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师:38+24你会算吗?多数学生都能举手。师:看来很多小朋友都能正确地口算了。但是我们学数学不仅要知道结果,还要能知道这个结果是怎么来的。现在你能把自己的想法清楚地告诉大家吗?下面老师给小朋友几个友情提示,请你和自己的小组同伴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友情提示1.说一说:你是怎样口算的。2.议一议:还有其他的口算方法吗?3.数一数:你们小组一共想到了几种不同的口算方法。生1:我先算8+4=12,再算30+20=50,后算50+12=62。生2:我先算30+20=50,再算8+4=12,后算50+12=62。师:咦,这两种方法好像差不多。你能发现它们哪里一样,哪里不一样吗?生:它…  相似文献   

2.
案例: 师:26+8=34你们是怎样想出来的? 生1:我先把8看作10,26+10=36,再减去2等于34。生2:我把8分成4和4,26+4=30,30再加4等于34。生3:我把26中的6分成2和4,2+8=10,20+10=30,30再214等于34。生4:我从26开始数,再数8个等于34。生5:我先用22+8=30,再加4等于34。……生X:我先算6+8=14,再算20+14=34。  相似文献   

3.
一、尊重学生的成果教学片断1:教师经过一番生活情景的创设,引出例题“28+7”,大多数学生都一口喊出得数是35。师:你们是怎样想出来的?生1:我把7分成2和5,28+2=30,再加5等于35。生2:我先把28看成30,30+7=37,再减2等于35。生3:我先把8分成3和5,7+3=10,10+20=30,再加5等于35。生4:我把28分成25和3,7+3=10,10+25=35。生5:我先算8+7=15,再算20+15=35。师:说得太好了,随即板书:28+7=35想:8+7=15,20+15=35。师:你喜欢哪一种算法?(生举手,师统计)全班同学一致同意教师板书在黑板上的这种方法。师:看来喜欢这种方法的人最多,以后我们就按这样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正【"望":病例观察】下面是"小数的性质"教学时,教师遭遇到的尴尬情形。师:以元为单位,3角怎么表示?生:0.3元。师:那30分呢?生:0.30元。师:以米为单位,3分米怎么表示?生:0.3米。师:那30厘米呢?生:0.30米。师:你发现了什么?生:0.3元=0.30元,0.3米=0.30米。教师擦去单位名称,剩下0.3=0.30,问:那现在  相似文献   

5.
片断一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口算除法”,你能口算下面两题吗?请说说你的想法。 [多媒体显示: 68÷2= 280÷7= ] 生_1:68除以2等于34。我想的是:60÷2=30,8÷2=4,30+4=34。 生_2:68除以2等于34。我是这样想的:6个10除  相似文献   

6.
一、问题生成:在情景中引发需要师:叶老师的家温馨而舒适,这是他家的建筑平面图。你能帮老师计算一下每个房间的占地面积吗?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生1:我来算书房的面积:2×2=4平方米。生2:厨房的面积是2.7×2=5.4平方米。先按照整数乘法进行计算,因为2.7中有一位小数,所以积中也有一位小数。生3:客厅的面积是4.2×4=16.8平方米。因数4.2是一位小数,所以,积也是一位小数。(三位学生发言后,教室里出现了冷场,学生对卧室面积的计算陷入一筹莫展的境地)师:真不错!那么,有没有同学能计算卧室的面积呢?生4:卧室的长是3.6米,宽是2.4米,它们都是小数,…  相似文献   

7.
【案例】“加和减”教学片断:师:(板书44+25= )这样的题你们会算吗?生1:44+25=69。师:你能告诉大家你是怎么算的吗?生1:因为个位上4加5等于9,十位上4加2等于6,所以“44+25=69”。师:不简单,你是在头脑里列竖式计算的。你们还有其它算法吗?生2:我想……先用“44-4=40”,再……(一部分学生议论:计算加法,他怎么做起减法了?哈哈!几个同学笑出了声。)生2:我……(越急越说不出)师:计算加法,能先算减法吗?你再想想。其他同学也都想想,然后小组交流一下。(教师巡视,参与学生的讨论,以倾听、鼓励为主。巡视中教师了解到生2用“44-4=40”的意图是…  相似文献   

