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略论图书馆善本古籍的修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善本古籍因年代久,历经磨难,虽留存在世,但往往破损严重。古籍修复作为传统的古籍保护方法之一,肩负着抢救珍贵古籍,保存中华民族文化遗产,弘扬优秀文化传统的重大使命。本文从古籍修复技术的传承、善本古籍修复的基本原则、善本古籍修复的材料要求和修复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简略论述。指出古籍修复是图书馆善本古籍保护必不可少的手段。  相似文献   

2.
自2007年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实施以来,云南省建构起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古籍保护体系,即省、州(市)、县成立了相应的古籍保护机构;依靠自身的专业人员和志愿者力量,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古籍普查登记工作;根据云南少数民族古籍收藏丰富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彝文古籍、藏文古籍、傣文古籍和东巴古籍的修复工作,在少数民族古籍修复技术上取得了突破,同时也培养了一支少数民族古籍保护的人才队伍;积极开展古籍的数字化建设和整理出版,一批珍贵古籍和拓片数据库及时向社会公开发布。围绕寺庙和民间少数民族古籍的普查登记、少数民族古籍修复,论文认为古籍保护涉及多学科知识,应尽快开展古籍保护学的学科建设。  相似文献   

3.
对保护、修复民族古籍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保护、修复民族古籍的意义进行阐述,提出了保护民族古籍迫在眉睫的问题,对保护、修复民族古籍进行思考,呼吁尽力作好此事,不让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在我们这代人手中更严重地损毁。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浙江省部分市、县图书馆古籍保护现状的分析,强调古籍修复的迫切性,着重阐述了古籍修复人员的素质要求及队伍稳定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意义]历史修复遗存是古籍的组成部分,是新的古籍修复周期处理的对象,研究古籍历史修复遗存不仅能丰富古籍修复技术,更能提高古籍修复质量.[方法/过程]分别运用归纳法和案例法研究古籍历史修复遗存的形式及处理措施.[结果/结论]古籍历史修复遗存形式包括修复材料、修复方法及其印记等.古籍历史修复遗存处理应依据具体情况分...  相似文献   

6.
随着古籍普查工作在全国范围的展开,各地图书馆、文博单位均纷纷举大量人力物力投入到这一重要而浩大的工程之中。而古籍普查中一项较为基础又琐碎的工作则是古籍档案(16表)的填写。如何更加准确、详细而全面地反映古籍原本的诸多信息,关系到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申报书的填报质量、全国古籍普查平台数据库准确性及古籍普查工作的顺利进行,进而关系到古籍修复及保护计划的进一步制定和落实。结合我们参加古籍普查工作两年多以来的经验,古籍档案填写有几个值得注意的地方,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需要修复的古籍超过1000万册(件),其中需要进行抢救性修复的珍贵古籍约有20万册(件)。为改善我国古籍保存状况,受文化部委托,由国家图书馆组织起草的《古籍普查规范》、《古籍修复技术规划与质量要求》、《图书馆古籍特藏书库基本要求》、《古籍定级标准》、《古籍特藏破损程度定级标准》等中国古籍保护相关标准规范日前由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出版发行。这使得我国的古籍保护工作今后将有章可循。  相似文献   

8.
对目前我国图书馆古籍修复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做好古籍保护与修复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9.
汪帆 《兰台世界》2010,(3):57-58
本文认为建立完善的古籍修复用纸纸库是准确、快速地寻找最合适的补纸的最佳途径,也是最大程度地提高古籍修复工作的质量的保证,并对纸库的建立和管理等进行了具体探讨。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建立完善的古籍修复用纸纸库是准确、快速地寻找最合适的补纸的最佳途径,也是最大程度地提高古籍修复工作的质量的保证,并对纸库的建立和管理等进行了具体探讨.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认为从事古籍修复工作的人员应无私奉献,爱岗敬业,具备多方面知识.努力培养其悟性。  相似文献   

12.
论民族古籍整理中的翻译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各民族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留下了浩如烟海的珍贵文化遗产。其中民族古籍就是这份珍贵丈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翻译民族古籍,特别是汉译民族古籍,是民族古籍整理特有的一个步骤。本文对汉译民族古籍的意义、原则、底本选择、翻译体例、人员素质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以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为例,介绍古籍修复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破损古籍普查、古籍档案建设、古籍修复对象选择、修复工作的开展方式等方面规划未来图书馆古籍修复工作。  相似文献   

14.
黄艳  郭玉玲 《图书馆界》2010,(3):43-44,47
古籍修复人才的培养是古籍保护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古籍修复人才的老化、断层是当前古籍保护工作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在加大古籍修复人才培训、培养的同时,应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形成一支在数量和质量上满足基本需求的古籍修复队伍。  相似文献   

15.
基于北京大学图书馆古籍修复实践,从古籍修复人员配置及其协作管理、古籍修复工作开展规律、古籍修复程序及相关管理、古籍修复技术特点及内涵的文化特质4个方面,总结修复工作的经验与模式,提炼古籍修复工作的核心特征,并延伸对古籍修复发展相关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古籍修复人才的培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葛怀东 《图书馆论坛》2007,27(1):146-148,109
我国古籍破损日趋严重,但古籍修复人才奇缺。文章分析了古籍修复人才缺失的原因,并阐述了从古籍修复文化工程到政策导向,从办学理念及实效到职业化认证等多方面来保障古籍修复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阐释《古籍修复技术规范与质量要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古籍修复技术规范与质量要求》是为了规范即将在全国图书馆开展的大规模古籍修复工作而制定的一个推荐性标准,内容涉及到古籍修复工作的各个方面.本文就标准的使用范围、结构、部分名词术语、质量工作标准以及在标准中反映的修复理念、技术等方面作了简要的说明.  相似文献   

18.
提高新版古籍利用率促进古籍文献的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籍文献服务工作实践中发现:大量新版古籍文献得不到很好地利用,造成资源的浪费;而珍贵的古籍文献在读者利用过程中日益受到侵蚀和磨损,不能有效保护。如何克服这种现象?本文从七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9.
图书馆古籍管理及其利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盛华 《图书馆论坛》2004,24(5):170-171,200
通过对图书馆古籍管理、编目、人员素质和古籍利用问题的分析,认为古籍的保护固然重要,但目的是利用,应重视古籍目录的编写,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相似文献   

20.
肖晓梅  缴健 《图书馆论坛》2003,23(6):266-267
中山大学图书馆馆藏古籍修复保护计划在特聘专家潘美娣的指导下迅速展开。文章同时记述了潘美娣专家多年从事古籍修复工作中的几个事例,阐述了古籍修复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