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1 毫秒
1.
福建省教育系统体育场地开放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比较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就福建省教育系统体育场地基本状况、不同地域和类型学校体育场地开放程度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省教育系统体育场地个数、占地面积、场地面积占据了全省的大部分份额;教育系统体育场地开放程度低于体育系统和其他系统;影响学校安全与管理及教学秩序、缺乏专门管理人员、学校领导的认识程度、学校体育场地条件等是制约教育系统体育场地开放的主要因素;制定相关配套政策是保证学校体育场地对社会开放,促进学校体育场地资源共享化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体育场地设施是体育运动得以顺利开展的基础保障.随着“十一五”规划的顺利谢幕,我国体育事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得到前瞻性的拓展.由于西部地区具有地域辽阔,资源丰富,民族众多,人口稀少等特征,铸就其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与发展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等研究方法对西部地区的学校场馆设备、城市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及农村村寨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及法制化进程进行系统研究和深入剖析,并提出一系列具有可行性的对策,为西部地区体育场地设施更科学合理的建设及其法制化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我国区域体育场地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依据第5次体育场地普查的数据资料,从体育场地的数量规模、分布状况(包括行政隶属关系和系统分布)、投融资情况(包括经济成分和经费来源)、使用情况(包括经营性质、经营收入、对外开放和参加活动人数)等方面对我国区域体育场地的现状进行比较,分析造成区域体育场地分布失衡的原因.并针对区域体育场地分布的现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分析法、实地考察法等对鄂东地区即黄冈、黄石、鄂州3个县市城乡体育场地的场地情况、安全措施、投资金额、场地设施管理等进行调查与研究,分析鄂东地区城乡体育场地发展现状和以学校为主的体育场地利用开展情况。调查与研究显示:鄂东地区的城乡体育场地设施分布与我国现阶段分布一样都是主要分布在以教育系统为主的单位;乡村体育场地总面积大于城镇场地总面积;城镇场地数量略大于乡村场地数量;政府对城镇的体育场地投资是乡村的4倍有余。对此提出了建议:1)紧跟国家政策与方针;2)加大对场地设施的建设和管理;3)加大健身宣传力度,科学指导群众健身。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资料、实地考察、访谈和问卷调查、对比分析法等研究方,对厦门市体育场地的投融资结构与模式现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厦门市综合经济实力,拥有的人均体育场地资源和人均体育场地建设投资金额高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非公有经济投资成分所占比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体育场地投融资也具有多种模式,实现了投资主体和融资渠道的多元化,投资方式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归类法等研究方法对新疆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设施的现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新疆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设施经费投入和数量不足,特别是室内体育场馆不足,体育场地建设经费投入方式单一,学校体育的效益不高.建议加大对新疆农村中小学体育场地经费的投入,鼓励多种经济成分投资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事业,合理规划新疆农村中小学校室内与室外体育场地的布局.  相似文献   

7.
基于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基础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我国学校体育场地建设效率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在样本期内,学校体育场地建设的综合技术效率均值为0.606、纯技术效率均值为0.758、规模效率均值为0.787,较之DEA最优值1,我国学校体育场地的建设效率不高;以非DEA有效为标准,从综合技术效率看,学校体育场地建设效率呈现东部高于西部、西部高于中部地区的态势,场地建设投入决策单元的整体效率水平不高;从纯技术效率看,体育场地建设效率呈现西部高于东部、东部高于中部地区的态势,场地建设投入要素的管理和技术水平有较大提升空间;从规模效率看,体育场地建设效率呈现与综合技术效率同样的态势,且全国有23个省体育场地建设处于规模效益递减状态,场地建设投入资源的配置效率不高。分析表明我国学校体育场地建设效率低的原因主要在于场地建设投入资金的结构不合理、区域间体育资源的配置不合理、体育用地开发利用的"二维平面延展"局限性等。建议:在财政经费投入上采用差异化的财政投入政策,在区域性资源配置上合理配置区域间学校体育场地建设投入资源,在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上注重学校体育用地的"三维立体化"开发等举措,以提高我国学校体育场地的建设效率。  相似文献   

8.
我国体育场地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全国第五次体育场地普查结果显示:近年来我国体育场地数量、规模有明显增加,人均体育场地面积有较大提高,但体育场地区域发展不平衡,类型分布不均匀,室内外体育场地比例悬殊,公共体育场地匮乏,学校、企事业单位体育场馆开放程度与利用率低等问题,仍然制约着我国群众体育事业的发展.根据我国体育场地建设未来的发展趋势,提出以提高我国体育场馆的市场运营能力,发挥各级政府在公共体育场地建设的主导作用,提高现有体育场地的开放率与利用率等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9.
郭晓民  李彩娥 《体育风尚》2023,(12):140-142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法等方法,通过对2020年全国体育场地常态化普查福建省教育行业类别的体育场地建设数量、场地规模、场地投资情况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省教育行业体育场地数量飞跃性增长,室内场馆增幅较大,但室内外场地建设显现失衡;场地规模增长相对缓慢;建设投资有一定的增长,财政投资大幅度增加,社会投资却显现负增长。发展建议:加强教育行业体育场地建设规划,复合建设体育场馆的空间资源;因地制宜建设教育行业体育场地设施,拓展体育场地规模建设;丰富教育行业各类型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加强室内场馆建设;提升教育行业体育场地设施效能价值,促进体育场馆开放。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的现状、发展问题进行研究。认为:目前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存在数量严重不足、达标率较低、类型单一和质量较差等问题,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为地方政府投入不足和发展空间受限等。提出: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积极推进公共体育场地与学校体育场地共建,支持学校利用空中地下空间建设体育场地,鼓励学校利用校外场馆开展体育活动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