8.
王希 《江西教育》2004,(22):37-38
教学片段一(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口算:14×2.题目一出,学生异口同声:等于28。师:你们都会算了,那28是怎么得到的,能不能同桌互相交流一下。生1:10×2=204×2=820+8=28生2:14+14=28生3:14÷2=77×4=28生4:4×2=810×2=2020+8=28生5:10+10=204+4=820+8=28师:你喜欢哪一种方法,并说出理由?生6:喜欢第3种,因为它每一步都是表内乘除法。生7:喜欢第2种,因为它只要一步就可以了。生8:喜欢第3种,因为我就是这样从个位算起的。……师:你对哪种方法有意见,说说理由?生9:第2种,假如是乘9的话,那要加9个14,不是很麻烦吗?生10:(抢着说):第5种也是一…  相似文献   

9.
<正>案例:加法交换律课始,由成语故事"朝三暮四"引出等式"3+4=4+3"。师:像这样的等式你还能写出几个吗?生:5+9=9+5,8+2=2+8,1亿+2亿=2亿+1亿,……师:这样的例子能举出多少个?生:无数个。师:观察这几个等式,你发现了什么?生:我发现"="两边的数都一样,只不过颠倒了一下位置。师:哦,这两个加数的位置交换了。生:"="两边的结果都一样。师:你怎么知道两边是相等的啊?生:可以算啊!师:是不是每次都要算啊?生:不一定都要算。师:那你为什么这么肯定"两边是  相似文献   

10.
57+28=85【教学实况】这是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的教学片段。教师出示例题:57+28师:这道题,用口算的方法怎样算?你有什么好方法?和同桌的同学说说。教室里立刻响起了激烈的讨论声。不一会,许多同学纷纷举起了手。生1:我是先算57+20=77,再算77+8=85。教师在黑板上板书生1的算法,并与学生共同点评该算法。师生一致认为这种方法可行,而且简便,是个好方法。师:还有不同的算法吗?“有,有”,顿时又有好多手高高举起。生2:我是先算28+50=78,再算78+7=85。生3:我是先算7+8=15,再算50+20=70,15+70=85,所以57+28=85。生4:我是先算50+20=70,再算7…  相似文献   

11.
笔者作为评委,曾听了这样一节课,现将教学案例介绍如下:……(课前交流谈话)师:26 8=34,同学们是怎么想出来的?谁乐意来说说?生1:我先把8看作10,26 10=36,再用36-2=34。生2:我把26中的6分成2和4,2 8=10,20 10=30,30再加4等于34。生3:我从26开始数数,数8个等于34。生4:我是把8分成4和4,26 4=30,30再加4等于34。生5:我先用22 8=30,再加4等于34。……生A:我先算6 8=14,再算20 14=34。师:你说得真棒!(板书:26 8=34,想:6 8=14,20 14=34)师: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些方法中,哪种方法最好呀?全体学生一致高呼生A的方法最好。师(满脸笑容):对了!这就是我…  相似文献   

12.
教学片断:师:请同学们完成下面的练习。(师出示:31+61,14+112,51+120,61+310)生1:13+16=21,14+112=31,51+210=41,16+310=51。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几个式子,你能发现什么?(师让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分小组讨论。小组讨论后进行交流)生2:我发现两个加数与它们的和的分子都是1。生3:我发现每个式子中,两个加数与和都是分数单位。生4:我发现每个式子中,三个分数的分母之间存在倍数关系。师:你能举例说明吗?生4:比如13+61=21,6是3的2倍。其他三个也是这样。师:很好,你观察得很仔细。还有吗?生5:我还发现每个式子中,第一个加数的分母总比和的分母…  相似文献   

13.
笔者最近听了一节一年级数学课,课堂教学中有三个地方的处理,在当前新课标的学习实施下,较有代表性,令人深思。案例一:经过一番生活情境的创设,引出了例题“26 8”。大多数学生都喊出了得数“34”。师:你们是怎样想出来的?生1:我先把8看作10,26 10=36,再减去2等于34。生2:我把8分成4和4,26 4=30,30再加4等于34。生3:我把26中的6分成2和4,2 8=10,20 10=30,30再加4等于34。生4:我从26开始数,再数8个等于34。生5:我先用22 8=30,再加4等于34。……生X:我先算6 8=14,再算20 14=34。师:说得真好!师进行板书:26 8=34想:6 8=1420 14=34师:你们觉得…  相似文献   

