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程亚男 《图书馆杂志》2006,25(11):54-56
范并思: 在社会科学领域,学术专著往往是学者对自己研究成果的重要总结。学术专著对于社会科学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许多学派学说的源头往往都是一部优秀的专著。学术专著发表后,学术期刊通过发表书评文章的方式引起人们对专著的关注,已成为现代期刊推动学术交流的最重要形式。但在图书馆学领域,书评文章脱胎于“图书简介”,内容偏重于介绍而非评价,视野局限于一部书的文字内,使读者不易体会评者的读书意境。二年多来,本刊编辑部进行了许多尝试,希望通过本栏目介入专业领域的读书活动,但成效却不大。 从本期起,我们打算对这个栏目再次进行变动。除了保留书评,继续刊登表现图书馆人读书风采的文章外,同时也增加一些其它形式介绍学术专著的内容。例如,我们可能会增加一些专业书的新书书目,或一些偏重于介绍而非评论学术专著的文章。这个栏目的名称,也相应地改为“新书导读”。 本期推荐的新书是《城市图书馆集群化管理研究与实践》,涉及一个新概念。很多年来,我经常在文章中表示对于“概念研究”的不满,以致被认为反对所有概念研究。其实,我所批评的仅仅是那种在“XX是XX”上绕来绕去的经院式研究,而对于图书馆事业或图书馆工作中的概念创新,我一直执十分欣赏的态度。“图书馆集群”就是这样一个很有意思的概念。 本期书评人程亚男馆长,是珠三角地区另一个重要概念“图书馆之城”的创始者。人们正是通过“图书馆之城”的概念,了解了深圳人雄心勃勃的图书馆构想。由程亚男来评述“图书馆集群”的思想,的确是再恰当不过了。程亚男的书评文章,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大气,一种女性作者少有的大气。文章由被评书的“版式”开头,高屋建瓴地将该书置于珠三角良好的图书馆发展背景下评述,将“图书馆集群”的概念提升到“一种全新的理念和方法的创新”,进行纵深的思考。书评的最后,也提供了帮助我们阅读该书的其它信息。这篇书评最难得之处,是评者既对被评书所涉及问题了然于胸,有评论该书所应该具备的良好知识背景,同时又对书评倾注了热情,这种热情的源头如评者所言,来自“心情上的愉悦和阅读的冲动”。本期后一篇文章是李东来馆长为《城市图书馆集群化管理研究与实践》撰写的前言,虽然不是书评,但这二篇文章放在一起,能构成对该书的完全“导读”。 本期“书评+前言”的形式并非本栏目日后的固定模式。我们希望更多的读者参与进来,既为我们提供有品味的书评,也为我们提出办好这个栏目的建议,以便使它更好地介入图书馆人的读书生活。[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出版事业的迅速发展,也带来了书评工作的空前活跃和繁荣,令人鼓舞。但在我看来,当前书评工作中存在的弊端也值得注意。归结起来说,其弊有十: 一、过甚其词。这类书评对所评的书总是作过分的夸奖,以拔高书的质量,力图使读者相信这确是一本不朽之作。比如有一篇美学著作的书评,评者先是肯定这本书是书的作者三十年来“教学与经验的结晶”,“是研究美学的代表作”,与全国已出版的三十几种美学专著相比,“有自己的  相似文献   

3.
20多年来,多少写过一些书评或准书评的文章。以我愚见,书评至少可以有两类四种。一类是直接书评。一类是间接书评。直接书评是就书论书,一种是学术性的,一种是宣传性的或广告性的;间接书评是就书论己,所评之书只是背景、由头、切人点,目的是表述自己的观点,一种是论证自己的观点,一种是反驳他人的观点。写哪类的书评,大概取决于所评之书的内容与质量.评论者的偏好与境况。以本人而言,对质量有异议的,多是直接书评;对质量无异议的,  相似文献   

4.
书评的遐想     
劳作之余,神经和肌肉都松弛下来的时候,我总喜欢翻阅床头上的《读书》、《中国图书评论》,那感觉,就象久在气闷的工棚中劳作,突然跑到田野里看到了绿茵,闻到了花香一样。不过,喜欢田野的清新和愿意到田野中创造这清新却不是一回事。有谁视书评文章如学术论文? 数月前,我接受了一篇书评稿约。原以为,搞一篇两千字的书评,简直就是辛劳之后的一种“轻松”。不料,我错了!对所评书籍连看三遍,并且做了笔记,还是不能动笔:不了解作者的思想“历程”、写书的背景,怎么领悟书中的真谛?不熟悉他人的同类  相似文献   

