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阿里地区地处高原,该地区平均海拔在4500米,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屋脊"。由于受气候、海拔及地势结构的影响,当地的大部分农区目前没有种植春小麦,种植油菜品种单一,为了打破这种局面,选育出更适应在阿里种植的春小麦及油菜品种,2011年从拉萨农科所引进春小麦和油菜共7个优质品种,在阿里地区普兰县西德村和科加村进行试验试种,通过对各良种的产量性状和生育期指标的调查,科学评价了各新品种在本地的进一步再试种价值,以期为阿里地区良种选育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2.
《大众科技》2008,(6):1-1
日前,中科院东北地理所培育的又一大豆新品种通过了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品种命名为“东生2号”,并于今年4月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推广品种。这是东北地理所科技人员继2003年成功培育大豆新品种“东升1号”后取得的又一可喜成果。  相似文献   

3.
为筛选适合阿里地区种植且比较效益突出的优良玉米品种,为高寒地区发展耐冷玉米产业示范做好品种储备和推广提供参考。通过引进10个高产耐冷玉米品种,在西藏阿里地区噶尔、普兰、札达三县进行品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德美亚1号、德美亚2号、垦玉6号、辽原1号、北农208在阿里地区不同海拔区域均可种植;在噶尔、札达两县种植北农208产量最佳,在普兰种植金岭377产量最高、效益最佳;德美亚1号、德美亚2号、垦玉6号可在札达县做粮饲兼用。参试各品种在各试点均可种植,且生育期将随种植海拔升高生育期延长,少数品种可作粮饲兼用,管理方面应很抓前期苗期管理,并在进入7月中旬后增加水肥。高海拔区域种植耐冷玉米品种单株生产潜力增大,杆、穗亩产均较低海拔区域春玉米要高,种植效益显著高于种植青稞等作物,可结合结构调整适当加大推广种植面积。  相似文献   

4.
大幅度提高农作物单产是推动西藏种植业结构调整和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优良品种的增产潜力是大幅度提高农作物单产的基础,也是关键技术之一。自治区高度重视农作物种业科技发展和农业生产的良种化工作。“十二五”时期,西藏农作物取得了重要突破,为保障西藏粮食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5.
绿色革命是60年代中期在发展中国家兴起的,以采用农作物高产良种为中心的一场新技术革命。主要内容是大规模地推广矮秆、半矮秆、抗倒伏、产量高、适应性广泛的小麦和水稻等优良作物品种,并配合灌溉、施肥等技术的改进,获得高产、稳产,以解决急剧增长的粮食需要。这一农业技术革命取得了惊人的成果,因而被誉为“绿色革命”。“绿色革命”在中国开展得  相似文献   

6.
推广良种,不但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質,增强农作物对不良条件的抵抗力,还可以扩展农作物的栽培区域,在农業生产上有着巨大的意义。作物的优良品种一般都具有許多优点:产量高而稳定,品質好,抵抗自然灾害力强(如抗病、抗虫、抗旱、抗風、抗寒),或者是受灾后恢复力强,减产很輕,还有植株整齐、成熟一致、便于收获等等的优点。我国的良种推广工作,在这几年来有了很大的發展。根据1957年的統計:全国粮食作物的良种面积已經达到10亿4千余万亩,占播种面积的56.7%,比1952年增加了13倍。棉花良种面积普及的更快,已經达到8千3百余万亩,占播种面积的95%,比1952年扩大了1倍多。其他作物的良种面积也都有很大的增加。推广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多年冬小麦良种推广工作的总结,归纳出四条推广实践经验,同时提出了今后冬小麦良种2r-作应注意探讨研究的实际问题,使冬小麦这一主要农作物向持续、高产、优质发展。  相似文献   

8.
黄良彬 《内江科技》1998,19(5):17-18
农作物新品种区域试验是育种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最重要的中间试验,是实施“种子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市自八十年代以来,对六大农作物水稻、玉米、红苕、棉花、油菜除每年承担省区试外,还由市种子管理站组织了全市新品种区域试验,是全省各地、市、州组织区试作物最多的单位之一。通过区试,各大作物示范、推广了一批已审定的新品种,普  相似文献   

9.
其美 《西藏科技》2011,(7):24-27
阿里地区科技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高度重视下,经过全地区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取得了长足进步,对阿里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等各方面的发展进步提供了重要支撑。刚刚过去的"十一五"期间,阿里地区科技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稳定发展第一产业,  相似文献   

