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传统教育认为 ,要给学生“一杯水 ,教师自己必须具备“一桶水”。而新的课程改革的重点是要学生经历学习过程 ,要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这就要求教师用“一杯水”引出学生的“一桶水”。两者都要求教师要有丰富广博的知识 ,不然就难以胜任其职 ,乃至会误人子弟。前者重在“给” ,而后者重在“引”。教师用“一杯水”引出学生的“一桶水” ,必须树立新的育人观 ,研究育人的新途径。过去 ,教师把“传道、授业、解惑” ,看作是天经地义的本分之事 ,而当今教师的职责不再只是单纯的“传道、授业、解惑” ,而是要开发人类的智力资源。托尔斯泰说…  相似文献   

2.
“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须有一桶水”,此话有错,但亦无大错。如果把教学看作是从“一桶水”中倒出“一碗水”给学生,无疑是错的,但教师实施教学确实须得有自己的“一桶水”,而绝不能只有“一碗水”。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所知道的东西,就应当比他在课堂上要讲的东西多十倍、多二十倍,以便能够应付裕如地掌握教材,到了课堂上,能从大量的事实中挑选出最重要的来讲。”(《给教师的建议》)在近30年的工作学习经历中,我不敢说自己就有了满满的一桶水,但我可以说,我一直在不停地装满自己的一桶水。我们这一代人上中学正值文革时  相似文献   

3.
计算机作为信息的主要载体 ,在教育领域的应用逐步普及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 ,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 ,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利用信息能力 ,这些都和计算机教学、和计算机教师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计算机教师除了必须具备一般教师的基本素质外 ,还应具备一些其他的素质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要有全面扎实的基本功俗话说 :“要给学生一杯水 ,老师就得有一桶水。”信息技术教学更是如此。课本上所讲的只是一些最基本的计算机知识 ,属于理论知识 ,而要培养学生的动手…  相似文献   

4.
一桶水、倒水与舀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这是为广大教师所熟悉的一句话。“一桶水”,是对教师知识储备的定量要求。因为对教师来说,知识的传授有一个厚积薄发的问题。“厚积”是基础、是前提,“薄发”既要发之所当发,又要发之所善发。就是说,教师的“发”是一种艺术,不是所有的教师都能“发”得充分,“发”得到位,“发”得得体,“发”得透辟的。如果没有“厚积”。“发”的质量和效果就难以保证。对学生  相似文献   

5.
我是中国农业银行承德分行教育培训中心的一名中青年教师,多年的教学活动使我深深感到,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胜任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不仅需要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更需要具备多方面的理论和科学知识,正如人们常说的: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在改革开放的条件下,它要求教师必须要具备一桶不断更新的水.1993年9月,我怀着这种强烈的求知欲望,考入了中央党校函授学院本科班.  相似文献   

6.
现代教育倡导以培养全体学生的科技素质为宗旨,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倡学生在主动探究中学习。所以现在的教学,不再是仅仅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要在教学过程中造就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探索者与开拓者。课堂教学教师要“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本,发挥好主导作用,精心组织和设计教学过程,要让学生充分  相似文献   

7.
“你要我们做什么?你要我怎么做?”长期以来,我们的学生就是在这种被动、机械的模式下进行着学习,思想僵化、缺乏创新。反思我们的教学则不难发现:这是因为我们给了学生太多的“必须”,留给学生太少的“可能”。  相似文献   

8.
“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这是长期以来每一个教师努力完善自身的信条和实际教育教学中奉行的准则。然而这一信条和准则在科技、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遭遇到了严峻的挑战,顺应社会历史发展形势的新课标的实施,已经在明确无疑地告诉每一个教师:“一桶水”的标准已经成为“过去时”,转换角色,充电、充电、再充电已迫在眉睫。仅就中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指导教学而言,  相似文献   

9.
我们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老师讲,学生学,而且要讲深讲透,把所有的东西全部捧给学生后,再让学生仿照练习,机械做题,致使学生思维被禁锢,情感被压抑,无法挖掘学生自身的思维潜力,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更谈不上能力的培养。而在创新教育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必须树立这样一种意识,凡学生能够自己探索得出的,决不替代;凡学生能独立发现的,决不暗示。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尽量做到五个“多一点”,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一、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  相似文献   

10.
如何做到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做一名受学生欢迎的合格的政治教师? 一、高尚的道德情操是教师教书育人的关键。 二、教学过程要多“情”。首先教学态度要传“情”;其次教学语言要有“情”;再次授业解惑要重“情”;最后教育方法要用“情”,教师要用父亲式的“严爱”去约束和引导学生,要用母亲式的“慈爱”去温暖或感染学生。 三、引着学生去“追新”——追求创新。一是训练“追新”的思维方法;二是营造创新契机;三是重视创新激励;四是训练“追新”的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11.
科学探究是新课程改革中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对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但教师们在操作过程中可能存在许多误解,以为什么内容都要拿来“探”,什么环节都要进行“究”,实际效果并不理想。  相似文献   

