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闻传播》2006,(9):43-43
《记者摇篮》2006年总第425期发表崔铁民的文章《新闻有两条命》。 文章说,新闻有两条命,一条叫真实,一条叫新鲜。缺了其中哪一条,新闻都活不成。说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无须赘述,因为道理很简单。笔者下面的任务就是说清楚为什么新鲜也是新闻的一条命。  相似文献   

2.
以前,电视新闻报道都是以条来计数的,一条一个内容,如果内容多了,一条消息放不下,便可做成新闻专题。现在的电视新闻不同了,经常可以看到许多电视台在报道新闻事件或人物时采用一种新的表现手法,这就是以一条主线围绕事件或人物,采制若干条新闻安排在一起,在同一时间内播出,通过多角度、全方位的报道,向受众介绍新闻的现实情况,分析事件的原因、背景、意义及其发展趋势,使观众全面了解事件的全貌,是一个主题的新闻有多种形式的多条新闻来表现  相似文献   

3.
城市台新闻节目该如何定位,大家见仁见智。无论是加强经济报道,搞活时政新闻,还是挖掘社会新闻,笔认为都离不开一条,就是要立足城市、紧跟城市生活节奏,让新闻体现出强烈的城市经济和城市化特征。如果将新闻报道的题材领域大体划分为时政新闻,农业、农村新闻,城市新闻和社会新闻这么几大类,我们发现现在城市新闻并没有在城市台新闻节目中当上主角。笔曾作过一个粗略的统计,1996年《嘉兴新闻》共播出新闻3960条,其中城市新闻仅501条,占整档新闻节目的比重不足13%。  相似文献   

4.
刘湖边 《新闻前哨》2006,(10):66-66
舆论引导不等于舆论监督也不等于批评与曝光。目前,很多电视民生新闻栏目似乎一开始就把自己的任务定位于批评与曝光,而忽视了舆论导向的丰富性。有学对电视民生新闻的开启《南京零距离》2004年1月20日-26日的新闻进行了统计,在170条新闻中,政治新闻只有5条,负面和批评新闻多达93条。是否只有负面与批评性新闻才代表着民生新闻的民本取向呢?答案是否定的。  相似文献   

5.
现场新闻的基本要求是要有现场和新闻,这两点缺一不可。好的现场能渲染气氛,增强感染力,可使新闻的价值得到提升;一条有价值的新闻,如果能有一个好的现场来烘托,则会收到如临其境的功效。反之,一条本来很有价值的新闻,如果没有好的现场,只是很平淡地就事说事,那这条新闻再有价值,也失去了生命力;同样,如果光有好现场,没有新闻也不行,你的现场再好,没有闪光的东西,现场也只能是空的。  相似文献   

6.
《新闻传播》2005,(11):56-56
《南方电视学刊》2005年第3期发表应天常的文章《新闻娱乐化,底线崩溃了》。文章说,世纪之初,放眼望去,“新闻娱乐化、新闻艺人化”来势生猛,好不热闹。广播电视“委身”于此,快“玩”得找不着北了。应该为新闻娱乐化设置一条底线,这条底线一言蔽之,就是确认新闻主播主持和节目的形态,都必须无条件从属于新闻。这是新闻专业精神的灵魂。  相似文献   

7.
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三题余焕春一、新闻属性的再认识80年代《人民日报》一版登了一条新闻,题为《长途贩运不是投机倒把》。当时从事贩运的农民争相购买那天的报纸,他们知道这条新闻对他们可以起到保护作用,花钱买这张报纸是划得来的。新闻和报纸又是新闻从业人员经过...  相似文献   

8.
王刚 《青年记者》2005,(5):45-45
在很多情况下,记不报一条新闻,比报这条新闻,要作更多的思考,承受更大的压力,以更强的良知和职业责任感作保证。  相似文献   

9.
新闻实践提出的要求有利于新闻实践、有助于新闻实践,使新闻传播活动取得最好的社会效益,应当是研究新闻规律的目的和出发点。如果对这一点没有疑义,那么,对于新闻规律的表述就应当科学、简要.便于记忆和实用操作,切忌繁锁、重复,不得要领,与新闻实践油水相离,使新闻实践者无所适从,失去了新闻规律研究的意义。在一本颇有影响的新闻学著作中,作者说“新闻传播规律是新闻规律、新闻事业规律、新闻工作规律的总称。”并且列有互7条新闻普遍规律和16条新闻特殊规律严这本著作关于新闻规律的四分法及其相互关系的论述,成了整章文章…  相似文献   

10.
陈瑜 《视听界》2002,(5):29-29
新闻需要解释,已是新闻写作中一条毋庸置疑的原则。科技新闻更需要解释,这是科技新闻本身特质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1.
什么是新闻写作原则?——答《一条违反新闻写作原则的新闻稿》一文的作者陈封杜继昌陈封同志在1996年《新闻战线》8月号《读者论坛》专栏中,就《我国水利经济正在兴起》这篇对外稿中没有写明消息来源,写了题为《一条违反新闻写作原则的新闻稿》一文,说它“违反了...  相似文献   