5.
正"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培根的读书论深入人心。在我看来,读书最深层次的作用是有助于我们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形成自己的价值取向,进而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定位,最终达到贡献社会的目的。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快餐文化"日趋流行,图书的出版规模也有扩大的趋势。这种情势下,"读什么样的书"经常给读者带来困扰。《出版广角》的"专题"和"阅读"两个栏目,便常常有关于研究、鉴别书评的论文和精彩的书评或随笔,启  相似文献   

6.
最愉悦的阅读情形之一,是一个你非常喜欢的领域中数十年没有特别精彩的作品后,突然被你读到一本标志着突破的书。这时你可能被释放出一种“情结”,发现你对某一理论领域数十年的依依不舍的恋情,真是非常非常的“值”。最近我就体验了这样的读书愉悦。今年4月一次会议上,王知津教授送给我一部《现代信息检索》。这部由计算机专家编写的检索理论专著,立即以其近乎完美的结构吸引了我:信息检索的理论,还可以这样写!信息检索曾是情报学领域内最引人入胜的领域之一。1984年兰开斯特的《情报检索系统:特性、试验与评价》被翻译出版后,整整一代情报检索理论家成了“兰迷”。连我这样不搞检索的人,也深深受其吸引。20年过去了,如王知津教授所说,“有那么一大批人,他们几十年如一日地奋斗在信息检索的领域里,对信息检索……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研究”。成绩固然不菲,只是从一个喜好检索理论的旁观者的角度看,尽管新的论著无一例外地论及网络信息检索,但它们并没有将网络时代信息检索理论的新成就完美地组织到新的体系中。我甚至怀疑,如同米哈依诺夫的《科学交流与情报学》成为绝唱一样,兰开斯特的《情报检索系统》,也无人可以超越了。直到读到《现代信息检索》,我才发现对这一领域的长达20多年的期待,总算有了初步的结果。因此,我有些兴奋地向信息检索研究者与爱好者推荐王知津教授关于《现代信息检索》的书评,分享王教授和我体会过的阅读快乐。王教授的书评《探索现代信息检索的理论架构》是在原书“译者序”基础上写成的。《现代信息检索》是计算机专家所写的书,其立场对图书情报领域的读者也许有些障碍。这部书评中没有评论这点,出于译者对本书的喜好,完全可以理解。好在书评的后面是很有针对性的导读内容,它们对于图书情报领域的大多数读者,将会有很多帮助。。本期的另一篇书评出自一位新手,所评之书是一部多年前译出的论著:Arms的《数字图书馆概论》。所选理由除了所评之书同样是讲技术,同样是译书外,主要是我从书评中读到了作者的兴奋:被自己的阅读发现所激发的评论的兴奋。据说作者的学科背景是历史学,一位学历史的基础图书馆员,能如此激情地“悟”着有些枯燥的数字图书馆,我以为有些难得。评者的有些感性的阅读固然不能取代理性的思考,但在数字图书馆技术发展到一定高度并略为放慢其前进步伐之时,或许适当地“感性”也不失为激发我们寻找新的突破口的一种方式。《数字图书馆概论》的书评已出现过几篇,是好书,多评又何妨。  相似文献   

7.
友人们往往好奇地问我,美国每年所出新书数目既这么多,书评家究竟怎样挑选新书作评论?书评杂志编辑又怎样邀约某个作家写书评?读书虽然是职业书评家与职业编辑之所好,他们所最伤脑筋的便是每日邮差所带来书籍邮包的众多.新书高高堆积,来不及打发.每一书局通常都备有一个详细名单,列出全国各地凡有书评栏的刊物与编辑的名字.这个名单里也包括著名评论家的地址.一有新书出版,书局就按照它的性质内容,寄与各有关的杂志与  相似文献   

8.
当前书评工作中存在八个弊病,值得注意:(1)过甚其词。这类书评对所评的书总是作过分夸奖。以拔高书的质量,力图使读者相信这确是一本“不朽之作”,实际上是评者不相信读者的理解力。(2)复述内容。有的书评名为“评”实际上是把书的内容复述一下,有些甚至大段摘抄原书内容。(3)舍本逐末。对有些注释性的书,评者抓住某个字词或引古书上的一句话所作的释义纠缠不休,而对所评的书本身具有的价值倒忽略了,或轻轻一笔带  相似文献   

