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民生问题是一个价值关系范畴和社会历史范畴。研究马克思主义民生理论与实践具有重要的学术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对马克思主义民生理论的研究,可从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价值论等视角切入;对马克思主义民生实践的研究,可从历史和问题两个视角切入;对马克思主义民生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可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总的方法论原则指导下,采用问题分析、价值分析、系统分析、矛盾分析、比较分析等具体方法进行。  相似文献   

2.
国学是中国学术的简称;是指我们中国人原创的学问,具有浩瀚文献以及其他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载体的思想、学术体系。随着"国学热"现象的出现,国学经典的价值探究理论界多以教育者身份从文学、文化学、角度审视其价值意义。国学经典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研究述综是:第一述综国学经典的价值研究;第二国学经典的教育价值研究综述;第三国学经典与高校教育关系研究综述;沿着上述三个层次的理数进行梳理和概述的。  相似文献   

3.
教学价值研究是教学论亟需深入关注的领域。教学价值研究的主要问题域包括教学的价值、对教学的价值和教学中的价值问题三个方面。开展教学价值研究,需要以马克思主义价值学说为指导,同时吸收其他学科的先进理论成果;以中外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参照,注重借鉴历史经验;以变革性教学实践活动为基础,密切关注实践中的价值问题。  相似文献   

4.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缘起于20世纪80年代我国价值哲学的兴起和发展。通过对近20多年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专著及代表性论文的探源式的梳理,力图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历程、研究现状及发展走向;回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的缘起和阶段、流变的过程及内容,考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的内容及走向。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探讨中职生人格特质、自我价值感与社会适应能力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中职生人格特质中的神经质和精神质两个维度与社会适应能力呈显著负相关;而人格特质中的内外向性和自我价值感的各维度,包括总体自我价值感、一般和特殊自我价值感及社会、个人自我价值感等,都与社会适应能力呈显著正相关。同时,中职生人格特质和自我价值感能显著预测其社会适应能力;自我价值感在人格特质对社会适应能力的预测作用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6.
高校学生社团对学生个体发展价值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高校学生社团对学生个体发展价值有凸显的时代意义和实践指导价值。本文首先对高校学生社团的个体发展价值研究做了文献综述 ,可归纳为具体素质发展价值论、一般·特殊价值论、正向·负向价值论三类。接下来通过对社团组织本质属性“自组织性”、“自治性”、“同辈群体亚文化”的剖析 ,阐明了由此衍生的个体发展价值及其影响条件  相似文献   

7.
在政策研究过程中,价值问题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重要领域。文章运用社会公共政策学、管理学和价值分析的研究路径,阐明教育政策在教育研究中的特殊性;提出价值分析是教育政策分析的起点,是进行教育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前提,在教育活动中具有澄清价值、价值预测、普及政策和相互借鉴的作用;并通过经验性探索、规范性探索和超伦理研究来阐明教育政策过程中的价值冲突和主要价值问题。  相似文献   

8.
教育的内在价值是教育对作为主体自身所具有的作用或意义,包括自我保护、自我发展价值;教育的外在价值是教育对其外部事物所具有的作用或意义,包括经济价值与人文价值。已有研究中,研究者更加注重教育经济价值等外显价值的研究,相对忽视教育的内在价值、人文价值等内隐价值的研究,凸显后者、提高教育的自主意识是当前教育价值研究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9.
目标定向和任务价值在自我调节学习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标定向和任务价值是影响自我调节学习和学业成绩的重要因素 ,本研究主要探讨了目标定向、任务价值与自我调节学习和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内外目标定向、任务价值对自我调节学习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自我调节学习能够预测学生的学业成绩 ,而内外目标定向和任务价值均对学业成绩没有预测作用 ;任务价值对内在目标定向和外在目标定向均具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研究、德尔菲法研究方法,结合价值链理论选取体育用品业的16项主要价值活动因素;采用比较分析法,对比了安徽省与较发达地区价值活动水平和分布;进而结合安徽省体育用品业自身发展特点,提出了安徽省体育用品业价值活动因素的新价值曲线和竞争战略.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安徽省体育用品业的发展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Through experiencing and reviewing multiple-country endeavors in academic profession study and participating in a new project regarding the academic profession in Asia, the author pinpoints and anticipates the shortcomings of study alone or dominantly questionnaire-based and ignoring the broader social context. The author proposes a new perspective or methodology to mitigate these shortcomings. The traditional approach focuses on commonalities rather than differences of the academic profession in a variety of countries. By comparing identical questionnaires, it is easy to conclude that, according to some indicators, the academic profess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a category in which most Asian countries belong, is inferior to that in developed countries by a certain magnitude. This research strategy will devalue the research efforts on the academic profession in Asia. The academic profession is a complicated phenomenon, and it requires a sophisticated research methodolog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cademic profession in Asia can be induced by empirically studying its relationship with the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s in which the academic profession is embedded. In addition, all developing countries in Asia are undergoing a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This dynamic feature is valuable and deserves exploration. The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s in Asia can be demonstrated and illustrated via cultural and historical lenses.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review international projects and literature regarding the academic profession. This review tries to be both critical and constructive, and shed light on newly initiated projects in the Asian academic profession. Two major research questions are raised by the author: What is the scholarly value of the new project? What strategy can researchers employ for this endeavor? Past research is dominated by the structure-function paradigm and cross-sectional questionnaire method. This approach has both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perspectives are proposed to overcome the existing limitations and explore the potential value of the new academic effort.  相似文献   

