊高被引论文作者合作度相对较高,为4.3 ~ 4.4,其余期刊在3.2 ~ 3.9间,差异不大;各刊的机构合作度相似,在1.4 ~ 1.9间;各刊高被引论文核心发文机构4 ~ 10个;在农业基础科学领域,中国农业科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浙江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的高频被引论文较多,科研实力和竞争力较强。11种农业基础科学核心期刊目前发展协调,互有侧重,从期刊发展角度出发,各刊应着重打破地域限制,深度挖掘优秀稿源,特别是热点领域的稿源以保持和提升期刊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9.
《图书情报工作》期刊指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CNKI的《中国引文数据库》,对《图书情报工作》期刊的载文、引文数据进行统计,并就该刊被引、作者被引频次等情况进行了分析比较,对《图书情报工作》作为核心期刊在图书情报领域中的地位和学术影响力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0.
姜春林 《情报科学》2007,25(3):397-400
利用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2005年网络版,对《情报科学》载文、被引机构、影响因子、被引作者、被引期刊等指标进行计量分析,勾勒出该刊的引文特征,提出提高其学术影响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我国985高校图书馆科研实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军 《情报科学》2012,(8):1227-1231,1241
通过对CNKI的《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和《中国引文数据库》,选取了北京大学等10所985工程的高校图书馆作为统计源(统计时间2011年7月底),对这10所高校图书馆1981-2010年发表论文的数量、图书情报学核心期刊发文、基金论文发文、被引篇数、被引频次、篇均被引量、H值分布、高产作者、高频被引论文和高频被引作者这10项指标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按照相应排名计算出相应的科研实力积分,从而揭示了我国10所985高校图书馆学术研究的现状。  相似文献   

12.
秦卫平 《现代情报》2012,32(9):107-110
本文基于CSSCI数据库,统计分析近十年我国艺术学科高被引作者、高被引期刊频次,并用h指数评价高被引作者学术观点的影响力。统计数据客观显现我国艺术学科近十年期刊和作者高被引现状,引证分析的结果表明,高被引论文与学术影响力的正比关系。在艺术学这门学科中高被引论文表明学术期刊及论文作者的学术影响力。  相似文献   

13.
2002-2011年《现代情报》高被引论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剑颖 《现代情报》2012,32(12):109-114
以《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和《中国引文数据库》为统计源,从文献引证的角度分析了《现代情报》2002-2011年高被引论文的分布规律,证实少量的论文却有着较高被引频次的现象与二八定律非常符合。对于被引频次大于等于25次的高被引论文从年代分布、研究主题、研究内容、被引频次等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并为《现代情报》的发展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张海英 《现代情报》2009,29(5):147-151
依据原始文献,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中国图书馆学报》等我国7种图书馆学核心期刊2007年的载文情况、作者构成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15.
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核心期刊高水平作者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水平作者具有较高的学术产出和学术影响力,是学科发展和创新的主体。本文拟对高水平作者进行分析,为避免单独使用某一种指标所带来的局限性,通过《中国引文数据库》获取2000~2009年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核心期刊作者的发文量、被引次数、篇均被引次数、h指数等多方面指标,采用文献计量、引文分析、数理统计等方法,综合以上指标用定量的方法对我国图书情报界高水平作者进行讨论。通过实证研究后发现,严格选用多项指标所得到的结果一方面可以较全面反映作者的学术地位与学术影响力,但另一方面,也存在着一定局限性。  相似文献   

16.
毛璐  许鑫  邓璐芗 《情报科学》2023,41(2):126-134
【目的/意义】研究数据在科学研究中占据重要的基础性地位,高价值研究数据的引用对推动科学研究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如何评价出高价值研究数据并对此进行引证显得尤为关键。【方法/过程】本文从DCI近十年社会科学领域的数据集入手,确立研究数据评价指标和方案。【结果/结论】低被引数据集作者总被引频次与高被引数据集差距悬殊;高被引数据集具有数据作者篇均被引频次较高;基金资助数量较多;数据仓储机构的数据平均被引频次较高;关键词数量、操作方式较多;提供DOI号及元数据描述方式较详细等。为数据引证影响因素的分析带来一定启发。【创新/局限】得出数据引证行为的优化实施建议:促进评价体系多元化、培养数据伦理意识、规范数据引证形式、加强各个环节的数据治理。  相似文献   

17.
蒋海龙  陈丹丹 《现代情报》2012,32(8):165-169
链接分析是近些年来国内图书情报学和计算机科学界一个共同关注的研究主题。本文以国内2000-2010年链接分析期刊论文的引文为对象,运用统计方法和比较方法对其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发现,图书情报学和计算机科学链接分析的引文在时间分布、引用文献类型、引文语种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本文还分析了两个学科领域的高被引作者和高被引文献。  相似文献   

18.
In both the UK and Australia there has been a recent move to use citation analysis in the evaluation of the research of individuals. In particular, the future UK Research Excellence Framework (REF), proposes using citation data in the research evaluation of articles published as recently as the year prior to the evaluation. In response to this move, this research develops an indicator at the level of individual articles that, when normalized, can supplement peer review. The new hybrid indicator is the weighted sum of two indicators in common usage: the article’s total number of citations in a citation window, and the Impact Factor of the journal in which the article was published. This research compares this new indicator with the article’s total number of citations in a longer citation window (the standard indicator of article impact). For citation windows of 0 or 1 years, the correlation of the simplified weighted sum with long-term citation is substantially higher than the correlation of the standard indicator of article citation with long-term citation. Moreover, for citation windows of as long as 3 years the standard indicator of citation correlates significantly with the month of publication, in that articles published earlier in the year are on average more highly cited than those published later in the year. By contrast, the skewing of the simplified weighted sum towards articles published early in the year is considerably less than that of the standard indicator.  相似文献   

19.
中国知网收录的科技管理学(G31)文献为28,516条文献,居学科前1‰高被引论文阈值为78次,平均引文周期为13年,其中绩效评价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前1‰高被引论文第一作者高级职称占53%,研究生和中级职称人员占47%。H指数在10以上有12人,占作者总数的52%。作者发表年龄在39岁以下的占74%。居学科前1%高被引论文阈值为31次,位列前三名的高产机构分别是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  相似文献   

20.
基于读秀中文图书被引用报告,作者从被引图书出版年分布、类别、作者、次数等4个方面进行统计,初步总结和探析学术发展的一些特点和规律:百年来我国学术发展虽有曲折,但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被引次数越多,学术影响力越大。学术发展是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我们应该把内部评估与外部评估结合起来评价图书,以推动我国学术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