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角色,是指某一个体在特定的社会与团体中所占的适当位置,及被该社会与团体规定化的行为模式。角色是个人的社会身份,职务,标明了人在种种社会关系中的地位、作用、权力和责任,反映了人们对个体的期望与要求。不同的角色,其义务,  相似文献   

2.
角色,一般指演员在戏剧中扮演的人物。社会心理学借用这一词汇,是指个体在社会(或团体)中所占的位置所规定的社会模式。人生活在社会中要扮演许多角色。例如:一个大学生,在他一天的生活中,在不同的场合分别是学生、儿女、顾客等等(其中学生是他的主要角色)。人的每一个角色在人们的心目中大致都有一定的行为要求,社会和群体对这些角色行为方式的要求,社会心理学上把它叫做角色期待。期待是一种主观心理趋向,而期待的行为则是一种社会规范了的行为。所以,角色期待是个体实现角色社会化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社会心理动力。角色期待之所以能影响一个人行为的效  相似文献   

3.
角色是指人们在特定团体中不同的身份和地位。角色理论认为,应该从人们不同的角色里,理解其社会行为。角色的身份和地位赋予担任某一社会组织不同职务的人所应具有的思想和行为。在即将跨入九十年代我国基础教育大发展大提高的新时期,应有什么样的教育视导?教育视导人员应该干些什么?分析现代视导角色的功能,可以帮助我们较为全面地认识其职务的特点,以便更有成效地发挥其职能。现代视导人员在教育行政系统中事实上担任着以下的四种角色,即:领导的角色,支持  相似文献   

4.
从文化人类学家米特所创立的角色理论的角度分析,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就是逐渐强化学生角色意识的过程。所谓学生角色,是指某个学生在团体(班集体、家庭、社会)中占有的适当的位置,以及被团体规定了的行为模式。这里讲的位置,是指学生个人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发展的程度和在团体中的地位。实践证明,要强化学生的角色意识,使每个学生角色都能达到团体所规定的地位,班主任就必须: 第一,对每个学生角色都应有积极的期待。米特认为,在一个团体中,多数成员一致期望站在团体内某个地位上的人应有的社会规  相似文献   

5.
社会心理学认为,个体通过社会化,就成为一个符合社会要求的人,便成为一个社会角色。角色是指个人在特定的社会和团体中占有的适当的位置。即社会地位和身份,以及被该社会和团体规定了的行为模式。据此,我们把教师角色定义为:教师角色是指在学校中占有教师身份和地位并符合教师行为模式的个人。适应是指个人达到和环境保持和谐关系的过程和结果。适应良好的人对所处环境怀有满意和有效能的心理状态。这里,主要是指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认识所处环境,恰当地调整自己的行为,按照客观规律,圆满而  相似文献   

6.
学生班级群体的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学校各级管理人员要有效地实施管理,必须按照学生班级群体的心理规律,搞好班级集体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影响学生班级群体管理的心理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角色心理,对班级群体发展为班级集体的过程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一、角色学习有利于集体舆论与规范的形成角色,是某个个人在特定的社会和团体中占有适当的位置、被社会和团体规定了的行为模式.这里所说的位置,是指个人在社会和团体中所占的地位;从社会价值观来看,就是社会地位、身份.一个人要自觉地按照特定社会和团体所规定的行为模式去活动.首先就要了解自己的社会地位及其相应的行为模式,学习角色的义务与权利、态度与情感.例如,家庭中父亲这一角色,就有一套被规定好的行为模式.只有了解了这种行为模式,懂得当父亲的责任与特权、态度与情感,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父亲.同样,处在班级群体中的个体,只有当了解了自己在其中的位置及其相应的行为模式后,他才能成为该群体中合格的一员.  相似文献   

7.
角色是指一个人在特定团体中的身份和地位。心理学的角色理论认为,评价一个人就应该从一个人的角色作用来理解他的社会行为。角色的身份、地位就规定了担任某一特定社会职务的人应有的思想和行为。师范院校的系主任是高校管理系统中的中层干部,在管理与领导中扮演着特别...  相似文献   

8.
角色是指某个个人在特定的社会和团体中占有适当的位置,是被社会和团体规定的行为模式。它是根据它所占据的地位由各式各样的行为方式所综合起来的一个整体。学生会干部在学生群体的正式活动、正式工作中是领导角色,但回到本班级则是普通学生角色。这就存在着从领导角色到普通学生角色转换的问题。许多学生会干部往往在角色的转换中处理不当,引起一些误解,从而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工作。那么,怎样才能帮助学生会干部正确地处理好从领导角色到普通学生角色的转换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以弓!导:一、引导他们拍好角色的学习角色…  相似文献   

9.
班主任要学会“角色变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班主任要学会“角色变换”王春生,黄九林角色,是指个体在特定的社会和群体中占有的适当位置,以及被该社会和群体规范化了的行为模式。“角色变换”就是教育者(如班主任)为了达到预期的目的,随着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条件,有意识地变换自己或被教育者(如学生)的角色...  相似文献   

10.
社会学的观点认为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人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但人之所以为人,不在于它的自然属性,个人的存在价值是以别人的存在价值为条件的,这就是人的社会性。而社会化就是使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取得社会成员资格的过程。大学生实现社会化,必须重视加强以下两方面的教育。社会角色是指在特定的社会和团体中,占有适当的位置,被该社会和团体规定了的行为模式。在社会化过程中,大学生不断将社会要求转化为社会角色的心理内容,即通过个人内心活动或亲身体验,真正相信并接受社会主导作用、行为规范,把它纳入个体的价值体系之中…  相似文献   

