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世纪末,海关开始对常关权利进行侵压.由于触犯了旧有常关体制下既得利益者的利益,海关兼管常关在推行过程中遇到了来自各利益集团的不满和抵制.海关兼管常关一方面大大扩展了海关的权势并使海关与外债的联系更为密切;另一方面在客观上对常关这一中国传统旧式征税机 构的改造,产生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英人赫德担任晚清帝国海关总税务司近半个世纪,不仅掌握着清政府的海关大权,还染指了清政府的常关权,控制着大清帝国的财政收入,影响着晚清政局。  相似文献   

3.
在两次鸦片战争后开放的通商口岸中,大多数以守巡道兼任海关监督,称关道。关道的职能主要是海关税收与办理通商口岸交涉事宜,但由于外籍税务司制度的发展,关道对海关的征税职能旁落,只拥有税收保管权和对常关的征税权。但另一方面,关道的通商交涉职能则得到强化。由于关道职能的发挥是在不平等条约的框架里进行的,又不能不受原有体制的限制和督抚的制约,因此,关道交涉职能运行中的矛盾也日益显露,对它的改革也就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4.
民国初年自辟龙口为商埠,龙口商埠虽然在港口贸易方面获得了一定发展空间,但始终无法摆脱"烟台副港"的三流小港命运,龙口分关在东海常关系统中的地位也显得不太重要。后来作为开埠的首要标志,龙口在海关系统中的作用虽有所加强,但海关并未于龙口商埠建筑关署,没能拉动龙口商埠新市地价,带动龙口商埠市场兴旺。  相似文献   

5.
清代东南诸省在开禁后与海外世界的接触逐渐增多,社会经济有了较大发展。东南督抚因担任海疆守土重任并兼管海关等事,事巨权重。乾隆后期一系列东南督抚腐败案件的连接出现,其反映的不仅是吏治问题,也涉及社会经济制度和环境等问题。督抚贪腐所得及其投资意向乃至消费习惯等都对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西方资本主义列强打开中国大门后,依靠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逐渐控制了中国海关的种种大权,作为侵略中国的工具。随着列强侵略的不断加深,它们利用已掌管中国海关的权力,又将其侵略势力渗透到中国常关之中,并逐步控制了主要的中国常关管理权,从而使中国近代常关制度半殖民化。对此,本文试作一粗略探讨。  相似文献   

7.
登莱青道原是管辖登莱青三府二十八州之道员。同治元年(1 862年),烟台开埠,洋务事务渐增,故移登莱青道于烟台兼管洋务及海关事务。也基于此,登莱青道在选任上呈现出重洋务轻出身、低职高衔、一官多职等新变化,这既是晚清社会形势变化而导致制度内部的自我调整和适应,体现了清政府对其选任的重视和变通,也是清代地方行政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地方外交体系相辅相成,共同维系了清代地方行政和外交事务的有序运转。  相似文献   

8.
谜语     
《小学生导读》2013,(1):85-85
两间房子一样宽, 大门常开也常关, 房里可容许多人, 难容沙粒在里面。  相似文献   

9.
谈●专科院校成教工作的改革思路马国栋一、成教工作的体制和政策保障体制是实施管理运作的载体。合理的体制对于事业的发展起积极和促进作用;反之,则起消极和阻碍作用。普通专科院校举办成人教育以来,本着积极、渐进、稳妥的方针,逐步完成从兼管型向独立型过渡。兼管...  相似文献   

10.
周亚杰 《时代教育》2012,(11):151+153
多年来,对于海关研究更多关注的是具体的海关实务研究,对海关的行为本质及海关学学科属性问题的研究则刚刚兴起。在对海关学是否成其为一门学科尚存争论的学科归属困境下,对海关学的学科归属问题进行多元的争鸣,对海关学学科发展是有利的。本文从管理学的交叉学科属性这一视角探讨海关学的管理学学科属性,并进行了初步论证。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论述了云南近代海关形成及其演变的历史过程,帝国主义对海关行政权和关税权的侵夺,使云南近代经济的发展受到危害。  相似文献   

