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促进学生获得幸福体验,帮助学生生成幸福能力,提升学生的幸福感。这种"教育,为了人的幸福"的思想,与哲学教学的要义不谋而合。众所周知,哲学是智慧之学、爱智之学,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高中哲学课作为一种显性的德育课程,除了传授知识、释疑解惑外,还担负着较强的价值教育功能,对学生精神面貌的优化、整体素质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下面以《生活与哲学》第十二课第三框"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相似文献   

2.
2011年9月1日在"开学第一课"专题节目中,教育部特别推出了"幸福"主题,讨论"如何让孩子拥有幸福",一时间"幸福教育"成为热点话题,得到社会广泛关注。幸福教育涉及社会、家庭、学校许多方面,笔者认为快乐课堂应该是幸福教育的主阵地,因为学生大多数时间是在学校度过,而在校80%的时间又是在课堂上度过。如果我们的课堂充满趣味,就可以引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向,使教学在学生"想学""愿学""乐学"的良好心理基础上进行,就可以让他们更好地感受教育的幸福。那么快乐课堂从哪来呢?  相似文献   

3.
根据院区领导制定的"高位提升,惠及全民"的战略目标,中国教科院专家组组长孟万金教授立足"幸福中国"大背景,率先提出了"先让学校幸福起来"的先进理念,吹响了幸福教育的冲锋号。此举得到了鄞州教育局和有关部门及广大校长教师家长的积极响应,专家组制定了《幸福教育区域规划》和《幸福教育区域战略蓝图》,将"幸福教育"确立为鄞州区教育综合改革的主题和主线,并由局长挂帅成立了幸福课堂联盟。为将幸福教育不断推向深入,引领全国幸福教育发展方向,孟万金教授与"幸福学校国际联盟"核心专家一道研发了幸福课堂、幸福学校标  相似文献   

4.
"一切教育活动都是为了学生的成长发展,为了孩子一生的幸福"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委员提出的口号。世界著名的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幸福。"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提出"教育是培养幸福的人"。可见,为每一位学生的终生幸福奠定基础是教育者义不容辞的责任。2011年新版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教学形式应灵活多样,应根据不同  相似文献   

5.
幼儿园发展的基础是需要情感的,情感的基础是教师幸福,教师幸福对幼儿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好的教育应是充满爱、责任与幸福感的,因此,构建"教师幸福"显得极其迫切,"教师幸福"既是一种教育创造能力也是一种教育环境理想。  相似文献   

6.
重庆市江北区位于长江、嘉陵江的北侧,是重庆直辖市的主城六区之一,占地约22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6万,流动人口约20万。重庆向北,江北向阳。独特的区位特点,为江北教育提供了充分的发展空间,也对江北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直辖以来,尤其是江北区委、区政府换届以来,紧紧围绕“科教兴区”的发展战略,在区域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抓住机遇,加快教育现代化步伐,保证了教育的优先发展,扎实推进素质教育,迈进了江北教育发展的春天。各类教育有新发展:一是义务教育稳步发展,2005年全区小学在校生比2000年增加4.5%,校舍面积增加10.65%,初中在校生增加…  相似文献   

7.
2005年,我从华东师范大学毕业后进入上海戏剧学院附属高级中学工作。这所学校在静安区这样一个双高区、教育精品区实在算不上突出。当我以这所学校第一个硕士学历入职时,周围的很多教师用怪怪的眼光看着我,甚至有人悄悄问我:"被骗来的吧?"其实学校最初吸引我的是它的"幸福教育"理念。记得当时的校长是梁重柏先生,与他第一次见面,他就跟我大谈"幸福教育"。这样的一所学校,竟然提出了"幸福教育使我终身幸福"的办学理念,让我不得不佩服眼前的这位儒雅、渊博的老人。是的,正是他的"幸福教育"的理想和勇气深深打动了我,于是,怀揣着对"幸福教育"的憧憬,我进入了上戏附中。八年来,我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践行着对"幸福教育"的理解,感受着学校特色创建带给我的新鲜感和成就感,"幸福教育"已经为我的幸福人生奠定  相似文献   

8.
教育就是播种幸福和希望,每一位教师都要成为幸福和希望的播种者。教师幸福是教师乐于从教、终身从教的动力之源,也是学生快乐、群众满意的前提和基础。南京市建邺区把"教师幸福、学生快乐、群众满意"作为教育发展导向,全面实施教师幸福工程,激励教师岗位  相似文献   

