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秀华 《河北教育》2007,(10):29-30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堂应给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进行探究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科学探究活动应成为科学课堂的主体,那如何让科学探究走进科学课呢?我们尝试构建了“探究式”的科学课堂。  相似文献   

2.
科学课的活力所在就是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自主探究教学的研究也成为广大科学学科教学和教研人员共同关注的重要话题。探究活动作为科学的根本,也是科学学习的核心,最大特点就是课堂教学要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的机会,使他们在充实快乐的探究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3.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要求: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像科学家那样在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要达到这个目标,教师在科学探究中应敢于“放”,在科学课教学中应多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动”。  相似文献   

4.
科学探究旨在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使学生能主动地获取科学知识,体验科学过程,形成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创新精神。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  相似文献   

5.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乐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并领悟科学的本质。那么如何开展科学探究呢?  相似文献   

6.
科学课上,要求学生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一节科学课,科学结论也许只是只言片语,但学生  相似文献   

7.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强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科学课教学应以探究为核心,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材料和机会,使学生能够进行科学探究,并在这个过程中,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客观事实的品质。作为科学课教师,应该做一个引领科学的使者,还学生一片自主探究的天空,把科学课变成学生求知的乐园,让学生在乐园中寻找学习的乐趣并获得知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8.
许秀英 《科学课》2010,(1):44-45
把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发展和自我教育的能力置于教育目标的核心地位,在课堂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通过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探究时的相似过程,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因此,在科学课教学中应为学生尽可能提供科学探究机会,让他们亲历科学探究过程,在获取科学知识、科学体验、科学乐趣的同时,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9.
把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发展和自我教育的能力置于教育目标的核心地位,在课堂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通过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探究时的相似过程,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因此,在科学课教学中应为学生尽可能提供科学探究机会,让他们亲历科学探究过程,在获取科学知识、科学体验、科学乐趣的同时,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10.
吴燕峰  金喆 《上海教育》2014,(4):105-105
学生设计小实验,体验自主探究全过程 自主探究既是《科学》课程学习的目标,也是学习的方式。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是亲身经历探究过程。我们在科学课堂中提供充分的探究机会,使学生像科学家那样在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培养创新素养。  相似文献   

11.
张忠娟 《科学课》2013,(6):51-51
在小学科学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当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给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相似文献   

12.
由小学自然课发展而来的科学课,在教育理念上发生了重大变化.由对科学知识的重视转向对学生动手体验的重视,进而发展为对科学探究的重视,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但当前人们对科学探究的理解有失偏颇.科学探究不是一种特定的方法,而是灵活的迭代的过程.科学探究与科学知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科学探究中,学生可以获得对科学探究本质的理解和对...  相似文献   

13.
一、动手之前先动脑 科学课程在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的过程中,重点不在于科学知识体系的传授,而在于通过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科学的态度和科学探究的能力。在科学教学实践中,关注动手前的动脑,让学生“想好了再做”,是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关键。记得第一次执教《有趣的浮沉现象》时,为了突出科学课中的动手,我是这样设计的:  相似文献   

14.
在科学教学中应给学生提供进行科学探究的机会,引导学生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乐于质疑的科学态度。探究是儿童自身发展的一种需要,是满足儿童求知欲的重要手段。科学教学应重视科学素养的培养,使学生认识科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生活,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科学。  相似文献   

15.
在科学教学中应给学生提供进行科学探究的机会,引导学生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乐于质疑的科学态度。探究是儿童自身发展的一种需要,是满足儿童求知欲的重要手段。科学教学应重视科学素养的培养,使学生认识科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生活,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科学。  相似文献   

16.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实践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因此,在科学课教学中,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进行科学实践的过程中,去感悟,去发现,从而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乐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相似文献   

17.
在科学教学中应给学生提供进行科学探究的机会,引导学生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乐于质疑的科学态度.探究是儿童自身发展的一种需要,是满足儿童求知欲的重要手段.科学教学应重视科学素养的培养,使学生认识科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生活,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科学.  相似文献   

18.
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和教师教学的提高,有效地改进教学。科学课程应在科学探究(过程、方法和能力),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以及对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认识等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那么我们怎样通过一个探究实验就能评价学生的方方面面呢?  相似文献   

19.
在解读2011年版小学科学课标时,"探究"两字多次出现,可见探究对学生获取科学知识的重要性。纵观2011版小学科学教材,编者有意突出探究过程,不少知识需要学生亲历探究才能发现。教师如何紧扣学生的认知实际,有效搭建探究平台,从而让学生参与探究,获得科学知识呢?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0.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