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般地说,学生解答只有两个已知条件,又要先求出比一个数少(多)几的数,再求和的两步计算的加减应用题,感到困难较大。现在,笔者想就这种两步计算的加减应用题,提出一个教学设想。一、揭示“变因”,沟通联系教学这种两步计算的加减应用题(下称“两步应用题”),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揭示一步应用题变化发展为两步应用题的“变因”,由此沟通两步应用题与一步应用题的联系。“变因”就是求出题目的所求问题的结果的一个隐伏着的条件。  相似文献   

2.
寿多涓 《湖南教育》2001,(20):35-36
加减两步计算应用题是由两个一步计算的加减应用题组合而成的,它是在学生已经学过加减一步计算应用题和连续两问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按照解题思路的难易,从数量关系比较容易理解的题目人手,教学已知三个条件的最基本的加减两步计算应用题,为以后学习已知两个条件(其中一个条件在解题过程中要用两次)的加减两步计算应用题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3.
两步计算的加减应用题是学生学习两步计算应用题的起始,它的难点在于提出隐藏的中间问题。如何提出中间问题呢?需从要解答的问题中去找条件,或从已知条件来考虑能解答什么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了,解答多步计算的应用题可以依此类推。因此教好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是学好复合应用题的关键,也是由一步应用题过渡到多步应用题的桥梁。为使学生顺利地掌握加减两步应用题的结构及解答方法,应抓住以下几点: 一、抓好基础,做好铺垫。两步计算的加减应用题是由两个相关联的一步应用题组成,因此教学前应先复习并要求学生掌握好以下知识。 1.熟练解答已学过的五种加减法简单应用题:  相似文献   

4.
第四册教材中“两步计算的应用题”例1是加、减混合应用题,是学生学习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的开始。从解答一步应用题到解答两步应用题,不仅是学生思维发展的转折点,也是解答多步复合应用题的基础和关键。教学的关键是指导学生根据题里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恰当地提出中间问题。为了让学生过好这一关,  相似文献   

5.
两步应用题,是在学生掌握了一步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两步应用题实际上是由两个有密切联系的简单应用题组合而成的,它实际上隐蔽了第一个题目要解答的问题,即中间问题。解答两步应用题的关键在于引导学生根据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恰当地提出中间问题。所以,教学两步应用题,  相似文献   

6.
连续两问的应用题,是一步计算应用题向两步计算应用题过渡的桥梁。掌样连续两问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和月题方法,能为学习和掌柜两步应用题打下基础。一、连续两间应用场的特点连续两间的应用题是由两个简单应用题构成的。简单应用题的结构特点是问题和两个已知条件直接联系和对应,从两个已知条件可以判断所求的问题,拜答问题所需要的条件就是题目里所给的条件。连枝两间应用面的第二’个问题是在第一个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因为只给出一个已知条件,另一个条件需要在前面简单应用题里去找,而这个条件正好是前面一题的计算结呆,即前问的…  相似文献   

7.
两步计算的加减应用题(五年制数学第三册第五单元),它由两个相关的一步计算的加减应用题组成。在教材中有两类:一类是给出三个已知条件,用两步计算,如例1和例2;一类是给出两个已知条件,其中有一个隐蔽的条件,解答时需要先找出这个隐蔽的中间问题,才能计算,如例3。教学好这类应用题,将有助于突破解答其他多种两步应用题的难点,为学习多步复合应用题打下基础。为此,在教学中,要使学生明确这类应用题的特征,学会思考方法。  相似文献   

8.
两步应用题,是在学生掌握了一步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两步应用题实际上是由两个有密切联系的简单应用题组合而成的,它实际上隐蔽了第一个题目要解答的问题,即中间问题。解答两步应用题的关键在于引导学生根据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恰当地提出中间问题。所以,教学两步应用题,必须切实抓好一步应用题向两步应用题的过渡训练,并且要使学生掌握两步应用题与一步应用题的联系与区别。那么,具体教学中,教师如何搞好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呢?一、沟通两步应用题与一步应用题之间的联系,强化两步应用题结构的教学学生正确掌握两步应用…  相似文献   

9.
两步计算加减征用题是学生初步接触的两步应用题,加强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结构训练和对比训练,能够帮助学生掌握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一、结构训结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特点是:题目中只有一个直接已知条件,另一个条件没有直接给出,应该先算出这个直接条件(即中间问题)。能否正确地找到中间问题,是顺利解答两步计算应用题的关键。熟悉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结构特征是熟练地找寻中间问题的基础。对此,可通过应用题的扩缩变换,帮助学生了解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结构特征。l、缩编训练。把两步计算应用题压缩成一步计算应用题。如:红星商店有食盐160…  相似文献   

