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正>断章卞之琳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卞之琳生于江苏海门汤家镇,现当代诗人(“汉园三诗人”之一)、文学评论家、翻译家,是“新文化运动”中重要的诗歌流派新月派和现代派的代表诗人。《断章》取自于卞之琳一首诗中的四句,因对其十分满意便保留了下来,既是意料之外,  相似文献   

2.
窗里·窗外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这是诗人卞之琳那首著名的《断章》。窗子剪影着真实生活的片段和瞬间,窗里或窗外,都有一些小插曲发生。  相似文献   

3.
窗里·窗外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这是诗人卞之琳那首著名的<断章>.窗子剪影着真实生活的片段和瞬间,窗里或窗外,都有一些小插曲发生.  相似文献   

4.
【引子】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读完卞之琳的这首韵味无穷的《断章》,我看到了宇宙万物息息相关,互相牵连,不可分割的美。新黑格尔主义哲学家布拉德雷告诉我们,“绝对”是在无数的“相对”中呈现的,谁孤独谁就失去世界。是的,世界是一个完美的存在,我们应该看到树木,更应关注整片森林。由此,我想到课改的春风吹拂下的我们深爱着的语文。它应是学习活动的“整个世界”,是各学科的“领头羊”,语文学习不应“断章”于课本、课堂,它应在丰富多彩、鲜活生动、富有强大生命力的课本和课堂之…  相似文献   

5.
卞之琳的《断章》是一首意蕴艰深的哲理诗。那优美如画的意境,那浓郁隽永的情思,那把玩不尽的回味,那独出机杼的题旨,细细品来,的确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全诗只有4句: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诗的上节撷取的是一幅白日游人观景的画面。它虽然写的是“看风景”,但笔墨并没有挥洒在对风景的描绘上,只是不经意地露出那桥、那楼、那观景人,以及由此可以推想得  相似文献   

6.
断章卞之琳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卞之琳先生是我国当代重要诗人。他既写自由体诗,又写新格律诗,在新诗格律化问题上进行了持续不断的探索。我们看到的这首短短的小诗影响了许多人的文学创作,虽然它很简短,但是却在诗歌韵律和诗歌的意境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短短的四句仿佛是古诗中的绝句,但却不是那般平仄严格、韵脚一致,看似随意,但你读起来却是顺畅无比,浑然天成。诗歌选取了日常生活中的“窗”、“明月”、“梦”这些意象与人物交织的在一起,既有相互照应的生活情趣,又有相…  相似文献   

7.
窗外     
人世间倘若存在着完美的事物,它往往只伫留在别人的眼中,这也许是人们总觉得这个世界的美好——“我”总会趴在窗前,看另一个窗内一位不时在弹琴的女孩,她仿佛是童话中的天使;殊不知这女孩常常孤独忧伤地注视着弄堂口一群做着各种游戏的像“我”一样同龄的孩子们。“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我想起了诗人卞之琳的《断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两个世界,一样的心。文章是一声轻轻的叫喊,但“我”希望它是有力的。习作的构思空灵而奇瑰。  相似文献   

8.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这是现代著名诗人、作家、翻译家卞之琳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作。这首仅四行  相似文献   

9.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这首短短的四行小诗,能在读者中产生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至今读了仍给人一种很强的美感效果,原因在哪里呢?首先是诗人避去了抽象的说明,而创造了象征性的美的画面。画面的自然美与哲理的深邃美达到了水乳交融般的和谐统一。全诗分用两段独立的图景并列地展示或暗喻诗人的沉思。第一幅是完整的图画: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在这里,“你”是画面上的主体人物,画的中心视点。围绕这人物,有桥,有风景,有楼,有楼上看风景的人。作者把这些看来互不…  相似文献   

10.
断章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桥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断章@卞之琳  相似文献   

11.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喜欢卞之琳的《断章》,那优美如画的意境,那浓郁隽永的情思,那把玩不尽的韵味,如一杯香茗,一杯醇酒,让人久久回味。  相似文献   

12.
断章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断章@卞之琳  相似文献   

13.
深夜,电脑旁,一杯茶,台灯昏黄,人影斑驳。思维在断断续续,荧幕的光标在走走停停。我知道我有些心不在焉了,应该起身看看这静谧的夜。拉开窗帘,灯火通明,遥远的建筑里,似乎总有一些永远不知道疲惫的身影。沉沉闭上双目,想起了卞之琳的《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相似文献   

14.
某市2004年高一年级学年质量检查语文试卷中,设计了这样一道作文题: 物换星移,冬去春来,这是大自然的风景;霓虹闪烁,大厦摩天,这是都市的风景;亮丽青春,朗朗书声,这是校园的风景。诗人卞之琳《断章》中"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的情境,有人认为堪称最美的风景。但也有人说,最美的风景总是在不能到达的远方;还有人说,在善于发现的眼里,到处都有美景。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请以"最  相似文献   

15.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卞之琳《断章》,原载诗集《鱼目集》,文化生活出版社1935年版) 人生风景,层出不穷。孤鸿声里,暝色高楼,断肠人在天涯是风景;小桥,流水,人家,“东  相似文献   

16.
【文题展示】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著名诗人卞之琳有一首经典的小诗,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这首小诗写得很有意境,你在看风景的同时,也成了别人眼里的风景。  相似文献   

17.
第一次欣赏《断章》是在“文广电台”的《夜色温柔》中。叮咚作响的泉水声是背景,男主播用富有磁性的嗓音低吟: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那时正是夜深人静之时,午夜的风偶尔从窗口钻入,我轻轻地伏在床边,闭着眼让泉水流进我的思绪。唯美的诗章在我的  相似文献   

18.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卞之琳有诗云:“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在这首广为流传的诗中,“风景”无疑是一个中心意象。事实上,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经常在各种场合用到“风景”这个词,不同的是在其他的场合中,“风景”自然有着不同的含义。  相似文献   

19.
断章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阅读与鉴赏阅读提示:此诗写于1935年,写了两组意象。一组是:当你站在桥上把周围的一切当成一种风景的同时,楼上那个看风景的人又会把你当作风景的一部分来观赏;另一组是:明月的银光装饰了你的窗户,而你整个的形象或许又进入他人的梦境装饰了他人的梦。通过这两组相关联的意象的描写,诗人揭示了一种相对、平衡的观念,由此抒发了诗人一种哲理性的思考:宇宙万物息息相关,相互依存。明白了这一道理,人就不应该再有怨言。但诗的理解是多义的,对于此诗,你是怎样理解的…  相似文献   

20.
正当我读到这篇充满追忆情怀的文章时,不禁想起卞之琳《断章》里的那句"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他回首自己的学生时代如同站在记忆的小桥上回首人生一段难忘的风景写下一段段朴实而流畅的文字,而我通过这些文字,仿佛看到了那个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的他恍然间有种时空穿梭感。我觉得我不仅仅是一段段往事的旁观者,更有一种"感同身受"的真切感。"文字"一直是他学生时代的关键词,小学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