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心中有座桥     
桥有很多种,有独木桥、竹桥、拱桥、吊桥等。它们为人们解决了过河的问题,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最原始的是独木桥。人们为了渡河,把河岸上的树木砍下来,架在两岸,就做成了独木桥。后来人们加以改良,用智慧和双手,慢慢地使桥发展到现在的多种形式。桥不仅让人过河方便,还能使风景更美丽,有的甚至已成了名胜古迹;有些桥建得令人惊奇:有不用桥墩的;有全用大理石做成的;甚至还有设计成X型的。这对当时因灵机一动而发明独木桥的人来说,一定觉得不可思议吧?其实,人与人之间,也有一座桥。这座桥是无形的、看不见的,那就是感情的桥。这座“桥”…  相似文献   

2.
如果说高考是一座独木桥,那么我是有幸闯过这座桥的幸运者。现在,我已是武汉一所“211”重点大学的学生了,回望高考,其实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可怕,有些高考感想可以和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3.
东村与西村隔着条小河,由于没有桥,两村的人往来必须绕很远的道。有位热心的年轻人用家里的横梁在河上架起一座独木桥,东西两村的人都高兴了好一阵子,也称赞了好一阵子。但不久,赞扬声就变成了埋怨声:“一根木头也能算是桥?”  相似文献   

4.
曾军  白砖 《同学》2006,(12)
不喜欢读高中有两个理由:一则莫过于害怕参加“惊天地,泣鬼神”的高考了。那是一座桥,绝大多数人认为是唯一的一座通向天堂的独木桥。二则是在初三经历和好朋友的分别后,又再在高一和好朋友们分开,纵然这次还在同一方土地上,又怎样,哪有天天粘在一起感情深啊!  相似文献   

5.
十年寒窗之后,是继续深造还是名落孙山,取决于能否跨越高考这座独木桥,人们对这座桥的重视程度是不言而喻的。  相似文献   

6.
[小引] 桥是什么?桥梁专家茅以升说:桥不过是一条放大的板凳。生活中,我们见过形形色色的桥:水上的板,陆地的桥;独木桥,石板桥;运用高科技设计的立交桥、斜拉桥……一座古桥, 一处景致,一个动人的故事。岁月流逝,世事变迁,不变的是那些桥的风姿,向我们真情诉说……今天就让我们步入“桥”的世界,一起来感受多姿多彩,妙趣横生的“桥”文化。  相似文献   

7.
纵观古今中外,名人学者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对事业的痴迷。欧阳询有一次外出,在一座寺院的古树下看到一块碑,上面刘着西晋书法家索靖写的碑文.欧阳询驻足一看,立即被这入木三分的好字深深地吸引住了。他心里默默念叨:“写得太好了。”他看得入了神,实在舍不得离开。于是,一边细心地看,一边不停地用手比划。站久了,看累了,干脆坐在碑旁看。天色渐渐暗了,欧阳询就睡在碑旁,天  相似文献   

8.
在姑妈家住了些日子,行猪一行五人决定去智慧王国一游。到智慧王国需要过一条河,他们来到河边。河上只有一座独木桥。守桥的士兵拦住了他们。按规定,凡过桥者必需带一担酒到对岸。对岸就是智慧王国。飞行猪挑起一担酒就走上了独木桥。不就是一担酒吗,没问题!慢!这桥只能承受一个人的重量。牛仔猴认为这是故意刁难人,他跳下河,游到对岸去了。这不是难为人吗,大不了我不走独木桥!嘿嘿,水不太深,大家也都游过来吧。大家正准备游过河去,近视的猫拦住了大家。不用那么麻烦!我有办法过桥。19作文明日之星责编欣心把你的答案写在信封上寄给欣心姐姐…  相似文献   

9.
大家知道,数学题有一题多解。语文作业题是否也有这种现象呢?我的回答是肯定的。 三年级下学期,天津新蕾出版社编的语文练习册(五年制)中,有一道思考题是这样的:“有一座独木桥,南来北往的两只羊要过这座桥。请你想一想,它们是怎样过去的?”  相似文献   

10.
我心中的桥     
在现实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桥:独木桥、石拱桥、浮桥、斜拉桥等等。它们在给人方便的同时,也装点着乡村和城市,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在我的心目中,有这样一座桥:它是由木板铺成的,是一座古色古香的桥。桥的两边有银白色的栏杆,闪闪发光,非常漂亮。桥上还有灯,灯柱是用玉砌成的,灯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一提起桥,人们立刻会想到那些纵横于山川河流或城市十字路口的、供行人车辆通行的形形色色的桥,如独木桥、大桥、立交桥。也许是因为桥具有独特的魅力吧,古往今来,总有许多人做桥的文章,他们中或以桥为文,或以桥比喻其他事物,以致于有形桥与无形桥同时浮现于人们的脑海里,引起无限思索和遐想。教育系统可谓是搭设“无形桥”的典型领域。其中,最为典型者,莫过于形容千千万万学子投身高考竞争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这一说法之广泛,使用频率之高,在语言学中是少有的现象。笔者初闻这种说法,觉得颇有几分道理,也曾人…  相似文献   

