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通过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过程,观察植物细胞原生质层、初生纹孔场及原生质细丝,提升学生对植物细胞精细结构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对植物微观形态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2.
一、"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意义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不论是在高中新教材中,还是在高中旧教材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是高中生物必须开展的实验之一。在实验中清楚明确地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有助于提升学生对有丝分裂的理解和对生物实验的兴趣。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15,(57):159-160
《实验观察植物细胞》一课的教学,通过制作临时装片,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态度和创新思维。通过本节课教学,学生初步认识掌握植物细胞的内部结构,并练习绘制植物细胞结构简图,在练习和操作中培养观察能力,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相似文献   

4.
一、教材分析: 《米饭与淀粉的观察》是教科版三年级上册最后一单元《米饭和淀粉》中的两个活动。这一单元与前面学过的植物、动物、人体、水都有联系,是作为综合性的内容出现的。在活动中主要以米饭与淀粉作为观察的对象,并通过对米饭与淀粉的探究让孩子们知道在我们周围的事物中,蕴涵着许多科学道理。  相似文献   

5.
1淀粉的结构淀粉是植物细胞中以贮藏状态存在的多糖。其分子通式为(C6H10O5)n,C6H10O5表示一个葡萄糖单体,n为葡萄糖单位的数目,从数百至数千不等。淀粉为白色无定形粉末,可分为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2种。一般植物体内的淀粉都含有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不同作物的淀粉中两者所占比  相似文献   

6.
1 淀粉粒、蛋白质、脂肪油的鉴别 淀粉粒多存在于植物的根、茎及种子等器官的薄壁细胞中,如半夏、葛根等。淀粉粒是由造粉体(白色体的一种)积累贮藏淀粉所形成,淀粉积聚时,先从一处开始形成淀粉的核心(脐点),然后环绕核心继续积累。由于日夜贮积有所不同,贮积的数量分布不均匀,以及听堆积的淀粉中含水量的不同,使在脐点的周围显出了轮纹(层纹)。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只要调弱光线,就能见到环状条纹。从化学结构来分别,淀粉加碘化钾碘液:侧链淀粉呈紫色,直链淀粉呈蓝色。 细胞中贮藏的蛋白质,没有淀粉普遍,它与组织原生质的活性蛋白质不同,是化学性稳定的无生命物质。蛋白质一般以糊粉粒的状态存在于细胞的任何部分,如液泡、细胞  相似文献   

7.
<正> 高中《生物》实验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目的明确,实验步骤简单明了;但整个实验过程涉及许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生在此实验中也存在许多疑难问题,现剖析如下: 一、取材方面 1.材料必须是成活的成熟植物细胞。渗透作用能发生的细胞学基础是有细胞器液泡,细胞死亡,液泡也随之破裂,所以该实验取材时必须选用成活的细胞;而成熟的植物细胞有一个中央大液泡,其渗透作用的外  相似文献   

8.
删减两个实验项目和去年相比,今年的考点略有删减,删减部分主要集中在“实验、实习与研究性学习”部分。被删减的考点分别是:“制作 DNA双螺旋模型”和“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重视实验能力的考查去年的考点为20个项目,而今年只有18个,分别是:1.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2.高倍显微镜的使用和观察叶绿体; 3.细胞质流动的观察; 4.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5.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6.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 7.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8.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9.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 10.植…  相似文献   

9.
一、教学案例: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生物》(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第四节的教材内容是《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在这部分教材内容中,教学的重点是渗透作用的原理以及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为了培养学生养成勤于思考问题的习惯并且加深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印象,我自行设置了一道思考题留给学生课后思考。“教参中告诉我们,蛋白质、淀粉、纤维素的亲水性依次递减,但是在实际中我们如何能证明蛋白质、淀粉、纤维素这三种亲水性物质亲水能力的大小呢?”  相似文献   