12.
大多数人对“海关”工作并不熟悉,一般都认为海关人员就是在海边工作的;还有的人是在进出关境要申报携带物品时才注意到“海关”的存在。其实,一个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杠杆除了税收.财政.金融等以外.海关是一个重要的管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是国家的进出关境监督管理机关,海关依照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监管进出境的运输工具、货物.行李物品、邮递物品和其他物品,征收关税和其他税、费、查缉走私,并编制海关统计和办理其他海关业务。”  相似文献   

13.
民国政府成立后改用新历(西历),新历中的各种节假日进入民众生活,出现新、旧历并行,传统民族节庆与新历法定节假日并存的局面。海关作为民国时期的一个特殊机构,员工有华员和洋员,在“过节”方面,既过民国法定节假日、中国传统节日,也过西人“洋节”,“过节”与普通民众不同显示海关在法定以外的特殊地位。当海关华员增加,海关改制逐步取得成功,海关的节假与政府法定一致,“过节”的特殊性减少,与普通民众渐次趋同。海关“过节”的同与不同,是中西文化冲突与交融的视点。  相似文献   

14.
中国海关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源远流长,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观点,才能通过正确分析中国古代社会历史发展不同阶段的政治和经济,寻访我国海关产生和发展的轨迹。认为古代海关远在封建社会初期就已经形成,或认为中国海关是19世纪的“舶来品”的观点,都是不正确的,探寻我国海关萌芽,成形和发展的历史,不仅对深化古代经济史和海关史的研究,而且对今天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海关制度,都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海关是国家设在口岸的管理进出国境货物、人员、运输工具、征收关税并办理有关事务的行政机关。中国近代海关实行的是外籍税务司制度。在这一制度下,中国海关成为英国对华关系的基石和英国控制下的各国共管的国际官厅,海关除从事本身业务外,其活动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内容丰富而庞杂。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海关档案的认识不断加深,进一步整合开发海关档案资源,发挥其为社会服务的作用,对于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国近代海关的高效廉洁,除了应用先进的管理制度外,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关员品质的纯洁、才能的卓越造成的。与传统海关相比,新关的洋员录用制度白成一体,具有许多鲜明的特点。凡是新人入关,无论何人推荐,都必须通过严格的考试择优录取。新关的“推荐——考试”制度照顾了各方面的利益,使海关录用了大量合格的关员,从而提高了海关行政的效率,推动了中外贸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海关作为国家行政执法机关,依法行政是国家、社会和当事人对海关的基本要求,是依法治国的现实需要。海关既是依法治国的主体,也是依法治国的对象。立法、执法实践要求海关执法程序进一步完善、规范和统一,要建立起符合WTO规则要求的执法程序体系。  相似文献   

18.
加入WTO后,我国与世界的交流不断加强,海关的作用凸显。一方面,面临与国际接轨的机遇和挑战,海关部门需要不断吸收专业的管理人才为其输入新鲜血液;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外贸企事业单位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这些企业单位同样需要通晓海关专业知识的人才。行业发展的需求为选择海关专业的同学们开出了一份大订单。  相似文献   

19.
晚清海关自外籍税务司制度建立以后,在整个海关系统逐渐推行了以西方文官制度为基础的行政管理制度,改变了旧海关的落后的封建的管理体系,创新了一套完整的现代行政管理机制,使海关管理绩效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为清政府提供了日益增多的税收.海关的人事制度.财务制度.稽核制度等在整个海关体系运作时,又是那样的协调和高效率,并对洋务运动及晚清管理现代化提供了示范.考察它内部的运行机制、特点、规律对晚清社会的影响应该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随着贸易便利化问题作为一个正式议题在WTO上提出,海关作为进出口贸易监督部门,在推进贸易便利化上的重要性逐步凸显。分析中国与东盟海关贸易便利化水平高低不齐、层次分明的现状,研究中国与东盟海关在推进贸易便利化上存在的包括硬环境、软环境及内外合作方面的问题,提出加强海关硬环境建设,塑造现代型海关,加大对海关软环境建设的投入,海关对内外开展更广泛全面、高质高效的合作等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