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庆红 《新疆教育》2013,(10):75-75
新课标要求物理课堂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兴趣与能力,同时素质教育又要求课堂教学既要讲授知识,又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因此,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渗透物理学史的内容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16,(13):131-132
对物理感兴趣的同学,不仅会在课堂上认真听讲,课后也会主动学习与物理有关的知识,对他们来讲,学习物理是一个快乐的过程。而那些对物理学习没有兴趣的同学就会感到物理学习很困难,逃避学习物理知识。但社会的发展要求学生具备物理方面知识,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该在教学的同时努力提高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本文主要从教师本身、课堂教学及师生关系这三个方面,讲述提高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管志娟 《考试周刊》2009,(50):193-193
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是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水平,发展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要途径。对于中专阶段物理教学要着重把握好教材,要充分了解学生、研究学生,因材施教,并要充分信任学生,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激发他们开动脑筋,战胜困难,增强物理学习的兴趣,大胆、勇于实验,富于想象,增强学生自学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知识迁移能力。这样中专阶段的物理教学效果就会很好,为将来专业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以问题为中心的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重在训练学生怎样去研究问题,获取知识,从而提高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到物理课堂教学和学习中来,使他们真正感受到学习物理是有趣和有用的。下面结合《滑动摩擦力》的教学谈谈笔者的感受。  相似文献   

5.
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会发现,成绩中等或中等偏下的学生都不喜欢学习物理,认为高中的物理学科是最难学的.从学生的学习行为上看,他们在课堂上不能主动思考,课后也不能完全消化理解知识,作业中不能灵活应用知识.其根本原因在于,他们在初中学习物理时忽视了对知识迁移能力的学习.这就要求,高中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重视加强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6.
初中物理是初中一门重要的学科,是讲解物理基础知识的学科。学生要想以后深入学习物理知识,初中必须打好物理知识学习的基础。然而,很多学生感到学习物理很难,物理知识枯燥乏味,且不容易理解和掌握,致使一部分学生无法跟上教师的讲课进度,使得他们逐渐地失去了学习物理的兴趣。  相似文献   

7.
学生物理学习能力的培养要从他们刚开始接触物理这门学科就要抓起。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他们掌握学习物理的有效方法,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合作学习能力、观察总结能力以及解题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许康进 《学子》2013,(8):38-38
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精心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能够较好地给学生提供一些学习上的暗示和启发。良好的教学情境既能够直接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又能够促进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中自觉、主动地参与到物理课堂学习活动之中,而且还能够锻炼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他们的物理学习能力。结合平时的教学实际,  相似文献   

9.
在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下,初中物理教师既应鼓励学生自主探究物理知识,又应对他们学习的方法进行科学的指导,以使学生切实提高学习效率。教师要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使他们能在轻松的氛围中不断提高对物理知识的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0.
<正>我国教育的新形势下不断进行课程改革,高中物理的课堂教学也有了新的要求和发展内涵.有效课堂提问是检验教师教学效果的具体标准.物理学科本身对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及思维能力就有很高要求,因此,物理的课堂教学中更应该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来引导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的物理思考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得到锻炼和培养.通过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不断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有效的提问不仅能够让学生们主动去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且促使他们  相似文献   

11.
许康进 《学子》2013,(9):38
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精心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能够较好地给学生提供一些学习上的暗示和启发。良好的教学情境既能够直接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又能够促进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中自觉、主动地参与到物理课堂学习活动之中,而且还能够锻炼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他们的物理学习能力。结合平时的教学实际,我认为可以从以  相似文献   

12.
在初中学习阶段,通过物理知识的学习可以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帮助学生掌握物理知识,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在物理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运用问题驱动的方式吸引学生全身心地参与物理课堂。本文分析了如何在物理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运用问题驱动的方式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提出了几点课堂优化的方案。  相似文献   

13.
初中物理是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重要的不仅仅是物理知识,更是物理的研究方法、思想方法。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对于学生的物理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从理论应用方面分析了"读一思一练"课堂教学模式中的"读"在物理课堂上的应用,在物理课堂上读什么,怎么读,目的是为了加强初中学生的分析能力及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14.
初中物理课外实践活动是指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之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安排的各种物理教学活动。学生参加各种课外实践活动,不仅能帮助他们复习、理解、记忆学过的物理知识,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联系实际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能开阔眼界,丰富知识,吸引他们探索新的物理现象和规律。这是课堂上得不到的,更不是做几道练习题所能代替的。所以,物理课外活动既是物理课堂教学的补充,也是课堂教学的延伸。课外实践活动以课堂教学为基础,与课堂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又不完全受教学大纲的限制,它的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灵活多样,一般都是学生自愿参加的。下面就如何开展物理课外实践活动谈一点自己的看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在初中课堂教学中,每个学生接受物理知识的能力都是不同的。传统教学采取"一刀切"的方式,这将导致有的学生"吃不饱",而另一部分学生"吃不了"的情况,限制不同个体的发展。现今,我们提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合作学习。我们将全体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在小组中让学习较好的学生带动学习较差的学生进行学习,教会他们学习物理的方法,提高他们探究、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而且合作学习法烘托了课堂氛围,使物理课堂激情飞扬。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课改的进行,学校教育教学开始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了提高学生的物理综合能力,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探究式教学方式,利用在探究过程中获得的知识使学生获得成就感,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知识的潜在动力,使物理课堂教学高效进行。一、探究式教学的重要性在传统物理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大量的知识灌输。学生在被动的学习状态下,对  相似文献   

17.
课堂教学是学生掌握知识的主要渠道,如何通过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学生观察、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掌握知识,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目的.本文阐述在课堂教学中应重视以下几个方面.1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学好物理的出发点,学生...  相似文献   

18.
生活化情境,就是教师利用生活中的真实现象,应用多种技术创设能激发学生问题意识和探究欲望的教学环境。在课堂教学中使学生感到物理就在生活中,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增强学生学习的内动力,促使学生围绕自己身边的问题展开探究,提高学生应用物理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正物理课是一门通过实验来让学生学习新知识、通过生活实际来让学生体会知识应用的一门学科。初中物理新课标指出,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应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立足于学生的现有知识经验,积极创设生动的物理情境,以促进课堂教学效率。因此,教师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充分创设生活化情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实验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还能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20.
吴芝豪 《考试周刊》2014,(89):131-132
高中物理学习对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及记忆能力都有着较高的要求,很多学生对物理学习感到苦不堪言。实际上,物理知识的学习本质上就是知识积累过程,而知识的积累是需要建立在记忆的基础上的,物理学科是由大量基础原理、概念组成的,要想学好物理,必须打好基础,帮助学生掌握记忆方法。本文主要分析新课改中高中物理学习促进记忆的教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