10.
文章主要对广西国家级有性系良种凌云白毫种和广西桂林茶叶研究所新育成的国家级无性系良种桂绿1号、尧山秀绿、桂香18号以及获得广西农作物品种登记证书的桂香22号5个品种的花与芽叶进行主要生化成分分析。  相似文献   

11.
近20年来,一个适应性广、丰产性突出的小麦良种——“宁春四号”在我国西北、华北乃至华南的土地上茁壮成长,丰产增收,成为我国现行推广面积最大的春小麦品种之一。培育出“宁春四号”优良品种的就是九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宁夏小麦育种专家、优秀共产党员裘志新。  相似文献   

12.
同志们:刚才,土登次仁副专员代表行署发表了非常好的意见,意见既符合阿里地区科技工作实际,又贯穿了全区科技工作会议精神。其美局长作了很好的科技工作报告,报告客观地总结了阿里地区“十一五”科技工作成效,同时,全面地安排部署了阿里地区“十二五”及今年的科技工作。  相似文献   

13.
“西玉3号”是山东省莱州市种苗研究所以478—31做母本与502—1331—196组配而成,1995年通过山东、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全国种植面积达2000万亩左右,并被农业部指定为重点推广品种。“四玉3号”在本所连续4年试验,平均亩产736.1公斤,比对照品种增产20.2%;在烟台市连续3  相似文献   

14.
曹永红 《科协论坛》2009,(10):24-24
9月3日一大早,四川省荣县新桥镇镇政府广场上人头攒动,人们正在和来自市县的科技专家咨询各类种植业、养殖业、农作物病虫害等方面的问题,这是该镇开展的86次“科普早市”活动。早在2006年,荣县科协结合新桥镇农村群众喜欢赶旱场的习俗,依托镇科协创建了以“科学引领致富,科学健康生活”为主题的“科普早市”,  相似文献   

15.
西藏和平解放60年来,伴随着西藏社会经济面貌的历史性巨变,西藏农业特别是种植业生产从原始到传统、从传统向现代的跨越式转变。现代农业科技事业的创建发展,冬小麦推广和全区青稞良种化两大技术成就直接推动了全区粮食总产两次翻番,实现了粮油自给有余,同时也使种植业生产条件与技术水平得到根本改善与提高,农民经营观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相似文献   

16.
《西藏科技》2005,(7):60-61
推广优良品种技术。种子是农业生产发展最主要的基础性因素。切实加强种子工程建设,提高良种生产能力,促进良种覆盖率、统供率和包衣率逐年提高。一是确定主导品种。今年,青稞主导品种为藏青320号、喜玛拉雅19号、藏青148、藏青25;冬小麦主导品种为巴萨德、山冬6号;油菜主导品种为藏油5号、山油2号。随着生产的发展,逐步实行主导品种推介制度。二是建立稳定的良种繁育基地。  相似文献   

17.
《大众科技》2008,(11):1-2
先锋良种国际有限公司研发的“先玉335”杂交玉米良种,被农业部推荐为新时期四大玉米品种之一。杜邦公司先锋种子事业部中国区总经理刘石介绍,“先玉335”采用的“单粒播种”新技术,如在全国推广,每年将节省玉米制种地200万亩,加上仓储、运输、装卸等,每年可节省75亿元投入。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13户农户为研究对象,通过新品种引进,开展农作物高产创建,实行农牧结合,优化了种植业结构,为种植业结构调整和农牧结合提供了技术经验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西藏阿里地区噶尔县青稞叶锈病发病情况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麦叶锈病2008年首次在阿里地区发生,噶尔县昆莎村100亩青稞受害。本文采取大田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该病害进行调查,掌握了发病程度,针对其发生机制,从选用良种、药剂防治、加强栽培防病措施等角度,制定了适宜本地区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正> 近日,滕州市科委、市农业服务中心牵头成立了“滕州市农作物新品种试验示范技术协作网”,旨在紧紧圆绕省政府关于农业良种产业化精神,有组织有计划地筛选适合本地的农作物新品种,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详实可靠的技术依据,促进粮食生产再上新台阶。 良种是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的关键因素,该技术协作网的成立对加速农作物新品种的推广应用,促进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确保技术协作网的顺利运转,市科委、市农业服务中心主要做好组织协调,新品种引进,跟踪技术指导及实施工作。有关乡镇农技站作为成员单位重点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