12.
6月是高考季节,上海今年又有11.38万名考生走进各自的考场,接受知识和心理的双重考验。今年上海普通高校计划招生总数为9.11万人,高考录取率基本维持在80%。但即使绝大部分考生都能被录取,但是在家长眼里,高考依然是一道“关”。社会的关注、媒体肆意的炒作使高考被无限放大。与媒体的喧闹形成鲜明反差的,是考场的安静,考场里甚至不再有教师皮鞋敲击地板发出的踢踏声了,考场外工地打桩声、汽车喇叭声、行人喧闹声也都静了下来。然而,无论是媒体的喧闹,还是考场的安静,这一切似乎又在强化着高考的重要性,让原本心态正常的考生和家长无端加入到紧张、焦虑的队伍中。我们已经无从考证是谁第一个把高考比作独木桥,但这一比喻确是深得人心。如今,教育事业的发展已让这座独木桥越变越宽,其他形式的桥也多了起来。春季高考、“三校生”高考、六校自主招生、复旦和上海交大的自主招生……桥多了,拥堵就会变得畅通,天堑也会变通途。桥多了,考生和家长的选择也就多了,也就不再舍近求远,而是选择离自己最近、走起来最方便的一座。本期,让我们一同关注架在高考路上最新和最老的两座“桥”,从中寻找高考“桥”变的规律和方向。  相似文献   

13.
丁磊同学问:《母亲架设的桥》和《巴黎的桥》两篇文章中“桥”各是指什么?作者为什么这样写?两篇文章看起来是写桥,其实都不是写桥。《母亲架设的桥》一文中写桥,是写人记事,以母亲架桥一事为依托,叙述母亲的勤劳和爱子之情,表达出儿子对母亲的深切怀念。这是一座凝聚深厚母爱的桥:它是母亲在劳动时能让“我们兄弟”走过峡谷的安全之桥;这是一座伟大精神的“桥”;是一座性命攸关的桥——由此取得一家一年的口粮;这还是一座伟大毅力的桥;不依赖别人,母亲每年要修十几回。它看得见,感觉得到,但摸不着。“桥”在文中是物,“桥”是母亲勤劳一生的见证,“桥”叫我想念母亲,记住  相似文献   

14.
桥,这世间最美丽的“彩虹”,在唐人的诗里,宋人的词里,元人的曲里,明清人的小说里,不知出现过几多回。千古名桥.一座座在脑海中闪过,而我却选择了这座普通的桥:假如我是桥,我便作这座姑苏城外的枫桥——  相似文献   

15.
一群“黑宝贝”翻过了几座雪山,转过了几个弯,前面出现了一座独木桥。参加喜马拉雅山南坡考察的中科院研究员,地质学家边千韬叔叔,用鹰一样的目光,扫视着周围。忽然,“老鹰”发现了可疑目标——独木桥前面不远的山坡上,隐隐约约有条黑亮的带子。山上除了树,就是石头,这黑色的带子一定是石头啦!  相似文献   

16.
早在远古的时候,河上并没有桥,偶然一棵树倒下去搭在河上,动物从树杆上爬过去,这就是世界上第一座桥。人类在无意的状态下,开始模仿这棵树木,于是就出现了独木桥,最后发展到石板桥、拱桥、索桥,以至现在的各种桥。  相似文献   

17.
无刃刀     
一、普度桥 那是一座长长的、窄窄的独木桥。一端连着天柱峰山腰上的几座小村庄,另一端便是车水马龙的小镇。小桥身下,是数十丈深的山涧。这如彩虹般的天桥,极大地方便了两端人们的来往。  相似文献   

18.
早在远古的时候,河上并没有桥,偶然一棵树倒下去搭在河上,动物从树杆上爬过去,这就是世界上第一座桥.人类在无意的状态下,开始模仿这棵树木,于是就出现了独木桥,最后发展到石板桥、拱桥、索桥,以至现在的各种桥.  相似文献   

19.
我很欣赏何捷老师的“游戏作文”,它使枯燥单调的作文课变成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在欢声笑语中学生们轻松地写出一篇篇佳作。我决定把这香甜的“柑橘“”嫁接”到我的课堂中。首先,我着手“嫁接”何捷老师的游戏作文“过桥迷陷(”见《小学青年教师》2005年第8期)。我很兴奋地给学生读题“:南村村口有一条河,河上有一座南北走向的独木桥,很窄,只有一人宽。今天,村外北边有一个集市,大家都想去赶集。一大早,桥头上挤满‘了南来北往’的人。究竟该怎样才能让这么多的人迅速、安全地过桥呢?”这道题在何捷老师的课堂上很多学生掉进了过“桥陷阱”…  相似文献   

20.
教育评价中的“桥”与“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国社会学家西美尔有一个著名的比喻,叫做“桥与门”。每个人在一生当中都在寻找着什么,发现着什么,这是“门”,它寄托着人的理想和激情。要找到这扇“门”,推“门”而入,进入理想世界,就必须先找到通往“门”的“桥”,“桥”的尽头即是“门”。许多人找到了甚至建造了这座“桥”,驻足观望,周围的风景美不胜收,于是坐在“桥”上歇息,迷恋于、陶醉于“桥”本身的舒适和美丽,不知不觉中,便把这座“桥”当做了那扇“门”,把一生的光阴都耗费在了“桥”上。在这里,所谓“门”就是人追求的终极目标,“桥”则是实现目标的手段和方式。人生的悲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