11.
角色承担是由米德提出而被科尔伯格运用到道德教育领域中的。它是指在社会互动和交往中,以他人的角度、他人的身份、他人的位置、他人的情感对社会事物的体验,是一种使扮演者暂时置于他人的社会位置,并按照这一位置所要求的规范和态度行事,以增进扮演者对他人社会角色及其自身原有角色的理解,从而更好地实施自己角色的行为的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角色承担有助于克服人们的自我中心主义,有助于加强人们之间的互相理解,有助于培养人们的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12.
责任是社会关系的产物,是行为主体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社会角色分内应做之事。它与义务范畴不同,是一个更具普遍性质的概念,它表达了平等地对待行为主体的那些要求;而且它具有更为具体的性质,因为它提示了给行为主体所规定的行为内容——应该做什么。从性质上看,责任是由契约的责任和道德的责任构成的;从行为主体的社会角色看,责任具有多样性,作为家庭的一员,有家庭责任;  相似文献   

13.
所谓“学生角色体认”是指在一定的教学环境下,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指导下,在课堂教学中对其应该做出的相关行为的一种主观认识。这种认识是他对所在环境整体认识后的反应,是依据他自己的价值观而做出的一种反应。每个个体都会有团体角色意识和个体角色意识两种角色意识。学生个体有什么样的角色体认便会有什么样的行为反应,  相似文献   

14.
论大学教师角色定位及其对应下的师生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大学教师的角色定位 角色是指个人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相应的社会身份和社会地位,并按照一定的社会期望,运用一定权力来履行相应社会职责的行为.角色的定位,受到社会需求、文化期望、传统习俗、人际关系以及政治、经济发展等多方面的影响.每个社会成员必须了解社会对他的角色期望.大学教师作为一个社会成员,应该认识到自己在某一条件下所担负的社会角色和社会对他相应的角色期望,并用角色意识调控个人的行为,使之表现出符合该社会角色的行为,很好地完成其社会职责.大学教师应定位好以下几种角色:  相似文献   

15.
中规中矩的称呼,是避免师生角色失调的良方,它可以提醒学生:师生在学校各自承担着不同的角色,整个社会对老师和学生的行为方式都有期待,偏离这个期待,就会遭到异议或反对(此乃角色期待),因此我们要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此乃角色领悟),然后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塑造自己(此乃角色实践)。  相似文献   

16.
社会心理学认为,每个人在特定的社会和团体中都占有适当的位置,他们都应具有被该社会和团体所规定的行为模式,即要通过社会化使之成为社会角色。如儿童在家,扮演的是孩子的角色,就应有孩子的行为规范;而到了学校,扮演的是学生的角色,就应有学生的行为规范。校长作为一校之长,往往也需要同时扮演多个角色,时常由于角色转换不到位,而引起角色冲突。在管理中,校长应在当好“四种人”的同时,适时掌控好各种冲突,凝心聚力,引领学校团队共创优质教育。  相似文献   

17.
在教育实践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青少年学生一些令人费解的划一行为现象。比如一些同龄人忽然都穿上一色的鞋,理一式的发型,追求一式的穿着等,以致形成一种似是而非的规范,无形中制约着许多学生的行为。有的学生明知一些事情不对,也要跟大家一样去做。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从众心理和行为。所谓从众心理和行为,是指个体在团体中常会不知不觉地受其团体的影响,而在感知、判断及行为上,表现出与团体多数人相一致的现象。社会从众行为实质上是一种暗示心理现象,也就是说,他人的行为或行为结果,能够很迅速地引起某一个人不加分析与批判地接受与模仿。从众行为在团体中  相似文献   

18.
说到“自我”必然涉及到“我”。“自我”即人本身 ,“我”即人所扮演的社会角色。也就是说 ,每一个人都是由他所扮演的社会角色和他的自身这两部分组成的。明确“自我”与“我”的含义 ,探讨二者之间的相互联系 ,对于理解“自我”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具有重要性。人的行为是有两元性的 ,即由“独立行为”和“角色行为”这两部分组成。倘若我们把社会当作一个大舞台 ,我们每一个人都在社会这个大舞台上扮演着各式各样的角色。每一个社会 ,每一种文化 ,对各种社会角色都规范了一整套角色期待和行为准则 ,教师该做什么 ?学生要怎样做 ?家…  相似文献   

19.
角色原理与学生干部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角色是指个体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的身份以及由此而规定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的总和:个体扮演社会角色的过程,其实也是学习和训练相应的行为方式的过程.学生干部是班级里的特殊个体,他们生活在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在学校生活的不同层次和不同侧面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  相似文献   

20.
班主任的角色意识,是指班主任对其担负的角色,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身份、地位、权利、义务和必须执行的规范的认识,它以观念的形式贮存于班主任的头脑中,具有一定的指向性和能动性,对班主任的行为起着调节和驱动作用,指导班主任自觉地“做什么”、“如何做”。班主任角色意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并制约着班主任行为的动力、方向和水平。只有具有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角色意识,才能正确地指导自己的教育实践,使班级工作卓有成效。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磨砺,笔者认为作为班集体的灵魂——班主任在育人过程中应具有以下十种角色意识。一、平等意识——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