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新课程标准》指出,在数学教学中,"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新课改中提出把课堂学习的时空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课堂教学经常处于"教师问,学生答;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记"的"师授生受"的状态,课堂上仍然是以教师为主,"教师辛苦,学生痛  相似文献   

2.
林崇辉 《教师》2013,(10):119-119
目前,数学课堂教学还是让学生在教师预设的内容中学习,教师的引导、学生的合作大多是在教师的预设中进行的。这是一种封闭的课堂、僵化的教学,不利于学生个性化学习,也很难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学生只有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探索,他们对于数学知识的掌握、数学技能的形成才会比被动地接受要来得快,记得牢。案例: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的复习课。  相似文献   

3.
陈华忠 《山东教育》2005,(28):48-48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改变过去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相似文献   

4.
在新《课程标准》中曾经这样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仅依赖于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著名的教育家嘎斯基也有自己的观点:"从本质上讲,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学形式,它要求学生在一些由2~6人组成的异质性小组中一起从事学习活动,共同完成教师分配的学习任务。在每个合作小组中,学生们通常从事于各种需要合作和相互  相似文献   

5.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提示了数学活动的本质是一种个性化的创造活动。因而,作为教师应当为每一位学生营造适合自身发展的平等、愉悦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富有个性地自主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促进个性发展。那么,如何在数学学习中让学生有个性的发展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相似文献   

6.
<正>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下面我谈谈看法。一、教师要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创新能力,只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才能产生对数学的兴趣,才能学好。兴趣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教师可根据数学兴趣的指向性,把兴  相似文献   

7.
在孩子们的心中有一片超越时空的思维空间,那是一片纯真的天地。面对着一个个有血有肉、有着丰富情感和充满个性的孩子们,教师必须彻底更新观念,丢下所谓的权威,充分相信每一个孩子都能学好数学,都能学会数学。教师应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并真诚地和孩子们手牵手一起迎接新的挑战。一、相信学生,敢于放手学生是独立的个体,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他们有自己的思维方式。数学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作为教师,我们每一位教师都  相似文献   

8.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在于":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活泼的、生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主要学习方式之  相似文献   

9.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发展能力的契机。数学教学要真正实现以学生为本,就应当把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作为导向,使数学学习活动成为一个生动活泼的、积极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数学知识中蕴含着许多能激发学生兴趣的因素,教师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采用生动有趣、富有特色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点燃学生求知欲望,数学学习就会成为学生乐于参与的一种愉快的探究活动,为探索知识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相似文献   

10.
李如清 《小学生》2013,(11):99-99
小学生是小学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热爱,充分发挥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教师要创设一个宽松、自然、愉悦的教学环境,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激活课堂,突显主体,让学生的个性得到释放。教师的"爱"贯穿其中,那就是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还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其目标就  相似文献   

11.
新课改要求教师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倡导自主探究学习方法,引导学生经历获取知识的过程,使学生有效的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中.作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重视情境创设在自主探究中的动力作用,并结合教学实践在倡导"自主探究"中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学生的数学学习是生动的,也是具有个性的。教师充分关注学生的知识积累、经验积累和思维积累等,在教学"千克和克"时依托学生的生活感知,基于学生的实践感悟,加速学生的认知,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稳健发展。  相似文献   

13.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应当在课常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强调"数学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尊重学生,满足学生的个性差异和表现欲望。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爱上数学学习;让学生在民主、宽松、自由的环境里体验数学,"玩"好数学;让学生在生与生的合作中爱上数学;课程安排上可把问题故事情境化、生活化;从而使学生爱上数学,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  相似文献   

15.
徐海娟 《小学生》2013,(7):32-32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兴趣是学习过程中的动力,习惯是学习过程的行为体现。而教学的方向始终着眼于儿童智力的发展,也就是思维能力的培养。下面,我就一年级数学教学实践谈些  相似文献   

16.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把课堂还给学生,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探索、交流、创造等多种展示自我的机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促进学生自主发展。一、在体验成功中激励学习欲望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成功的体验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那么关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则是小学数学课堂的生命线。在新一轮课改大潮中,如何把学生学习积极性最大限度地调动出来,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展现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已经成为每一位教师所必须思考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罗远柱 《考试周刊》2013,(95):49-49
<正>一、树立自信自信是发奋的心理品质,是成功的奠基石,是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动力基础。现代课堂教学要求:教师的教学设计应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要以培养学生思维为主线,以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为原则。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过程应是一个主动地、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应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提高学习能力,不能把学生当做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  相似文献   

19.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个性特征为基础,以内在的需求为核心,借助自己特有的个性,灵活地运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  相似文献   

20.
学生的"学习力"不仅指向学习能力,还包括学习动力和学习毅力两个维度。在数学学习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学习情感和学习兴趣,保持学生稳定、持久的学习水平,让学生的数学学习不仅仅是分析和解决既定的问题,还能自主发现和提出新的问题呢?基于这样的思考,在团队研究中,我们打破数学学习问题由教师提出的固有格局,开展了提升儿童数学学习提问力的实践与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