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历史主动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具有高度历史自觉、强烈历史担当、伟大历史创造和坚定历史自信的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历史主动精神融入高中思政课教学,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高中思政课教学实效性和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意义。可采取增强历史主动精神融入高中思政课教学思想自觉、全面提升高中思政课教师历史主动精神素养、推进历史主动精神与高中思政课教学内容衔接、创新历史主动精神融入高中思政课教学途径等,将历史主动精神有机融入高中思政课教学。  相似文献   

2.
文章首先论述了中共党史融入高中思政课的价值意蕴,然后分析了中共党史融入高中思政课的困境,最后提出了中共党史融入高中思政课的突破路径,包括全社会要高度重视中共党史融入高中思政课建设、教师在高中思政课教学中要坚持"实、活、新"的原则.  相似文献   

3.
高中思政课是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重要渠道。红色文化融入高中思政课教学,不仅能够提高教学效果,还能帮助学生形成鲜明的思想认知和道德理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明确红色文化内涵和明晰红色文化融入高中思政课重要作用的基础上,通过发挥教师引导作用、设计多样化教学主题及搭建红色文化教育平台等方式促进红色文化融入高中思政课教学。  相似文献   

4.
红色文化资源是高中思政课教学的重要课程资源,红色基因需要传承。鲜活的红色文化资源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因而应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中思政课教学,在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实践中发挥高中思政课铸魂育人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探索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中思政课教学的具体实施路径,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5.
绿色低碳发展是时代的要求,是国家的号召。文章在分析绿色低碳发展理念融入高中思政课价值的基础上,发现将绿色低碳发展理念融入高中思政课面临教学内容单薄、教学方法老旧、理论与实践相脱节、教学评价单一、低碳教学氛围不浓的问题。基于此,文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高教师素养、创新教学方式、推进社会实践、关注素养评价、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这五个对策,旨在让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更好地融入高中思政课,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的关键作用,培养适应绿色低碳社会、引领绿色低碳发展的新时代青少年。  相似文献   

6.
胡俊 《甘肃教育》2023,(18):15-18
思政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既把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教学,又善于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思政课活起来,是笔者对于思政课教学创新的课程观和方法论。在网络育人环境下,笔者探究甘肃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践路径:改革教学组织形式和考核评价方式;将本土红色文化资源案例融入课堂教学;通过课程设计融入实践环节;创作相关视频作品,通过网络传播。  相似文献   

7.
融媒体时代,短视频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拓宽了途径,提供了素材,创新了形式。深刻理解融媒体时代短视频催生思政课的课程供需、课堂场域、师生关系之变,把握思政导向、内容为王、情理融合的不变逻辑,坚持人民立场,实现学生满意;坚持主流价值、回应学生关切;提升教师素养、提高技术赋能,才能更好地应用短视频不断提升思政课亲和力。  相似文献   

8.
刘志丹  金清怡 《大学教育》2023,(19):78-80+92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与新时代高校思政课铸魂育人的首要使命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全过程,实现二者的互融互通、同频共振,是提高思政课教学的理论说服力和教学有效性的必然要求。文章通过创新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探索融入的有效路径,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汲取养分,从而不断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效。  相似文献   

9.
伟大建党精神是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重要资源。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是培养时代新人的需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提升思政课教学成效的需要。新时代,要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之作用,将伟大建党精神有效融入思政课教学,努力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0.
推动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有机融入高校思政课,首先需要明晰两者构成契合关系的前提,即解决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为什么能融入的问题。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与高校思政课在理论根基、育人价值、现实需要上高度契合,为推动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高校思政课提供了可行性、合理性、必要性。把握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基本要点,以其生成逻辑贯穿高校思政课教学体系,以其精髓要义融通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在实践上,要推动科研成果向教学实践转化,推动教学方法创新,丰富教学方式,保障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高效融入。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是一篇充满真理力量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把重要讲话精神融入高中思政课教学,既是思政课立德树人目标的应有之义,又是廓清高中生思想迷雾的制胜武器,还是思政课教学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发挥思政课教育教学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思政课教师要提高政治站位和理论辨析能力,创新课堂授课方式,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引导学生将讲话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相似文献   

12.
文章首先分析了时政教育融入高中思政课的重要意义,在认识其必要性、重要性基础上,分析目前时政教育融入高中思政课存在的一些现实困境,探究突破困境的优化之道,以期进一步提升高中学校对时政教育的重视度,开发利用时事资源,为更好地在高中思政课中有机融入时政教育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高中思政课具有综合性强、注重活动体验等特点。新时代,做好高中思政课教学工作,需要系统把握。从教学的前后、左右、上下、内外四个空间分析高中与初中、高校思政课教学之间的前后联系,展示高中思政课教学与其他科目教学之间的左右互助,阐释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之间的上下联动,讲述高中思政课堂的内外衔接,力图为创新高中思政课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驻马店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领导驻马店人民在特定历史时期形成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总和,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功能。因此,将驻马店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中思政课,能培养学生政治认同,丰富思政课教学内容,增强思政教育亲和力等。教师从“四个课堂”实践路径出发,将驻马店红色文化资源更好地融入高中思政课,提高思政课的教学效果,有效发挥驻马店红色文化资源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5.
高中思政课教师经常将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作为思政课教学之外的时政内容专题学习。其实,日常教学中完全可以实现思政课程内容与报告精神相融合。教师可以通过梳理课程体系,找到融入切入点;关注重点难点,寻求融入根本点;创新表达方式,探求融入支撑点。融入过程中创新教学方式,通过认知性活动教学实现理论内化,通过体验性活动教学强化情感认同,通过责任性活动教学实现知行合一。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有助于引导学生筑牢理想信念之基、激发学生使命担当意识、锤炼学生艰苦奋斗品格、树立为民价值取向。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现实诉求在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内容有待拓展、载体有待扩展、实践方式有待创新。基于此,开设“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相关选修课程,建设红色展馆和网络公众号,常规化开展红色主题活动,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7.
党的二十大为高中思政课教学提供了深广的理论精髓和思想源泉,高中思政课教学必须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主体性与主导性相结合、知识性与价值性相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相合一的融入路径,将新时代伟大成就、伟大思想、伟大使命融入教学中,担负起重要政治责任和历史责任,引导高中生从党的二十大精神中汲取历史智慧和奋进力量。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能够丰富思政课教学内容,有利于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党史观,提升精神境界,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担当意识,培育新时代好青年。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与高职院校思政课具有内容上的同一性,目标上的同向性。高职院校思政课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做到有机融入;科学选择教学方法,做到有效融入;积极拓宽教学路径,做到广泛融入,切实提高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思政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地方红色课程资源是存在于每个师生身边的“活教材”。巧妙运用好地方红色课程资源对于引领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完成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笔者通过在高中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切入地方红色课程资源,优化教学环节,使其与思政课深度融合,从而提升高中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效果,培育高中学生核心素养,最终构建具有校本特色的高中思政课有效教学的基本模式,为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服务。  相似文献   

20.
百年峥嵘岁月,百年披荆斩棘,中国共产党在带领中国人民夺取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胜利的伟大征程中,淬炼锻造了无数红色精神、红色基因.红西路军精神就是甘肃大地上独特丰厚、不可磨灭的红色精神之一.文章简述了红西路军精神的基本内涵及其融入高中思政课教学的意义,并着重分析了将红西路军精神融入高中思政课教学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