12.
在20世纪20年代初所发生的科学与玄学论战,关系到不少心理学问题的争论,其中自由意志和因果律是为一个焦点问题。张君劢作为玄学派的代表对这些心理学方面的内容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使这场争论在心理学之域显示出独特的学术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3.
学术研究的功利性和超功利性一直是学术研究领域争论不休的一个话题。今天 ,重提学术研究的功利性 ,在现实条件下有其现实的意义。我们在充分肯定功利性的同时 ,更应当强调学术研究的超功利价值。本文试图从功利性与超功利性二者之间的关系入手 ,辩明这个学术问题  相似文献   

14.
行政化是现代大学遭遇到的一个现实性难题。大学行政化滋生和助长了大学中的功利化、庸俗化现象,使现代大学陷入学术本位与官本位的价值冲突、学术意志与行政意志的权力冲突、学术群体与行政群体的利益冲突境况。去行政化目的在于把异化为行政机构的大学还原为作为学术与文化机构的大学,彰显大学组织应有的学术特质或价值定位,永葆大学精神特质和学术品格,这也是现代大学良性运行与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5.
当下我国高校人文精神淡薄,学风浮躁,学术腐败问题严重,有必要重塑崇尚学术自由与独立的大学精神,而传统师道的回归和弘扬有助于增强学术道德与学术自律,从而建构高校学习型教师团体和知识分子学术共同体。  相似文献   

16.
地方文化是一个地方独有的文化资源,具有明显的区域独特性。学术期刊特色栏目的设立会产生学术的集聚效应,与浙江地方文化的传播是一个双赢的局面。地方文化特色栏目,要充分发掘地方文化的内涵,对地方文化进行持续地研究,并不断深入挖掘其学术价值。为此,学术期刊应该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作用,主动担负起从学术层面传播浙江地方文化的使命,开设高水平的特色栏目,为文化大省建设起到积极正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Educational developers tend to be located in centres and units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outside the academic mainstream. They have little opportunity to engage in scholarship. Through an overview of the literature on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al professional roles and responsibilities, the author suggests that promoting a culture of scholarship among educational developers will contribute significantly towards their pedagogical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t will enhance the quality of professional consultation between educational developers and academic staff in the faculties. The discussion concludes with suggestions for implementing innovative strategies to promote a culture of scholarship within the higher education academic mainstream.  相似文献   

18.
北京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在启动、实施与持续发展中产生了不同类型的文献。这些文献在政策保障、方向指引、经验积淀、理论提升以及量化反映、深度揭示与直观记录培训资源等方面都存在重要的学术价值。相关工作者应高度重视这些文献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9.
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成就动机对学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形成学力是学习和学业的目的所在,在学力形成过程中多种因素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学力。其中,成就动机就是重要因素之一。成就动机的价值取向如何以及激发的程度怎样都会对学力的获得与形成产生不同的影响。所以,应采取相应的策略引导学生,使其成就动机有利于促进合理的学力结构的形成,并提高学生学力,从而更顺利有效地学习。  相似文献   

20.
创新型学生组织——学监会作为学风建设的支撑平台,通过搭建促进学生素质提升的二课堂实践育人平台,培养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完成学风建设的引导作用;通过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辅助管理与服务,促进师生换位思考,完成教风带学风的促进作用。学监会为学生学业成长提供了所需要的学习环境和条件,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实现了从"管理"学生到"发展"学生的质变。完成了"以价值提升为理念,建设学生成长体系;以评价监控为手段,健全质量保障体系"的整体学风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