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配合学校做好高中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是每一位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培养学生成才的关键。要做好家庭教育工作,要求家长从关注孩子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和孩子互动交流,创造和谐愉悦的家庭环境,督促孩子认真学习等方面入手,配合学校各科任教师,共同做好学生的家庭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2.
<正>康克清同志在《我的祝愿》一书中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人类的希望,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状况如何往往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孩子同家长朝夕相处,家长的言行与教育几乎天天在反复强化,起着潜移默化的独特作用。不是学校、社会所能代替的。"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好坏直接影响学校教育,我校教育学生时更需家长配合和支持。如何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配合、相互支持,形成教育合力,关键在于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提高家庭教育水  相似文献   

3.
学校在指导和协调家庭教育方面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和义务。学校与家长要达到共同教育学生的目的,就要协调好学校与家长两方面的关系,这就要求班主任在班级管理活动中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与家长建立良好合作关系,以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相似文献   

4.
学校在指导和协调家庭教育方面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和义务.学校与家长要达到共同教育学生的目的,就要协调好学校与家长两方面的关系,这就要求班主任在班级管理活动中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与家长建立良好合作关系,以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相似文献   

5.
陶曼华 《宁夏教育》2008,(12):27-27
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是学校、家庭、社会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最主要的是学校教育。但学校教育是否有效,还要得到家庭和社会的配合与支持,尤其是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影响作用更为突出。父母是孩子的第—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校教育需要家长的配合,班主任工作更需要家长的信任和支持,在教育过程中若能取得家长们积极配合,对学生的教育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家访是班主任与家长联系的桥梁,是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的重要途径。通过家访可以争取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的支持和配合,从而提高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7.
家庭教育关系着学生的终身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能够有效地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通过对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415名中小学生家长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需求进行问卷调查发现,中小学生家长对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政策认识不足、中小学生家长非常需要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家庭教育问题的解决缺乏专业支持、中小学生家长对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需求的内容不同。提升中小学生家长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水平,国家要培育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市场,提升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质量;学校要发挥主导作用,开展满足家长需求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家长要更新对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认知,配合校社实现协同共育。  相似文献   

8.
亲子心理课堂,就是把家长请入学生的心理课堂,或把学生请入家长的心理课堂,通过辩论、小品表演、游戏等多种亲子互动形式把家庭教育指导、家庭心理辅导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结为一体.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让家长了解孩子,掌握孩子心理特点与成长规律,促进家长与孩子的沟通,引导家长改善家庭教育环境,完善家庭教育的指导体系,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李岚清副总理在专题谈家庭教育报告中强调:"各级党政领导都有责任关心和支持家庭教育,各级教育部门要承担起指导和组织家庭教育的责任,……幼儿园要积极配合、热情帮助家长进行家庭教育……"这篇文章阐述了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的重要性。因此,我们应充分挖掘家长资源,进行家园合作,以灵活  相似文献   

10.
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家庭教育是少年儿童成长的摇篮,也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直接影响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小学生有带领作用,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影响小学生的心理向积极方向发展。作为家长应该重视家庭教育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家庭教育是学校提升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的支持与配合,这就要求班主任在与家长互动过程中,尊重家长,以礼相待;问道家长,兼收并蓄;换位思考,方式适度,积极主动地做好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工作,使学生家长信任自己,以获取更多的理解和帮助,让班级的管理工作更具有实效性.  相似文献   

12.
影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郭晓飞 《教育探索》2005,(11):86-87
通过对家长的调查表明,影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有家长的教育观念、教育态度、教育教学方法、家庭环境、亲子关系、家长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等。消除家庭负面影响的措施是:加大家庭教育知识宣传力度,办好家长学校,培训家庭教育工作队伍,开展社区家庭教育活动,开展家庭教育科研。  相似文献   

13.
杨雪 《考试周刊》2009,(27):233-234
家庭访问是幼儿教师做好班级工作的重要手段.是使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的重要途径。通过家访可以进一步了解孩子,并争取家长对幼儿教育工作的支持和配合。家庭教育是幼儿教育的基础,又是学前教育的补充。要促进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相互配合和协调.家庭和幼儿园两方面都要做出努力。一方面,家长要把配合幼儿园教育看作是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另一方面,幼儿园要通过多样形式,如: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进一步拓宽家长学校办学的路子,努力提高办园水平。  相似文献   

14.
符颖 《湖南教育》2006,(12):23-23
要使孩子全面健康成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协调一致、共同配合非常重要。作为班主任应如何赢得家长的支持,最大限度地调动家长配合学校工作呢?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5.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学校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也离不开家长的配合和支持。新课程的顺利实施要靠学校、家庭、社会三方  相似文献   

16.
培养幼儿良好的洗手习惯,只靠幼儿园是远远不够的,家庭教育也起很大的作用。很多家长在培养幼儿良好习惯上的理念和意识较差,家和园时而配合,时而不配合,教师对家长不能采用正确的指导策略,致使家园工作失去实效性,造成幼儿在思想上混乱而无所适从。所以运用园所与家庭、家庭与家庭合作模式的策略,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相互统一、支持与强化,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的洗手习惯。  相似文献   

17.
教人做人是家庭教育的根本职能。教育引导与顺其自然相结合是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则。心理健康教育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提高家长素质和育人水平是搞好家庭教育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学校的教育需要家长的支持、配合。特别是差生的教育,就更需要家长的支持、配合了。转变“差生”(不包括弱智者),这是学校、家庭教育中的一个很突出的问题。据笔者调查,“差生”形成的原因,97%与家庭有关。其中有家长教育观念的不正确、教育方法的不妥当、家庭环境的不佳、父母自身的不完善、家庭缺陷与配合不当等。所以转变“差生”需要  相似文献   

19.
家长群体普遍缺乏心理健康知识,在面对孩子的心理异常问题时缺乏应对方法,无助感强烈,心理异常学生得到的家庭理解和支持明显不足。“医教协同”可以有效地帮助这部分学生及其家庭走出困境。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医教协同”多元宣讲、提供家庭教育方法等途径,提升家长对孩子心理健康状态的觉察和调适能力,为心理异常学生提供家庭支持力量。  相似文献   

20.
在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日益多样化的今天,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和关注。然而多年来我国家庭教育的成效却不尽如人意,家庭教育指导不能满足家长需要。虽然青少年家庭教育的成败与家长的教育能力和水平密切相关,但与政府、社区、高校、中小学校的支持与配合也是密不可分的。只有政府、社区、高校、中小学校和家庭五者形成教育合力、发挥叠加效应,才能更好地促进青少年的发展。因此,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为主体的"五位一体"(GCUSF)家庭教育指导模式将有效促进家庭教育指导水平的提升,提高家庭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