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毛泽东关于“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理论,是其教育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建国后,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原理,提出了教育必须使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等几个方面都得到发展,,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强调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的一致性,强调高校要实行教学、科研和生产三结合,通过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适应我国经济发要求的全面发展的经济建设人才。  相似文献   

2.
农村普通中学坚持面向农村办学方向的实践范新民为确保农村学校主要为当地建设培养人才同时兼顾科学的办学方向,我们进行了五个方面的实践。实践之一,试行“教学、生产劳动、科技推广”三结合的办学体制。一九八三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加强和改革农村学校教育若...  相似文献   

3.
山东农业学大多年来视教育质量为学校生存发展的生命线,经长期探索与实践,逐步形成“三三式”实践教学体系,即以“三结合”、“三层次”和“三段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一办学特色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4.
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在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教学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基于实践教学的实践性、系统性、主体性、现场情境性、完整性等特点,可以构建以教学与科研、生产、社会实践“三结合”为核心,按照基础、专业、综合、社会实践“四层次”设计教学内容,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运用“四阶段”来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实践教学模式。同时,实践教学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应该注意学生参与科学研究机制的建立、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及评价体系、实践师资队伍建设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关于“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理论,是其教育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建国后,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原理,提出了教育必须使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等几个方面都得到发展,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强调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的一致性,强调高校要实行教学、科研和生产三结合,通过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适应我国经济发展要求的全面发展的经济建设人才。  相似文献   

6.
在劳技课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大坤 《广西教育》2005,(7B):88-88
实施劳动技术教育是中小学促使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有效手段与措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现代教育在于开发人类特有的创造思维。中学劳技课教学旨在提供实践机会,加强科学思维方法的培养,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笔者结合本学科的教学实践,在劳动技术课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方面作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7.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它是有别于传统课堂教育的一种教育模式,其本质是教育与社会实践、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即把生产、教学和科研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人才的一种教育模式。其历史源于19世纪初的美国,美国称之为“合作教育”(Corperation Education),这种模式的基本原则是“产学合作、双向参与”,也就是实行“学校与用人单位合作、共同育人,学生参加一定的顶岗实践活动”的形式,其实施途径和方法是“工学结合、定岗实践”。这种教育模式讲究学校教育与现场实践的有机结合,使学生获取经验并提高素质,尤其适用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坚持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在实践中综合培养学生能力梁海泉,张智力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的基本原理,是我国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主义的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始终认为人们通过劳动改造了自然,改造了社会,同时在这个过程...  相似文献   

9.
刘玉俊 《辽宁教育》2023,(22):86-89
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密不可分。学校基于“和合教育”办学特色,通过开发劳动教育校本课程、开展实践活动、家校社协同共育、实施多元评价等路径,促进劳动教育有高度、有广度、有温度地实施,培养学生形成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和品质、劳动精神等劳动素养。  相似文献   

10.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我校校友彭佩云,在我校召开的“蒋南翔教育思想研讨会”上指出,蒋南翔在担任清华大学校长期间,“针对旧中国高等学校理论脱离实际的弊端,大力提倡理论要联系实际,积极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并结合高等学校的实际,提出‘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亲自总结了这方面的一些成功经验,这与当前提倡的产学研相结合的精神是完全一致的。”中国高等教育学学会会长、原国家教委副主任何东昌,也在这次会上指出:“研究蒋南翔的教育思想要与他的教育实践结合起来”,因为“他的实践更丰富、更动人地表现出…  相似文献   

11.
以实践性为突出特点的小学劳动课,重在培养学生动手动脑,手脑并用能力,是小学阶段实施劳动教育,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方针的主要渠道,在培养学生劳动素质和综合素质方面有其它学科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认为在劳动课教学中,突出“以实践为主”的特点。注重实践教学与指导,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态度,提高学生的劳动能力,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实现增强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遵照毛主席关于“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导,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推动下,我院在教育革命中建立教学,生产劳动、科学研究“三结合”新体制,把为工农业生产服务作为科学研究的重点课题。其中为农服务的科研项目现在已占全院科研项目的百分之八十五左右。由于科学研究紧密结合开门办学与生产劳动,坚持为工农业生产服务,革命师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促进了教育革命,为发展工农业生产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3.
国家教育部制定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劳动实践教育场所是学校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前提条件,加强其建设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可见一斑。[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一、从马克思主义基本教育原理到党的教育方针都十分强调“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现代化的高等教育与现代化的社会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发展趋势必将伴随着与科学研究相结合。教劳研三结合既是一个教育命题,又是一个社会命题。作为一个教育命题,以育人为本,强调教育过程与生.产劳动及科学研究相结合。作为一个社会命题,又赋予新的内涵,称为产学研三结合,则以发展现代化生产为目标,要求产业部门与教育部门(高等学校)及科研部j”1相结合,以求加速从科学理论到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过程。教劳研三结合已…  相似文献   

15.
我校机电专业农机课是为了适应农村职业技术教育而设置的专业课。从事农村职业技术教学,必须具有较好的政治素质、理论素质和技术素质。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培养合格人才,我们坚持德育首位、教学中心的原则,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上,认真开展思想教育、科学研究和劳动服务活动。经过十几年的刻苦努力,逐步形成了“教学、科研、生产劳动三结合”和“教书、育人、传技”三结合的教学原则,简称为“三加三”教学原则。  相似文献   

16.
探索建立研究型大学本科实践教学模式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与教学型或教学主导型大学相比,研究型大学在本科教育方面就其性质而言,具备研究型特征,就其人才培养目标而言,更致力于培养和造就富有创造能力的高级人才。在研究型大学中,科学研究始终处于学校的中心地位,本科生教学是“研究 学习”的教学模式。因为科学研究与实践教学都是以体现“能力”为主的活  相似文献   

17.
李鹏 《华章》2013,(14)
职业学校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劳动生产相结合”的教育方针,重在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体现鲜明的办学特色。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是由教育的社会性、开放性、超前性所决定的,开展实践活动是深化教育改革,实现教育与社会对接,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现代社会所需人才的有效措施和必由之路。同时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也能得到多方面的锻炼和提高,下面谈谈我的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18.
在各级各类学校积极探索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可行路径与方法的背景下,研究中职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目的是回应现阶段我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目的,探索形成适合于中职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框架逻辑与可行路径。结合中职教育在层次和类型上的特殊性,中职学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机理包括四个维度:课程建设实现结构性融合、课堂教学实现过程性融合、实践平台实现功能性融合、机制建设实现长效性融合。针对中职学校创业教育存在的“学生难学”“教师难教”“项目难找”“创业难成”现实困境,中职学校应通过改革课程教学、升级师资队伍、打造实践基地、完善支持机制的实践路径,实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19.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我国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重大战略指导方针。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我国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合格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本途径。在高等教育中,它的主要形式是教学与科研、生产劳动的结合。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有条件的大专院校要以不同形式进入企业或同企业合作,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高等学校要调整好自己推进教学与科研、生产结合的思路,按照互惠互利的原则,发展与企业和社会的联系;要树立生产实习主要是给学生提供实践背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实…  相似文献   

20.
由高等学校与产业部门结合、共同培养学生的合作教育,在国际上有多种多样的形式,其基本特征有二:一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有一定比例的时间到产业部门的生产、工作现场参加实践,在实践中进行学习;二是在现场的学习过程中,由产业部门和学校共同实施人才的培养。 虽然“产学合作”的提法是近年来才在中国使用,但与此紧密相联系的、含义更为广泛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实践却有相当长的历史。新中国建立以后,我国在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