10.
通过石蜡切片,PA S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系统观察了川白芷胚胎发育过程中淀粉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胚囊发育过程中,淀粉积累逐渐增多,且胚囊边缘淀粉量的增加明显快于中部;合点珠心细胞中淀粉不明显,合点端淀粉少于珠孔端;胚囊细胞中淀粉具有由中央向边缘积累的趋势,细胞核因淀粉粒的挤压而偏于细胞边缘。  相似文献   

11.
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和“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是高中生物教学中重点演示实验。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按照课本要求,只利用传统媒体———显微镜由学生轮流观察,再利用挂图讲解,其效果不尽人意。究其原因:①学生只能轮流观察,既浪费时间,又无法看完全过...  相似文献   

12.
高一生物会考对实验内容的考查,十分注重学生对实验结果的观察。因此笔者认为对于教材《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有必要加以改进。因为根失生长点细胞的有丝分裂有一定周期性,特别是分裂高峰有一定时间范围。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最佳期是在每天11点  相似文献   

13.
改进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是生物学实验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实验效果,增加前、中、后、末期的典型分裂相,缩短学生的观察时间,我们一直不断地尝试用各种材料进行实验,并通过改进方法,取得了良好的实验效果。本文主要阐述改进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正>在一次新教师课堂教学调研活动中,笔者对一位教师执教的《米饭、淀粉和碘酒》课堂教学感触颇多。尤其是学生没有认真倾听,导致秩序混乱,时间不够,由此引发了笔者对如何引导学生学会倾听的探索性思考。以下是这位教师教学的几个片断:[教学片断一]在认识淀粉时,教师对学生说:"请你仔细观察淀粉,什么颜色,闻闻气味,捏一下有什么感觉。"几分钟后,教师请学生汇报观察结果,却发现还有一小半人沉浸在观察的余  相似文献   

15.
1 对实验的形式加以改进 1.1 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 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的观察实验,每三、四个人一组,按课本上的内容进行观察,效果更好.如: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等实验,在上课前一天或几天,安排学生做好实验观察(实验材料易得,而且效果也很明显,实验过程没有什么难度),让学生亲手制作,亲身体验,让学生参与实验的整个过程,为此得出的结论,学生觉得真实、可信,是自己的成果会终生难忘.  相似文献   

16.
好的实验材料是保证实验成功的关键因素。洋葱根尖是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最佳实验材料和制作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纵切面固定装片的经典材料。近几年,笔者尝试在学生分组实验中用水仙根尖代替洋葱根尖开展该实验,发现水仙根尖作为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材料可与洋葱根尖  相似文献   

17.
在初中生物学课本七年级上册中,任何版本的教材都有一个典型的、学生必做的实验——观察植物细胞。其中,教材以“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为代表详细介绍了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及植物细胞的观察。  相似文献   

18.
改革传统方法提高实验效果──浅谈对“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改进襄樊市第五中学邹德菊(441021)近些年来,我市许多学校老师都反映高中生物“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学生实验效果不太理想,关键是制作装片后在显微镜下不能观察到洋葱根尖生长点细胞各分...  相似文献   

19.
苏瑾 《生物学教学》2000,25(6):29-29
“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是高中《生物》重要实验之一,难度大。多数学生在自制的临时装片中难以观察到处于不同分裂期的细胞,实验效果不够理想。笔者经过多次实验和探索,发现实验的几个步骤非常重要,它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在显微镜下找到处于有丝分裂各期的细胞。1根尖材料的选取 洋葱很尖是典型、较为理想的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材料。但是许多学校受季节因素和学生人数多等教学条件限制,培养的洋葱根尖不能满足学生实验需要,影响了实验进行。针对上述情况,可用大蒜根、小麦根和蚕豆根等材料代替洋葱很尖。这些材料来源方…  相似文献   

20.
植物学     
《高中生之友》2011,(20):49
迈克是一名植物学教授,他为自己的工作感到自豪,并且总是试图让他的学生相信:植物学比其他学科都优越一天上实验课,迈克又开始大谈植物学的优越性,他说:"植物从不逃跑,吃得又少,还不会咬人。"见学生没有反应,他拿起一个梨说:"今天的实验,就是观察植物的果肉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