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九课《词两首》中的《渔歌子》。教学目标1.读通读顺全词,理解大意,感受意境,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2.有感情地诵读全词,背诵全词。3.引导学生体会古典诗词的语言之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经典文化的情感。教学重难点1.通过想象,体会词的意境。2.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体会词的意境之美,感受语言文字之美。教学流程一、激趣导入1.聊一聊:同学们,你叫什么名字?谁起的?有什么含义吗?2.猜一猜:张志和是唐朝词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物图片导入教学,结合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赏析《桂枝香·金陵怀古》,运用学生课前预习所绘思维导图,背诵全词。  相似文献   

3.
李清照的《醉花阴》历来为学者称赞。“人比黄花瘦“堪称全词的点晴之处。情感表达的含蓄宛折,细腻深沉的阴柔关是此词的风格特色。总之,全词情感含蓄深沉,风格细腻婉约,用语却是淡然,可谓语淡情深。  相似文献   

4.
【教学目标】1.读通读顺全词,理解大意,感受意境,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向往自由的情感。2.有感情地诵读全词,背诵全词。3.体会古典诗词的语言之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经典文化的情感。  相似文献   

5.
赵洪涛 《语文知识》2004,(12):28-28
大家熟知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但很少有人知道北宋诗人黄庭坚把这首脍炙人口的佳作隐括成了《瑞鹤仙》词。全词如下:  相似文献   

6.
就目前已公开发表的毛主席诗词50多首来说,以爱情为主题的诗词只有《虞美人》、《贺新郎》与《蝶恋花·答李淑一》3首.《虞美人》成诗最早,写于1920年,全词是: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夜长天色患难明,无奈披衣起坐薄寒中.晓来百念皆灰烬,倦极身无恁.一勾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  相似文献   

7.
《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词人辛弃疾的名作.全词语言不假雕琢,感情沉郁悲凉,含蓄蕴藉,历来得到词家和学者很高的评价.如:明代卓人月《古今词统》评曰“忠愤之气,拂拂笔端”,清代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赞其“血泪淋漓,古今让其独步.  相似文献   

8.
苏轼在黄州写下了许多著名的诗篇,像《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前后《赤壁赋》等,而《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也是千古佳作,全词如下:  相似文献   

9.
案例背景:《梦江南》是一篇传统的初中诗词教学“老”课文。全词尽管共有二十八个字,却是作者温庭筠很重要的一篇作品。从学习欣赏词的角度来看,这首词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教学价值。长期以来,在教学这首词时,大家一直着眼于它的核心教学价值,即“背诵这首词,  相似文献   

10.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是一首久负盛名的作品,全词音节高亢,气势磅礴,吸引了国内外诸多的翻译家.四种有代表性的英译文,各有特色,都是上乘之译,但不免仍有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  相似文献   

11.
《扬州慢》是"清空"词中的代表作。全词运用了对比手法,感慨今昔,伤时悯乱,使闻者愁肠百转,产生了感人肺腑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2.
刘增敏 《语文天地》2012,(13):22-23
毛泽东的诗词风格以雄浑壮丽、豪放神奇著称,《沁园春.长沙》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全词的特点是意境开阔、情景交融、场面宏大,运用古典诗词的形式描绘了现代精神,并且记录了作者革命岁月的心路历程,反映了当时中国革命的情状。  相似文献   

13.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为晏殊伤别怀远的名作,作者以时间为顺序结构全词。词之上片借景写情,融情于景,点出离别之苦;下片承离恨而来,通过高楼独望,把主人公望眼欲穿的神态生动地表现出来。全词细致描写了女人公独处空房的孤寒生活,表达了悠远缠绵的情思。在写景抒情方面,亦婉亦豪,情致高远。  相似文献   

14.
《菩萨蛮》是《后宫·甄嬛传》的插曲,由姚贝娜演唱,歌词选自唐代花间派词人温庭筠的代表词作《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此词写女子起床梳洗时的娇慵姿态以及妆成后的情态,全词把妇女的容貌写得很美丽。  相似文献   

15.
"小山"新解     
对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一句的解释,历来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这种对词意理解上的分歧,不仅影响到此句在全词中的作用,更应影响到读者对全词整体内容的理解。通过分析考证,本文推倒了闵定庆、沈从文等研究者的六种说法。认为“小山”应是指“丰乳”。  相似文献   

16.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为晏殊伤别怀远的名作,作者以时间为顺序结构全词。词之上阕借景写情,融情于景,点出离别之苦;下阕承离恨而来,通过高楼独望,把主人公望眼欲穿的神态生动地表现出来。全词细致描写了女主人公独处空房的孤寒生活,表达了悠远缠绵的情思。在写景抒情方面,亦婉亦豪,情致高远。  相似文献   

17.
苏轼的《令奴娇·赤壁怀古》,人们大多认为全词格调豪放,通篇大笔挥洒,只是“人生如梦”的感慨,抒写了郁积在心中的块垒,含有消极情绪,与全词豪壮情调不和,略显低沉了点。笔者认为,最后一层恰恰是苏轼向世人庄严宣告,自己决不放弃报国之志,要满怀执着,追求梦想。“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两句,非但没有因消极因素而影响到全词的豪壮,恰恰是和全词格调和拍的,是积极向上的。“人生如梦”,我们一般都认为是人生空幻,像梦一样虚无不可把握,进而认为词中有消极因素,作者有道家虚无的思想。的确,苏词中以梦比现实比人生的有多处,且主要取梦的虚…  相似文献   

18.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是辛弃疾即景感事的名作,对这首词的表达方式,万骏云先生是这样认为的“全词用的是比兴手法。周济<<宋四家词选>>说‘借水怨山’就是说的比兴手法.”“‘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  相似文献   

19.
《雨霖铃》是柳永的一首代表词作。全词展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表现技巧,具有无穷的艺术魅力。本文试从情景交融、层层铺叙、声情哀怨等方面对该词的艺术技巧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20.
姜夔的《扬州慢》描绘了战乱后扬州的凄凉景象,寄托了作者的哀思。全词运用了用典、对比手法,感慨今昔,感时伤乱,令人愁肠百转,产生了感人肺腑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