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师范生汉语口语表达能力如何培养,要有具体的方案。培养要达到什么地步,要有具体的评价标准。本文结合文山学院隶属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师范类高校的实际,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师范生汉语口语表达能力培养方案及评价标准两个方面进行简单阐述,目的是为今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师范生汉语口语表达能力教学积累经验,提供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2.
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现状,培养农村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途径两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问题。  相似文献   

3.
应用文写作课程是少数民族预科汉语教学不可忽视的内容。其教学目的是培养预科生运用汉语进行书面表达,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逐步提高汉语书面表达能力及社会沟通能力。然而,目前内蒙古地区高职院校少数民族预科生应用文写作教学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旨在分析少数民族预科生心理特点及认知方式的基础上,构建新的、符合时代要求的少数民族预科生应用文写作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乌鲁木齐地区少数民族小学生为个案,试图从语言资源的角度,考察、分析少数民族小学生接受双语教学以来的汉语学习与应用能力、课外学习汉语的途径、语言识读能力和语言社会交际能力情况,以期为新疆少数民族小学生双语教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口语表达能力在语言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在阅读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表达能力训练,是提高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口语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文章就阅读教学中渗透表达能力训练的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预科汉语写作教学是教师引导少数民族学生运用汉语语言文字进行表达交流的综合性实践活动,是培养少数民族学生基本的适应实际需要的汉语书面表达能力的活动。汉语写作能力的提高依赖写作的训练,需要教师运用一定的方法,进行指导和培养。  相似文献   

7.
新疆少数民族与汉族混杂居住,汉语与少数民族语言相互接触相互影响,基于语言接触的视角,可以对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教学进行改进。具体措施是利用借用成分进行汉语教学,对语言混合现象进行剖析,辅助汉语教学,努力消除语言中介的影响,提高语言简化程度,增强汉语学习效果,提高语言转换速度,锻炼汉语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8.
少数民族小学生对汉语字词的掌握是学习汉语的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汉语水平。从语言学和心理学相关知识来看,少数民族小学生字词音形教学和词义教学都存在一定问题。在汉语词汇的语音教学上,教师对汉语与其民族语言进行对比分析后,再针对性安排教学,能够有效突破重难点;在汉语词汇的语义教学上,教师通过原型模式、分层模式和激活扩散模式,可以提高词汇语义教学。  相似文献   

9.
少数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教师和学生由于受本民族语音和语言表达形式的影响,汉语发音不太准确,用语不规范,不严谨,比较严重地影响化学教学和化学学习,因此,必须加强少数民族教师、少数民族学生的普通话和汉语表达能力的训练.  相似文献   

10.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汉语口语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在社会的交际活动中,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教学,口头交际占据相当一部分的比重,因此培养学生的汉语口头表达能力就应被视为汉语教学的重点,对于少数民族学生更是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1.
口头输出是语言输出的一种重要形式.文章通过问卷测试调查少数民族大学生汉语口头输出学习策略使用的基本情况,了解不同汉语口语水平和不同层次班级学生在汉语口头输出学习策略使用上的差异,进而揭示少数民族大学生汉语口语技能方面的习得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汉语口头输出技能教学对策,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汉语口头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2.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纽带。汉字作为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是各民族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基础工具,作为少数民族小学生从小就应该认识规范汉字、写好规范汉字,切实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目前,农村牧区小学生,尤其是农村牧区的少数民族小学生,在规范汉字书写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本文通过对农村牧区少数民族小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和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彝族聚居区由于受语言环境的影响,汉语言能力成为制约彝族小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重要因素。因此,彝族地区小学教学的第一要务是突破彝族小学生语言障碍,其关键在于,教师要从语言这一根本入手,把握彝族语言与汉语普通话之间的差异,探寻适于当地彝族小学生学习汉语的途径和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汉语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4.
幼儿期语言学习与发展,是人一生中语言发展和运用的关键时期,也是语言发展最迅速的时期,对于我们双语幼儿园来说,培养少数民族幼儿的汉语表达能力是我园一项艰巨的任务,使幼儿在进入小学前具备足够而顺畅的汉语表达能力,将终生受益。本文结合作者教学实践对培养民族幼儿汉语水平发展进行了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经济市场体制的建立,时代对人们的口语表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如何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口语表达,是我们作为汉语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朗读、复述以及丰富多彩的汉语文活动,来尽快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口语表达能力,使他们成为蒙汉兼通的“实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6.
口语表达能力是新疆班学生汉语学习的最重要、最直观、最具体的目标之一,在教学过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涵盖语音、语法、词汇及准确性、灵活性、流利性等诸多方面。汉语是少数民族学生的第二语言.学生进入内地时的总体水平普遍较低且参差不齐,因而口语表达能力存在较大问题,这就给日常的教育教学带来了极大困难。为了解决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薄弱的问题.笔者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民族地区的教育教学有了很快的发展,但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言表达能力还是较差,尤其是口语表达能力。对此,笔者做了如下尝试:一、注重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学习自信心在学校中,少数民族学生占到将近一半,而授课语言多数为汉语。这些少数民族学生在家庭与社会中的交流基本上使用本民族语言,只有在学校或课堂上才运用汉语。个别学生在学校根本不懂汉语,没有像汉族学生一样在学前受到父母良好的启蒙教育,学生掌握的汉语词汇量非常有限。由于受民族地域或民族语言的影响,大多数学生存在如下几种情况:一是汉语发音不准确或发音不清晰;二…  相似文献   

18.
农村小学生受方言的影响,在习作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怪癖的词汇和方言语句,这和语文教学写作文中要求用规范字,规范词,规范句子是不相符的。基于农村学生方言的深远影响和方言的固有特性,在作文写作教学中要从汉语基本组织开始,引导学生说话完整规范,只有形成健康规范的口头表达能力,才能在习作中更好地实现口语和书面语的转换。  相似文献   

19.
随着西部大开发,特别是近年来国家对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实行“两免一补”政策后,学生的入学率空前高涨,形势喜人。彝区群众对学好汉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农村彝族学生的汉语表达能力日益受到重视。但长期以来,由于农村彝族学生缺少汉语交流环境,语言障碍一直困扰和阻碍着彝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如何有效地提高农村彝族学生的汉语表达能力已成为彝区教育教学研究工作中的一大课题。那么,如何强化彝族学生的汉语能力训练,怎样提高彝族学生的汉语表达能力呢?我们认为,应重视以下策略。一、加强领导,高度重视汉语训练。汉语是我…  相似文献   

20.
语言教学必须重视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口语教学也不例外。口语表达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严密的思维过程,包含着丰富的思维活动。本文从语言和思维的关系入手,阐述汉语口语表达与思维训练的相互关系,探讨如何通过思维训练提高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口语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