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拉开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历史序幕的第一年.这就要求我们更加注重在文化自信和中国精神引领下的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建设.从一定意义上讲,现代化国家所需要的精神构建也是现代化国家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一个没有精神力量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一项没有文化支撑的事业难以持续长久."可以肯定地讲,未来15年必将是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大好时期.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并提出了"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的明确要求.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的报告中指出:发展各类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都要贯彻发展先进文化的要求,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途径。本文在分析文化产业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的基础上,探讨进一步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取向。  相似文献   

4.
2009年7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通过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产业建设新高潮即将掀起.改革体制、调整结构、扩大规模、增强实力和竞争力是振兴文化产业的必由之路.出版业是文化的基础产业,建设和谐广西,弘扬广西文化,打造精神家园,无不需要大量优秀出版物的承载和传播.在广西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当下,克服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全面提升出版业在文化产业和整个经济总量中的份额,这是广西出版业必须意识到的追在眉睫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5.
文化创意产业现状及法律规范的欠缺
  (一)文化创意产业现状
  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以超20%的速度快速发展,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上升。2012年我国文化产业总产值突破4万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3%。国家日益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2009年我国出台了第一部文化产业专项规划《文化产业振兴规划》,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文化体制改革发展的奋斗目标之一是,到2020年,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相似文献   

6.
王莉 《新闻采编》2012,(2):42-43
2011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广播电视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世界广播电视是多元的,正在经历一个全球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文化事业的发展,文化产业的巩固和提升,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力的直接体现。特别是在现阶段,随着不同国家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日益频繁,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我国重要的国策。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在总结文化产业发展经验及结合当今形势下的重要国策。  相似文献   

8.
管洪 《传媒》2013,(1):26-27
党的十八大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对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强调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并特别指出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加速文化产业发展是提升文化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内容,是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必须按照党的十八大要求,进一步加大力度、加快发展,努力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相似文献   

9.
网络创造出新的文化形态、产业类型和盈利模式,成为文化产业技术升级的重要载体和手段,网络文化生产力正日益壮大,蓬勃发展.要正确把握网络文化生产力,更好地实现社会主义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10.
找准着力点推进广播影视产业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第一次将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相提并论,并指出“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又进一步指出“经营性文化产业单位要创新体制,转换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