12.
可怕的退化     
在人们眼中,教师通常就是知识的化身,许多教师常说:“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需有一桶水。”但说来令人难以置信,有的教师还没有他所教的学生的“墨水”多。报载,湖北省某县的一个普通小镇上,镇教育组对全镇129名在职小学教师进行了一次摸底考试,试题是从当年暑期小学毕业会  相似文献   

13.
强实践、重操作的“做中学”教学模式对高职教育非常重要,但在实际的教学中,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依然存在,其动手实践也只建立在“教师说、学生做”的基础上。“做中学”要为提高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而“学”,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而“做”,全面的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使“学”与“做”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做中学”教学模式的建立,要充分与高职院校的职业特点相结合,建立多层次、多应用、综合性强的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4.
教育界有句俗话:“要给学生一勺水,自己就得有一桶水。”作为一个外语教师,自己的外语水平究竟怎么样?或者说,自己的外语(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究竟怎么样?如果自己都不能用熟练的外语进行会话或作文,那么还怎能教出高水平的学生?因此,我们主张,广大外语教师要练基本功,要经常用外语会话和作文;也因此,本期尝试着开辟一个“外语教师实践园地”,发表洛阳倪志敏老师的一篇外语论文。此篇论文已请外语教授审查通过。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外语教师能进行这样的实践。  相似文献   

15.
义务教育教学大纲中明确要求低、中、高年级都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学生的动手能力主要是在实验中培养。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过程中 ,教师既要精心启发、引导和讲解 ,也要让学生实际操作 ,亲自去尝试。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验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材的教学目的及要求 ,正确实施教学 ,把握好实验过程中对学生动手能力“扶”与“放”的尺度。1 处理好对学生动手能力的“扶”与“放” ,要结合学生动手能力的熟练程度和实验操作的难易进行。在学生缺少应具备动手能力的情况下 ,教师多“扶”一些是必要的。如第九册《沸腾》一课 ,学生…  相似文献   

16.
任何一种创造发明和重大发现都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出于蓝就是借鉴前人的经验和知识。没有蓝,青就变成无源之水,胜于蓝就是较前高出一筹。因此就要求不能受原条条框框的束缚,而要做到这点,第一就要大胆遐想,善于提出问题。物理学中也是如此,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要求循规蹈距,书上写什么,教师讲什么就学什么,记什么,不敢越雷池一步。那么即使全优,将来也不会有什么作为,充其量他只能出色地重复别人的过去。因此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凭借自己一桶水对一杯水的知识优势,鼓励学生浮想联翩,能发现问题。  相似文献   

17.
在新课改的课堂上,通常有“学生质疑”这一环节,语文课上尤甚。这无疑是课堂教学的进步,是新型课堂文化建设的一种体现,是值得充分肯定和赞赏的。对学生的“质疑”要鼓励,对学生的“创新”要保护,在课堂教学中形成这样的共识,无疑也是完全正确的。但凡事不可走极端,一走极端,往往就会干出我们头脑冷静后想一想就会汗颜的事来。现在有些课堂,出现了只要学生一“质疑”,只要学生一“创新”,就一味依着学生,一味宠着学生,甚至老师盲从学生的现象。这就很值得我们注意。这种做法与新课改根本精神显然不符,且不说它。单从常理上看就明显失“度”。有道是,学生毕竟是学生。一方面他们身上潜藏着  相似文献   

18.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将“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作为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要求改变过去过分强调知识传承倾向,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精神。那么什么是科学探究,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进行科学探究,本人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实践对科学探究有一些认识,现提供给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的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教学,而教学展示的舞台是课堂,课堂教学的成败又取决于教师,因此教师教学观念、教学方式不转变,课程改革就将流于形式,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用教材教,要使学生成为教学中心,建立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这就必然促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角色的转换,也就是教师要从台前退到幕后。尤其是英语这一门语言性学科,语言是说会的,而非学会的,其实践性很强,这就需要教师在幕后做大量的工作,精心导演好每一个语言项目,作好组织者、策划者、指挥者、评判者,让学生真正走到台前,充分实践运用,在用中学,在用中熟悉、在用中掌握,在用中理解,在用中升华。然而现在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还热衷于一言堂,满堂灌,以自己为中心,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的容器,抱着陈旧的教学观念,他们只顾在讲台上表演,而把学生置于观众席上被动的听,这样的教学造就出了大显的“聋子”和“哑巴”,背离了学英语主要用于交际的根本目的,可见这种英语课堂教学是失败的,课堂教学的变革势在必行,我们认为新一轮课改下的素质教育,要求从更本上改变教师盲目讲授语言知识的局面,把师生位置颠倒过来,实现教师幕后“导”,学生台前“演”的变革,...  相似文献   

20.
为适应时代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我区开展了“三动式”(即课前“激”动、课堂互动、课后行动)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本文就“三动式”教学模式中“课堂互动”这一环节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谈点粗浅的认识和做法。一、激发兴趣,培养创新意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激发他的学习潜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起了重要作用,一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唤起他们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因此,作为教师要善于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