9.
高平 《考试周刊》2013,(92):172-172
<正>追寻幸福,是教育的本真要求,也是教育的动力源泉。师生应该体验教育带来的幸福。但当前的教育,严重异化与偏离教育本真的价值轨道,有着诸多与幸福追寻背道而驰的现象。因此,倡导教育对幸福的终极价值追求,十分必要。如何构建充满生命律动的幸福的课堂呢?一、什么是幸福的课堂?1.幸福的课堂是充满"爱"的课堂。  相似文献   

10.
正幸福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育实践,是通过教育的途径实现人们对幸福的追寻,并在追寻中获得幸福。幸福教育就是要让学生从小学会体验幸福、感受幸福,在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幸福的能力,为实现其幸福的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为此,学校实施幸福教育,应构建具有幸福特色理念的课程,并将其作为实施"幸福教育"理念的核心载体和重要途径。在这一教育理念指导下,我们把"以学生为本,满足学生成长需求"、"以  相似文献   

11.
<正>幸福是生命质量的重要一维。教育的人文价值在于帮助每个人获得幸福体验、提升幸福境界、发展幸福能力。幸福理所当然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价值取向,是教育的真谛和归宿。让学生享受幸福的教育,关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幸福感,成了课堂教学追求的目标之一。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更应该将提升学生的"幸福指数"作为自己的"主旋律"。幸福是人们的渴求在被得到满足或部分被得到满  相似文献   

12.
张秀芹 《学子》2013,(1):73-75
有人说:"教育是熏陶,是感染,是浸润,是磨砺,是沉淀后的顿悟。"樱桃园镇联校姚传会校长却说:"成功的教育是让教师享受教育的幸福,让学生享受幸福的教育!"正是这句话,让从教三十余载的他把别人看来平淡如水的教育工作打造得充满新鲜感、充盈着幸福的味道。一、幸福学校——打造优质环境"民族的振兴在教育。"农村的发展同样离不开教育,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举措更是系于教育。农村小学是农村教育的基础,加强农村小  相似文献   

13.
根据孟万金教授幸福教育思想,重庆市南岸区天台岗小学秉承"为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以"每天都上一个新台阶"为校训,实践"快乐向上、最佳发展、体验成功"为内涵的幸福教育,推进以"台阶课堂"为核心的幸福教育实践,总结提炼出幸福教育台阶课堂三个维度价值取向、三个策略系统和三个台阶支架,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4.
施进军 《教育》2013,(15):34-35
学校办得好不好,关键在校长。一个校长,他对教育的认识、他的治校方略、他独特的管理方式等等,直接影响到一所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校风、文化建设,也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早就知道浙江余杭的沈智明校长在探索"幸福教育",办学中注重回归教育本源,倡导给学生们一个"幸福"成长的空间。那么,他所提出的"幸福教育"具体涵义是什么,又是如何落实"幸福"的,  相似文献   

15.
"一切教育活动都是为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为了孩子一生的幸福"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委员会推出的口号,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提出"教育是培养幸福的人".为此,我校提出了"为每一位学生的终生幸福奠基"的办学理念,其目的是使学生有理解幸福的思维,有创造幸福的能力,有体验幸福的境界,有奉献幸福的品格--拥有提高生命质量的高素质,从而造就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6.
"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幸福。"教育家乌申斯基提出了"幸福教育"的重大命题。关心教师身心健康、让教师享受职业幸福,需要政府、学校、教师、家庭乃至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在职业文化认同中享受幸福。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充分信任、紧紧依靠广大教师,提升教师素质,提高教  相似文献   

17.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幸福"。历史教师要有职业幸福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教学内容上挖掘人文精神,崇尚理性,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教师就可以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构建"幸福课堂",实现教与学双重幸福。  相似文献   

18.
正北京市平谷区委教工委、教委明确提出"打造幸福教育,做幸福教育人"的办学目标,全力打造幸福教育团队,努力推进教师专业发展,以先进的理念引导教师,以创新的机制培养教师,以务实的措施发展教师,提升教师的教育情怀与专业素养,促进全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健全机制,保障教师专业发展一是建立教师队伍准入机制。把好教师入口关,建立新型用人机制,做好教师招聘和人才引进工作,操作过程严密、透明、公开、公平、公正,确保招聘的教师学历层次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就如何打造幸福生物课堂,从理念作基石、兴趣为钥匙、生命教育是主题、自主学习是载体四个方面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20.
为了更好地推进课程改革,追求高品质的教育,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当前,很多学校都在进行课堂模式的构建。纵观各种模式下的课堂,让课堂回归本真,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体验到课堂是交流、成长的平台,才是幸福的课堂。仅从情感教育的角度来探讨如何实现学生心目中的幸福课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