10.
小学生从学习一步应用题,过渡到学习两步应用题,是一个很大的转折和飞跃,也是一个难点。对教师来说,是教学的重点和关键。因此,我建议抓住这个重点和关键,进行下列三个环节的训练,使学生突破这一难关。 (一)进行结构训练一步应用题和两步应用题的结构基本相同,都是两个条件一个问题。但是,解答一步应用题所需要的两个条件,都是已知的,而解答两步应用题所需要的两个条件,一个已知,另一个未知。由于小学生初学两步应用题时,对两步应用题  相似文献   

11.
从解答简单应用题到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有一个质的飞跃 ,两步应用题同简单应用题比较 ,不仅条件的数量增加了 ,而且已知条件及已知条件同问题之间的数量关系复杂了。特别是已知条件与问题不像简单应用题那样明显对应着 ,学生要根据题里的已知条件 ,找出中间问题 ,才能解答。这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 ,怎样使学生顺利地掌握两步计算应用题的解答方法 ,下面谈一下具体作法和浅见。一、加强基础训练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可以让学生循着一步应用题的思路 ,通过议论进一步分析数量关系 ,找出中间问题 ,由于这种分析不是全新的 ,只是在分…  相似文献   

12.
一位教师教小学数学九册P.70百分数应用题例2的教法是: 先复习上节课所讲的内容,然后引入新课。经审题教学,师生共同说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后,围绕应用题的问题,进行数量关系的分析。分析中,所提问题如下:①要想求出这个问题,需要具备哪两个条件?②这两个条件都知道吗?③能不能直接求出增加的亩数?④这是一道几步运算的应用题?  相似文献   

13.
两步计算应用题在应用题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两步计算应用题和简单应用题比较 ,不仅已知条件的数量增加了 ,而且已知条件之间、已知条件与问题之间的数量关系也复杂了。特别是已知条件与问题不像简单应用题那样明显地对应着 ,学生要学会根据题里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提出隐蔽的中间问题 ,才能正确解答。这一点是学好两步计算应用题的关键。因此 ,教学两步计算应用题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 ,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使学生掌握应用题的解题思路。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的几点做法。一、打好解答两步计算应用题的基础1 .抓好简单应用题…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两步计算的加减应用题(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四册第58页例3) 教学目的:使学生能搞清解题思路,抓住中间条件(即间接条件),掌握数量关系,正确解答两步计算的加减应用题。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5.
有些分数应用题的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总是间接地相互联系着,乍一看,找不到突破口.如果运用画线段图的方法,就能搭起一座由已知条件通向未知条件的"小桥",使所求问题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16.
一、列方程解应用题与算术解应用题的区别与联系用算术方法解应用题和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主要区别在于解题思路与解题方法。算术法解应用题所列出的算式全是已知数,它是用已知表达未知,未知数(问题所求)是计算结果,算式不能直接反映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布列算式的思路一般是从所求问题出发,执果索因逆推而上,逐步寻找表达未知数的已知条件。  相似文献   

17.
第四册的加减两步计算应用题是复合应用题教学的起始,是从—步计算应用题向多步计算应用题过渡的转折阶段,难度较大。初学时解题往往弄不清楚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容易受一步计算应用题思维定势的影响,未理解题意就简单化地拼凑算式,因此错误率比较高。两步计算应用题与简单应用题的结构及解题思路有明显的不同。简单应用题的问题与已知条件是直接发生关系的;两步计算应用题的问题与已知条件是间接发生关系的,要求出最后的结果必须首先抽出一个隐存的中间问题。为了沟通两种解题思路间的联系,使学生掌握两步计算应用题的解题思路  相似文献   

18.
一、教材简析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四册第6页。本课内容是教学两步计算应用题的开始,而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又是解答多步应用题的关键。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是由两个有联系的简单的一步应用题复合而成。解题时,要恰当地提出隐藏的中间问题。既要从所示的问题找缺少的条件,又要从已知条件来考虑能解答什么问题。所以,教学两步计算的加、减应用题时。  相似文献   

19.
一、教材简析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四册第6页。本课内容是教学两步计算应用题的开始,而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又是解答多步应用题的关键。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是由两个有联系的简单的一步应用题复合而成。解题时,要恰当地提出隐藏的中间问题,既要从所示的问题找缺少的条件,又要从已知条件来考虑能解答什么问题。所以,教学两步计算的加、减应用题时,必须抓好一步应用题向两步应用题的过渡,使学生理解两步应用题与一步应用题的区别与联系。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知道比较容易的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结构,理解比较容易的加、…  相似文献   

20.
两步计算应用题实际上是由两个有联系的简单应用题组合而成的,它只是隐藏了第一个题里要解答的问题(中间问题),解答它的关键在于根据题里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恰当地提出中间问题。为了让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时,能够比较顺利地突破这一关键,人教社编写的义务教育实验教材,在教学简单应用题中,除了使学生掌握各种应用题的结构特点、数量关系和解答方法,具备初步的分析、推理、断括等思维能力外,还对两步计算应用题的中间问题、分析方法和解题思路等进行了孕伏。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教材的这一特点,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为教学两步计算应用题进行铺垫和准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