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沈:语文课改正在向纵深发展,提高语文教师的自身素养日益成为大家关注的问题。我认为老师要上好一节阅读课,有三个关键:一是要正确深入地解读文本,二是要创造性地进行教学设计,三是要灵活机动地进行课堂实施。其中文本解读是基础。今天我们就来谈谈文本解读这个话题。  相似文献   

2.
特级教师王崧舟曾做过这样一个形象的比喻,称文本是语文教师漂亮的倒影。在小学语文课堂这样一个公共空间里,要使这个倒影丰满、温润、富有灵性,很多语文教学专家都呼吁教师要学会解读文本,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起高效的生态课堂。笔者认为,文本解读要关注三个视角。  相似文献   

3.
阅读是以理解为核心的认知活动,读懂文本是成功阅读的关键。解读文本、探究文本、超越文本,构成了阅读英语文本过程中循序渐进的三重境界。要研究阅读的三重境界以指导学生的阅读。  相似文献   

4.
张艳侠 《文教资料》2011,(29):47-49
语文阅读教学要依托文本,以学定教,因需施教,但实际教学中,存在三个误区:一是阅读抛开文本,二是文本解读随意,三是滥用用媒体演示。  相似文献   

5.
语文。承载着太多的“使命”: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言语能力,丰富精神世界,传艰民族文化……由此.语文课千头万绪,模糊一片,以致失却了本真的“语文味”!如何才能上出一堂原汁原味、让人点赞的语文课?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一、多层面解读文本。走进文本深处上好语文课,解读文本是第一步。只有透彻地解读文本.才能真正走进文本深处。教师才能知道教什么,怎么教,学生才能有所收获,有所体悟。“打铁先得自身硬。”教师要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深处,自己要先走进文本。那如何能够走进文本呢?笔者认为,首先是抛开敢参和各种解读材料,教师自己要先沉下心去,深入品读,凭借自身对语言文字的敏感能力,形成教师自己对文本的最切或独特认识。其次,教师走进文本深处要关注阅读的叫个层面:一是了解字面信息:二是了解隐含信息:三是了解篇章结构前后关联信息;四是激活读者个性的生活经验,对文本进行赏析甚至是质疑。最后,教师还可以借助名家的经此解读和知人论世的阅读观,来拓展阅读义本的广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6.
文章针对当前教学现状中教师备课迷信教参和优秀教案,不敢做个性解读的问题,提出要细读文本,让备课从深入文本着手的看法。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论述了细读文本要从读出“情”“趣”,读出内蕴,读出超越三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7.
张斗和 《教育文汇》2013,(21):23-25
文本解读是一线教师无法绕开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语文教师必须掌握的硬功夫。文本解读要做到“三要”:阅读要沉,思考要深,假借要博,唯有如此,才能把文本读得“通体透明,形神兼备”。  相似文献   

8.
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艺术,一是要感情导入与文本的情感基调融合;二是要过程设计与文本主旨的挖掘相吻合;三是要教学方式与教育理念相结合。  相似文献   

9.
当前,很多教师都十分重视文本解读,但文本解读仿佛是个无底洞,要“解”的地方太多,要“读”的资源太多。文本解读,有无章法可循?笔者以为,文本解读要遵循以下三“点”,下面结合《黄河的主人》谈谈看法。  相似文献   

10.
古代诗歌任务群教学需要关注三个方面:一是要深入理解文本内容,二是要整体把握文本全貌,三是要精心设计教学流程。教学流程中,问题设计不能多而碎,而是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重点培养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堂的构成主要是文本(作者)、教师和学生三方的互动组合,分享教学就是要实现三方的共赢共成,满足文本(作者)的表达欲望和信息输出,满足教师的教学主导和课堂组织,满足学生的阅读期待和对话欲望。文本(作者)找到了知音,实现了自身价值;教师完成了教学目标,掌握了教学参与的主导权;学生受到了尊重,提高了自身的语文素养。三方之间从意会到言传的互动是分享教学的课堂组织元素。  相似文献   

12.
一是防止因小失大——抓了芝麻,丢了西瓜。只有抓住那些有利于理解文本重点难点的生成资源,才能更好地理解文本,注重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因此,课堂要着重利用文本重点难点的生成资源,过滤掉非文本重点难点的生成资源,免得全班学生在细枝末节上纠缠不休。例如教学《早》,如有学生提出“三味书屋”中的“三味”是什么意思?书屋东墙正中挂了一幅画,那画上为什么要画一只梅花鹿?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完全可以在课堂上过滤掉。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没有细读文本,没有自己对文本正确的、细微的、深入的感受,拿什么去跟学生对话?所以要上好阅读课,细读文本是教师的头等大事."细读"的字面意思并不深奥,就是仔细地、认真地阅读.语文文本细读可以有三种理解:一是把它看做一种文本研读的方式;二是把它看做一种文本阅读态度:三是把它看做一种引导学生阅读的语文教学方式.作为小学语文教学备课或预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研究性的阅读,应该是三种理解合一的细读.细读要掌握方法,要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这就是文本细读的重要内涵.下面,本人就文本细读来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的尝试及体会.  相似文献   

14.
预设是教学的内在要求,生成是教学的必然结果,二者相辅相成。教学中,为充分达成预设与生成的应有效果,采取一定的教学策略是必需的,一要以人为本,预设学情;二要立足文本,弹性预设;三要充分预设,调控生成。  相似文献   

15.
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学的根,也是语文教师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文本解读的主观性和客观性并存,但在解读时既要立足文本,又要超越文本,既要解读出深意,也要有新意,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以苏教版教材中的三篇课文为例来阐述文本解读的新视野。  相似文献   

16.
散文是高中语文教材的主体。散文教学中的学习任务群设置要扣住散文文本特征,要基于对文本内容的正确理解,要注意任务设置间的逻辑顺序,要紧扣文本语言文字表达。  相似文献   

17.
文本对读,既然是“对读”就不是单一的,而是有对应的双方。在这里,我们将教学中所要解读的文本界定为主文本,将与之相对应且有某种关联的文本界定为客文本。所谓“文本对读”,就是在阅读教学中,师生作为文本的解读者在分析解读规定的主文本时,不是孤立、静止地就文本论文本,而是要善于发现与主文本有某种联系的客文本并加以利用,以客文本某种相关对应点来拓展主文本的解读视域,  相似文献   

18.
《考试周刊》2016,(12):38-39
<正>崔峦老师说:要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性,必须抓住三个关键环节:一是准确深入的文本解读,二是独具匠心的教学设计,三是灵活机动的教学实施。准确地解读文本,是上好阅读课的前提。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在《教师要做文本和学生的知音》一文中指出:"上好语文课,解读文本是第一步。"可见文本解读的重要性。语文教师准确解读文本是有效实施语文教学的关键之一。如何准确解读文本?"课后习题"就是一个很  相似文献   

19.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很多误区的出现,都与教师缺少对文本深入地解读有着紧密的关联。文本细读是一种能力,要改善阅读教学,必须从改善教材的文本阅读做起。要想走出语文阅读教学误区,要想将新课程阅读理念落到实处,教师就必须做文本细读的先行者。作为教师,文本细读可以分三个阶段的砥砺:直面文本、积累泛文本、寻找缝隙。  相似文献   

20.
阅读文本,大致要经历三个阶段:一是阅读期待,以实现文本生命认同;二是精神领受,即经遇阅读,"新旧"生命碰撞,冲突阶段;三是精神升华,阅读"新人"的诞生。文本精神才是生命课堂的"生长原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