9.
本期“社科天地”栏目里刊登了唐伽评论皖版《毛泽东与中国传统文化》一书的文章。唐伽是该书的责任编辑之一。对于责编写文章评论自己所编的书,历来毁誉不一。毁者无非是多了一层担心:评论难以客观,往往把好端端的书评园地变成了广告版面。然而读了唐伽此文,可能疑团顿释,因为文章在充分肯定专著学术价值的同时,还毫不隐讳地具体指出该书在编辑体例、写作风格方面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后者无疑是揭了自己的短。这个短揭得好!  相似文献   

10.
重拾学术文明:萌芽中的图书馆学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图情专业的著述出版不可谓不多,称其为“历史最好时期”也并不为过。但真正在业内取得共识的不多,至于有社会影响的就难找了。平时与一些教师学生、馆长馆员聊书,很难遇到一本多数人都看过且有印象的专业书。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固然多样,但专业书评的取向也是原因之一。因为多数书评者注重于介绍而非评论,因此一旦已有书评发表则不愿再评。在许多领域常见的“好评如潮”或“恶评如潮”,难现于图情学科。去年春天,本刊王宗义副主编曾经在北京机场边的一个宾馆内,与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图情专业文献编辑室的宋安莉老师等讨论过《图书馆杂志》与专业图书宣传的问题。当时曾经有过不错的设想:出版社及时向杂志通报出版信息,出版社、杂志与作者一起寻找合适的书评人,以较快的速度在杂志上推出书评。但真正到我们具体操作的时候就挠头了。各种信息的对接,缺乏良好的方式。本期所评的两部书都是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出版。我们希望表达一个意愿,就是本刊希望通过与出版社的合作,增强优秀学术专著在专业内的影响力。也希望将有专著出版的作者能通过出版社或直接与我们沟通,以达到出版社、杂志和作者共同谋划书评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前不久 ,有位朋友诚请笔者为人写个书评 ,我先是婉言谢绝 ,说自己人微言轻 ,没有什么名气 ,而且从没有为人写过书评 ,希望最好去找高人捉刀。再一听是为某个领导的著作写书评 ,心里更是惶恐。领导的著作、文章都有其特定的规矩 ,我们这些“文人墨客”往往不太能够把握 ,怎敢信口雌黄 ,妄加评论呢?然而 ,这位朋友一再请求我留下书来 ,看看再说。接过书 ,只是觉得沉甸甸的 ,因为领袖们的书往往都比较厚重 ,领导的也不会有什么区别。但一看到封面上的“来回想”三个字 ,便有了些诧异。虽然“求真、布理、探赜、臻美”八个字有些不伦不类 ,因为…  相似文献   

12.
前几年,在《读书》杂志上看到董鼎山在“纽约通讯”专栏里介绍的美国报刊图书评介情况,真是大开眼界(至少对于我这个一向对国外情况孤陋寡闻的人而言)。在美国,由于出版书籍的众多,阅读书评是读者在百忙中获悉出版界信息的最经济的办法。通常受重视的高级杂志几乎每期都有书评栏目。除了最著名的书评刊物《纽约时报书评》(周刊)和《纽约书评》(半月刊)专门刊登图书评介外,其他一些有名的杂志,如《新共和》、《民族》、《新闻周刊》、《星期六评论》、《大西洋》月刊等,每期的书评专栏,一般都要刊登七、八篇书评,每篇书评短的几百字,长的数千字不等。《新共和》周刊每年要评介五百来本新书。出版商十分重视书评宣传,不但每有新书出版,  相似文献   

13.
我写书评文     
我为什么写书评?可从主客观两方面来说。先说主观:我所评之书,大致及于文史哲艺范围,不知我者谓我博洽,知我者谓我粗疏。我生性喜杂览,注定难成某一科之专门家,于是自甘堕落,以“三脚猫”自嘲,洒扫应对,信笔涂鸦。兼之长年与书打交道,浸淫既久,读书识字,感觉“其乐也融融”。自忖读书能有所知、有所获、有所悟,进而能形诸笔墨,当是再狭意不过之事了。 再从客观上说,亦有以下几点缘由,一、自认自己还算比较喜爱读书,偶尔读到佳作名篇,恨不能“奇文共欣赏”!书籍者,天下公有之财富,好书理应为之揄扬,以不淹埋写书为文者的苦心弧诣。二、辱承老辈学者和师友们的错爱,平常多惠我以大著,读后每有会意,“情于中形于外”,禁不住随手札记,至而缀简成篇,以不负友朋情,不负私家心。三、愧忝为“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会员,读书写书评,性之所至,理之必然也。  相似文献   