14.
某教师在教学“8+几”时是这样进行的:师:8+3等于多少?(学生通过借助小棒、小组交流……出现很多种算法,有凑十法、合在一起数、接着数等)师:还有其他方法吗?这时,有一个学生胆怯地说:我知道8+4=12,3比4小1,所以8+3=11。师:说得很好,你很聪明。(其他同学给予了掌声)在教师的这一“激励性”评价中,其他同学也跟着回答:生1:我知道8+5=13,3比5小2,所以8+3=11。师:很好。生2:我知道8+6=14,3比6小3,所以8+3=11。师:很好。……《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之一是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从这yanlun个教学片断的表面看,执教者的…  相似文献   

15.
<正>在讲授"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一节课上,学生已有的学习起点和算法的多样化让我十分惊讶,不由得对整个教学设计进行了反思,现记录如下。师:会算27+39吗?把你的想法写下来。师:谁来和大家交流自己的算法。生1:先算20+30=50,7+9=16,再算50+16=66,和我算法一样的举手,不一样的请和我交流。(大约一半的学生都举了手)生2:我认为你的方法是可以的,但我的方法和你的有  相似文献   

16.
【教学片段】教师出了这样一道题:46×71 (×),让学生把算式补充完整,能利用乘法分配律使计算简便。生1:46×71 54×71。师:这道题怎么简算?说说你的计算过程。生1:46×71 54×71=(46 54)×71=100×71=7100。师:大家觉得这样计算简便吗?生:简便。生2:我的想法是:46×71 46×29,因为46×(71 29)=46×100=4600。师:大家觉得这样计算简便吗?生:简便。生3:46×71 10×71。师(:感到有些意外)这样运用乘法分配律能使计算简便吗?生4:我觉得不简便,因为(46 10)×71=56×71,还得列竖式计算。师:大家同意这种看法吗?(学生大都点头称是)那么,结合以上这…  相似文献   

17.
教学片断:十几减8、7师:学校鼓号队有15个小号(出示情境图),蓝猫先生借走8个。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怎样列式?生:还剩多少个小号?算式是15-8。师:15-8等于多少呢?请小朋友们看看算式和小号图,该怎样计算?(学生独立思考)师:在小组里交流你是怎样想的。(学生小组讨论)师:请各小组推选一名代表汇报讨论的结果。A.15-10=5B.8+7=15C.15-5=105+2=715-8=710-3=7D.7+7=14E.10-8=2F.8-5=37+8=152+5=710-3=715-8=7(学生在表达自己的想法时,教师一边帮助解释,一边板书,并让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对算法F,教师当时没有明白学生的意思,故没有板书,只是说这种…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新世纪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加减法(三)”第一课时。片断一:多媒体呈现一些商品及其价格:①玩具熊33元②篮球18元③书包42元④薯片8元⑤溜冰鞋66元⑥玩具车22元⑦文具盒15元⑧牛奶45元⑨蛋糕24元。1.尝试独立计算。师:我选择商品①、②和③。买这三件商品一共需要多少钱?能列出算式吗?生1:33+18+42。师:大家先帮老师算一算用了多少钱,好吗?(大部分生尝试计算,个别生立刻举手)师:已经算好的同学,请想一想你是怎样算的,也可以想一想还有没有别的计算方法。(师巡视,并选择两个列不同竖式计算的学生板演)【评析:关注学生的个体…  相似文献   

19.
猜想与验证     
案例在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教材第9页的例3(一台拖拉机每小时耕地12公顷,31小时耕地多少公顷?23小时耕地多少公顷?)时,我让学生大胆猜想21×13到底该怎样算?生1:化成小数算。师:你能转化为已学过的知识来解决,很好!但0.5×0.3,你们会算吗?生2: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用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师:你怎么知道?生2:我是举例验证得到的,假设12×41=0.5×0.25=0.125=18,而21×14=21××14=81,所以,我想应该这样算。师:这位同学不仅进行了大胆猜想,而且进行了举例验证,这种精神值得大家学习!生3:还可以用除法算,由于12×31表示把21平均分成3份…  相似文献   

20.
【案例】《精打细算——小数除以整数》片断一:出示:2000÷5=200÷5=20÷5=师:说说每题的得数是多少?有什么发现?师:那么,继续往下写能得到……?生:2÷5=0.4,0.2÷5=0.04。师:这两个算式和上面三道算式一样吗?今天我们来学习"小数除法"。片断二:师: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去计算11.5÷5呢?反馈:生:11.5元=115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