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隐喻与隐喻思维是外部表现形式和内在思维过程的关系。隐喻性表达在形成和理解过程中都依赖隐喻思维。隐喻不仅存在于语言的词汇层面,而且存在于其语法层面。在语法层面上包括与一致式不同的隐喻式表达,在语篇层面上涉及概念隐喻。在英语阅读教学中重视对学生隐喻思维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学习较深奥知识、理解较抽象意义、深入系统地掌握英语语言。  相似文献   

2.
李超 《林区教学》2011,(2):47-49
功能语言学将语言功能分为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即纯理功能。人们在交际时通过这三大纯理功能产生概念意义、人际意义和语篇意义。每种意义都既有其非标记性的表达手段,又有标记性的表达方式。韩理德称前者为"一致式"表达,后者为"非一致式"表达,即语法隐喻表达方式。与三大纯理功能相关联的语法隐喻分别是概念隐喻、人际隐喻和语篇隐喻。  相似文献   

3.
隐喻能力与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同样重要,应该在英语教学中得以体现。对隐喻的学习仅从修辞角度和认知角度是不完整的,除了词汇隐喻理论,还要从语法隐喻理论出发,才能真正认识隐喻现象的本质。英语教材中的隐喻式表达应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看待,词汇隐喻有利于隐喻修辞格的学习以及隐喻认知能力的培养,而语法隐喻有助于培养学生用不同方式表达意义潜势的思维。  相似文献   

4.
《莆田学院学报》2019,(6):61-66
一致式和隐喻式是韩礼德语法隐喻理论中的两个基本概念。以不同版本的《红楼梦》诗词英译为例,比较分析其中的语法隐喻现象,并对翻译过程中如何进行一致式和隐喻式的选择进行了阐释,揭示语法隐喻对于提高译文质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高源 《现代语文》2006,(5):48-52
从系统功能语法的角度出发,韩礼德将语法隐喻分为概念语法隐喻(ideational metaphors)和人际语法隐喻(interpersonal metaphors).和词汇隐喻一样,语法隐喻也是一种语义变化现象.韩礼德同时区分了语法结构对语义的两种体现关系,一种是一致式体现(congruent realization),另一种是非一致式体现(incongruent realization).本文试以古代汉语为例,来探讨概念语法隐喻与古代汉语形容词活用的关系,以此分析不同词性之间的转化与隐喻思维的关系,从而有效地运用这种方法来理解和学习古代汉语.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一致式和隐喻式两种语法结构的介绍,着重探讨了语法隐喻的来源一名词化,其语义功能转化和语篇功能。并对科技文体中的名词化现象进行分析和探讨,对比英汉两种语言在名词化进程上的不同和原因。  相似文献   

7.
语法隐喻是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系统功能语言学中,依据元功能可将其细分为概念语法隐喻、人际语法隐喻和语篇语法隐喻.在英汉翻译教学中,充分利用一致式和隐喻式的表达形式的转换,利用名词化隐喻以及语篇语法隐喻中的衔接功能进行语篇分析,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目的语的理解,提高翻译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邓玉荣 《海外英语》2012,(2):134-135,147
根据韩礼德的语法隐喻理论,意义的表达存在"一致式"与"隐喻式"。笔者以《红楼梦》的不同版本的译文作为分析对象,探讨了语法隐喻中的"一致式"与"隐喻式"在翻译中的应用;指出翻译过程中形式和意义之间并不存在着一对一的关系因此,译者将面临不同"等价物"的选择,即"一致式"与"隐喻式"的选择。"一致式"与"隐喻式"都能寻求两种语言的语篇在同一整体情况中具有相同的意义和相同的功能,但译者的主体性将决定译文的选择,从而译出不同风格的文章。  相似文献   

9.
语言学界普遍从修辞角度出发,将现代汉语的动词化及形容词化现象界定为词类活用现象。以语法隐喻理论为视角重新研究发现:“词类活用”现象尤其是“程度副词+名词”结构是概念语法隐喻认知机制的产物,该机制旨在使语句具有原一致式无法比拟的语言效果,将名词化隐喻中“级转移”现象范围扩大至动词化以及形容词化隐喻。概念语法隐喻研究应从聚焦英语名词化的范围扩充至各种动词化和形容词化。  相似文献   

10.
语法隐喻以抽象的思维方式表述真实世界,是语言使用的高级阶段,其理解和应用已成为大学生向英语学习更高阶段迈进过程中的绊脚石。语法隐喻的认知难度为其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教师可适当把语法隐喻理论作为教学内容,从语法隐喻角度解读教材语篇的深层宗旨和交际意图,并结合一定的语法练习,提高学生语法隐喻理解和运用能力,从而促进大学生的英语习得。  相似文献   