14.
很久以来,因为种种缘故,“书评”成为一种失去了独立魅力的文体。一方面,学术书评正襟危坐,或捧或骂,暗藏不可明言的玄机;另一方面,新媒体书评影响巨大,成为书商推销的战略文体。书评写作,地位尴尬,困于此久矣!本栏目五篇文章,各读一书,各执一词,都是围绕一个书中的问题,娓娓道来,与其说是一种“论述、评书”,毋宁说是一个有心者阅读一本书时思考痕迹的文字记录。所读之书,有小说、传记、问答录、学术专著、理论读物,所论及话题,则涉及思想批判的现实指向、卡夫卡研究疑难、马克思哲学辨析、中国现代学要义以及视觉塑造的社会文化体制等等。  相似文献   

15.
齐鲁晚报读书版是晚报副刊中一块有较高化品位的专版,也是在国内产生较早,有较大影响力的读书类专版,近年来,随着报纸竞争的加剧,很多生活类报纸都反目光投向有较高化品位的读,纷纷增设了读书版,要保持自己在同类版面中的领先地位,就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不但要巩固原有的优势,还要增强独特的东西,于是在,坚持对读书版原有栏目的继承与发扬上,又增设了“书市了望”,“作家手记”,“一句话书评”,“读书访谈”等一些新栏目,其中“读书访谈”就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个。  相似文献   

16.
《求是》杂志《内部文稿》12期上,发表了奚椿年的文章,提出当前书评工作中存在八个弊病,值得注意;1.过甚其词。这类书评对所评的书总是作过份夸奖,以拔高书的质量,力图使读者相信这确是一本“不朽之作”,实际上是评者不相信读者的理解力。2.复述内容。有的书评名为“评”,  相似文献   

17.
李健吾(1902-1982)笔名刘西渭。他是上世纪30年代很活跃、很著名的书评家。他在30年代末40年代初出版了《咀华集》、《咀华二集》等四本书评专集,影响很大,至今也为人称道。他的书评主要写于新中国成立之前,所评主要是文艺作品,戏剧是他研究的重点。他在1982年7月说:“解放以后,我没有时间‘高谈阔论’了,一则,我用它来长期改造自己,这是一种乐  相似文献   

18.
繁荣书评促进出版──试评《我的书评观与书评》赵小燕自己虽然是个编辑,但过去并没有系统地研究、探讨过有关图书评论的问题,更没有涉足过书评的理论问题,仅仅有过非常功利性的想法:编辑出版一本书后,希望有文章说说好话,造造舆论,以便把书发得多一些。自从读过伍...  相似文献   

19.
收到孙继林馆长的书评稿,我的确有些惊讶。孙先生虽然在市图书馆学会工作多年,但我一直将他当作一位实战派高手。在我的印象中,实战派高手总是喜欢就观察到的图书馆实践中的问题作研究,一般不会从他人的学术著作中产生灵感,特别是《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一类并非大名家所写的著作。在大学教授或研究生们也难得读书的浮燥年代,一位馆务缠身且没有什么“考评”压力的馆长能如此认真地读书,读一本讲图书馆管理学问的书,这件事多少有些希罕。而读书之后再以图书馆管理者的职业眼光作文对其评论,这种对待学问的态度更是令人尊敬。尽管书评中难免流露出一些行文匆匆的痕迹,但在我看来,只有在内心中真正去除了浮燥,愿与“学问”和思考为伍的管理者,才能写出这样的文字。孙先生书评的标题很有味道,写出了作者对全书的新理解。书评后半部的一些点评,如“看来作者心里还是残存着‘以事为中心’的思想”,“研究中要有较大突破就必需做实地的调查研究……如果没有好的现成的案例,则应该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案放到一些图书馆进行‘实验’”。显然是读书读透了的感想了。程焕文教授的《晚清图书馆学术思想史》,尚未印出已借助网络红遍学界,印出后在网上更是好评如潮。但在学术刊物上,书评人却比较谨慎。看来对于一部真正耐读的著作,写书评并非易事。本期选用了杨祖逵先生的书评文章,杨文较好地把握了程书的基本要领,并以具有较好表现力的文字表达出来,看得出评者是位有功力的作者。我还注意到,书评中比较刻意地渲染书中的近代图书馆“公共化和平民化”的观点,对比《晚清图书馆学术思想史》可以看到,杨先生的读书,已是属于能够有所发现的读书了。  相似文献   

20.
孙犁书评的个性马晓声孙犁先生的书评,无论是在内容上,批评方法上,还是在行文上,都是很有个性的。我想,这与其是一位有着丰富创作经验的作家有关。他所评之书大致可分为两部分:一是古代作品;二是当代中年作家的作品。他的书评作品主要有《耕堂读书记》、《读作品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