12.
改进会议报道出现好势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央提出关于改进会议新闻报道的要求后,全国各家新闻单位迅速将如何改进会议新闻报道问题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从见诸媒体的消息看,进步可喜。有资料表明,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从2001年12月13日至2002年1月16日共计播发各类会议新闻38条,比上年同期的174条减少了136条。此间《新闻联播》共播出316条经济成就、先进典型、年终动态的相关报道,而往年同期此类报道只有150条,增加了166条,使报道的信息量增大了。同时共播出国际新闻215条,而上年同期只有130条,增加了85条,增幅达65%,…  相似文献   

13.
电视短新闻是简明扼要、迅速及时报道新闻事实的新闻体裁。各家电视台新闻节目中短新闻始终唱主角。每年电视新闻评奖,要求参评作品中短新闻占较大比例,并且严格规定短新闻的长度不得多于1分30秒。电视短新闻一般一条新闻一个主题,一条新闻一个现场。电视短新闻的“短”,是由于记者选拍到新闻事件中最具动感、最富价值、最为典型、最有冲击力的瞬间镜头,这一动态镜头虽然短,也能使短新闻有较多的含金量和信息量。在实际工作中,如何更积极有效地利用短新闻的体裁优势,来丰富我们的电视新闻的内容,增强可视性,值得我们进一步实践…  相似文献   

14.
朱封金 《新闻前哨》2002,(12):41-41
时事编辑的新闻眼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时事版的风格、读者群的定位。不同的新闻眼光,就会选择不同的新闻稿件,产生不同的效果。一位优秀的时事编辑在发现新闻上,总有其独到的眼光,善于从人们司空见惯的“普通事实”中,去发现有重要意义的新闻事实。新华社每天的电讯稿有一百多条,如何在这一百多条中选择稿件,是对我们时事编辑新闻眼光的一种考验。时事编辑如何才能“慧眼识珠”?一、要在常见的新闻中捕捉鲜活新闻。2002年4月29日电讯稿中,有一条稿件,引题是《国务院总理朱基签署第303号国务院令》,主题是《公布了〈国…  相似文献   

15.
朱珉 《新闻窗》2007,(6):39-40
如今听广播、看报纸,进入耳膜和映入眼帘的经常是一条条会议新闻。这些会议新闻满是某某领导人强调,某某领导人指出,不仅长,而且枯燥乏味,与受众之间拉开了一段很长的距离。长此以往,我们会失去许多受众。这种现状不能不令人深思,这也提醒我们新闻工作者必须下大力气、花大功夫来写好会议新闻,让会议新闻不断出彩。  相似文献   

16.
一、关于纪录片的创作我是1961年到中央电视台的前身北京电视台工作的。那时也不知道电视是于嘛的。一去就和另一位记者穆中里到内蒙古草原采访,用的是16毫米摄影机,像拍故事片一样的拍,如今五秒十秒就是一条新闻,那时候最短也得三分钟四分钟一条,而且没有当天新闻。出差一个多月将片子带回来,冲洗出来,播出去了就叫新闻,也没有谁说这不是新闻,那个时候的概念,那就是新闻。现在中央电视台播音员说:“各位观众,下面播出我们刚刚收到的新闻…………”大家瞪着眼睛看这条刚收到的新闻,这时如要是晚上7点23分,如果知道事…  相似文献   

17.
立体组合报道在电视新闻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立体组合式报道,是指采用多条新闻连续集中报道的手法,从不同角度对某一重大新闻事件进行全方位报道的一种方式。多条新闻同时播出,体裁可以不同,角度可以各有侧重,每条既可以是整个新闻中的一个部分,也可以是单独成篇的报道,并常辅之以新闻背景、现场访谈、分析报道,记者述评等,通过组合,让观众了解新闻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甚至某些重要的细节,从而达到深化、强化宣传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秦州 《新闻界》2005,(5):94-96,64
一条重要的新闻,被各类传统媒体刊登与播出的频次,是很难统计的.而对于网络媒体来说,这种统计成为可能.是搜索引擎使这种可能变为现实.通常情况下,一条新闻在网上发布后,通过对这一条新闻的WEB页面及其数帑这说明网络媒体不仅在历史资料的查询上大大优于传统媒体.并且建立在杏询与搜索基础上的相关统汁,也为传统媒体望尘莫及。  相似文献   

19.
当记者面对一条新闻时,必须分析判断其价值的大小,较强的新闻价值判断力,能使记者准确地抓住关键、抓住重点,捞到“大鱼”、“活鱼”。 新闻价值判断力是在新闻实践中逐步养成的,但又不是无迹可寻。常言道:“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这种“比较”的方法便可用来判定一条新闻的价值。这种方法可概括为八个字,即“望上、视下、纵观、横看。” “望上”,就是看看自己手头的新闻是否符合党的方针、政策,是否是当前或一段时期以来的宣传主旋律。具体到一个行业、一个部门,又要看是否是他们工作的主要方面。这是一条基本的、原则性的…  相似文献   

20.
《青年记者》2006,(2):77-79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满足公众对互联网新闻信息的需求,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保护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的合法权益,促进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健康、有序发展,制定本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