11.
语法隐喻就其实质而言,就是非一致性,这种非一致性是与典型的、无标记的表达方式相对而言的。人们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出于交际的需要或语用的目的而对语言系统做出非一致的选择,这便使得属于某一范畴的语言表达式边缘化,甚至脱离该范畴而实现非范畴化,非范畴化后的表达式在不断使用的过程中逐渐固化而直至语法化。正是从这点出发,在此对语法隐喻的本质属性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语法隐喻的语法化功能,并发现"非一致的选择"、"非范畴化"和"重新分析"等既是语法隐喻手段又是语法化的机制。因此,语法隐喻具有语法化的功能。  相似文献   

12.
语法隐喻是Halliday在功能语法中所阐述的一个重要概念.借助于系统功能语法的语法隐喻理论,对精读课文《春天的承诺》作了语法隐喻分析,并尝试把个中句子的语法隐喻式改写成其一致式.分析表明,语法隐喻理论的掌握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力,促进精读课的教学.  相似文献   

13.
《考试周刊》2016,(34):78-79
本文简要介绍了语法隐喻理论框架,对比一致式与隐喻式的语言特征,认为语法隐喻的使用是导致语义理解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进而提出教师应鼓励学习者掌握语法隐喻的使用。  相似文献   

14.
一致式向隐喻式的转化与英语语句的信息密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念隐喻中一致式和隐喻式的转化对英语语句信息高密度的形成意义重大。一致式和隐喻式是概念语法隐喻中的两个至关重要的基本概念,二者具有在意义上相同而在语法功能上不同的特点。一致式向隐喻式的转化在英语名词化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名词化形成过程的分析揭示出名词化的浓缩功能可以提高英语语句的词密度,从而达到提高英语语句信息高密度的功效。  相似文献   

15.
文章借助M.A.K.Halliday和C.Matthiessen提出的最新隐喻理论,首先探讨了语法隐喻产生的理据,指出语法隐喻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手段之一,同时有具备影响人类思维,构建语言现实的功能.文章从政治语篇入手,选取中国的政府工作报告,采用英汉对比分析的方法,来验证语法隐喻在语言中普遍存在的事实,至少存在于英汉两种语言中,并最终证明英汉政治语言中的语法隐喻不但在类型一致,在功能上也非常相似.它们都是通过级降,使得政治语言显得客观简洁.  相似文献   

16.
韩礼德首先提出了语法隐喻这一概念。在系统功能语言学这一框架内,语法隐喻主要指从一致式向非一致式的转换。韩礼德认为名词化隐喻是实现语法隐喻最有力的方式。新闻语篇具有简洁,客观,以及复杂的语篇衔接结构等特征,其中涉及了大量的名词化现象。本文通过借鉴韩礼德对科技语篇中语法隐喻理论,拟对新闻语篇中的名词化进行研究,从而论证韩礼德语法隐喻理论在新闻语篇中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7.
概念隐喻来源于人类的行为体验和思维活动,最终以语言的形式表达出来,因此概念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认知机制.将概念隐喻应用于英语语篇教学有助于深化学生对语篇意义建构和主题思想的理解,有助于引导学生从认知的角度赏析语篇及语篇中部分语言现象的构建原理,有助于加强学生对不同文化背景下认知机制差异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语篇构式压制是一种语篇形式与语篇功能不一致的非常规现象,但并未受到构式语法的足够重视.本文将语篇看作一种构式单位,强调了压制语篇在构式语法中的重要性,在对语篇构式压制的基本概念进行介绍的同时,从隐喻和转喻的角度对其形成过程进行了阐述,得出了隐喻和转喻是语篇构式压制现象基本的形成机制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基于发生认识论的基本理论,从历时与共时,对语法隐喻的思维基础,语言模糊现象及语法转换层级的本质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得出结论:语法隐喻是人类思维的元功能。臆喻性思维是链接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桥梁。产生语言模糊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由于人的认知是在发展中逐步完善的。语法臆喻存在于语言构建的各个层级与阶段。这体现了认知思维构建过程的层级性与连续性,是动态的过程。一致式仅是一种概念结构,存在于人的思维层面。  相似文献   

20.
隐喻是语言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本文利用对隐喻理论的认识,来探讨隐喻理论与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关系.隐喻理论在词汇教学中的应用有它的必然性.因为隐喻理论结合词汇教学,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能够比较好地掌握基本范畴词汇、一词多义词汇以及它们不同文化中的含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