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台静农是中国现代学史上的名作家,是“乡土学”的杰出代表,他的小说集《地之子》曾受到鲁迅很高的评价。本着重从内容和艺术两个方面分析了小说集中的14篇小说;同时较为细致地比较了台氏的乡土小说与鲁迅乡土小说的异同,从而认为所谓“台静农小说从内容到风格,皆师法鲁迅”(杨义语)的论断是不妥的;《地之子》有着自己思想和艺术的追求。  相似文献   

2.
20世纪20年代,台静农以其乡土小说创作蜚声文坛。与同时代其他小说家对待乡土态度的不同之处是,台静农在细致描摹乡村百姓的生存状态及精神特征的过程中,没有简单止步于揭露与批判,更多是挖掘卑微生命身上的闪光之处,揭示了他们对痛苦的自觉意识,进而肯定了其对于自身命运的超越。  相似文献   

3.
台静农的小说《地之子》在选材和创作手法上都是师承鲁迅,呈现出20世纪20年代乡土小说创作的较高水平,同时又在批判与悲悯、理性与感性低徊矛盾以及悲情色彩两个方面体现出五四时代台静农的个人风格。台湾期间的散文集《龙坡杂文》笔力老到、内容博大丰富,融时代悲辛与知识品格于一体,有五四精神之风。本文在阐述《地之子》和《龙坡杂文》艺术特色基础上,分析作者贯穿其中的思想倾向、精神品格,探讨魏晋精神对台静农创作和人生选择的影响,以及二者内在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4.
在二十年代的“乡土文学”作家群中,台静农是很有成就的一个。他和鲁迅同是“未名社”成员,又是鲁迅的学生,同鲁迅过从甚密,他的“乡土文学”创作从内容到风格,都受到鲁迅很大的影响。他的短篇小说大多作于一九二六——一九二八年。主要著作有短篇小说集《地之子》和《建塔者》。 在鲁迅编选的《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中,选入四篇小说的作家只有三个:一个是鲁迅自己,一个是陈炜谟,另一个就是台静农。由此可见,鲁迅对台静农的“乡土文学”创作是多么重视。本文拟从作品的选材、人物形象的塑造和作品的艺术结构等方面,对台静农的乡土小说作一个初步的考察。  相似文献   

5.
台静农以爱情小说的创作走上坛,而真正确立了他在现代小说史上地位的是乡土小说的创作。他的乡土小说描写了古老乡镇的风俗人情画面,展现了乡村百姓的悲剧命运,揭示了老中国儿女灵魂的愚昧与麻木,批判了国民劣根性。后期的小说创作重在青年知识分子革命形象的塑造上,属于早期革命学的范畴。他走了一条从爱情小说到乡土小说,到革命小说,再从革命小说回归到乡土小说的创作道路。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编排中,一直把彭家煌定义为乡土小说家,与许杰、台静农、许钦文、王鲁彦、蹇先艾等作为乡土小说家介绍。彭家煌的小说创作并不仅仅局限于乡土生活的描述,他关注都市下层人民的悲惨生活,批判金钱追求下的人情冷漠、道德沦丧以及表现市民庸常的生活,他对都市生活的描写有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值得重视他在这方面的成就。  相似文献   

7.
乡土小说是从民间取材的一类文学作品,因此,其间处处透漏着原汁原味的民俗风情。台静农的短篇小说集《地之子》是乡土小说的杰出代表。他忠实地从乡间取材,在小说中表现出对农民的深沉关怀,并形成了自己浓郁悲愤的风格,堪称坚实沉着的大地之子。它在研读《地之子》的基础上,通过展示典型的民俗风情,解读民俗风情的成因,揭示了旧中国农民的生存状态,探讨了他们不屈的人性,赞扬了其崇高的反抗精神。  相似文献   

8.
抗战时期,台静农的使命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更为突出,其创作也具有显豁的抗战文学特征。展示和歌颂民 族抗争意识的觉醒,鞭挞屈膝投降行为,揭露现实黑暗和腐败是其抗战期间小说、散文创作的主导内容。在艺术上, 台静农抗战期间的文学创作基本承袭早期现实主义创作风格。  相似文献   

9.
师陀乡土小说中大量死亡意象的呈现,是作者对中原乡土世界底层生命个体的生存苦难的写照与深情关怀,寄寓的更是作者对中原乡土沉滞落后的文化反省与人类命运中生与死的深刻拷问。  相似文献   

10.
抗战期间,台静农以不同的笔名发表不少小说和杂文,在国统区文艺界曾有一定的影响。他的《大时代的小故事》,先后被香港大时代出版社、重庆文摘出版社出版的文艺丛书,选为短篇小说集的集名(另收入《电报》一篇)。过去对台静农文学创作的研究,多是限于他二十年代创作出版的《地之子》、《建塔者》,至于他在抗战时期的创作,几乎无人提及,这对一个作家的研究,不能不说是一个不足。这里仅就台静农抗战期间的小说创作,略作评价。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的教学哲学观构筑于认识论基础之上。在教学认识论的统驭下,学生被看成是一个“理性的生物”,他任意改造、肢解所面对的一切客体,从而变成了一个脱离了生存境域的抽象而片面的人;学生被认为是以一种理论姿态存在于世的,他通过建构和探究这一活动中介,在将教学文本世界变成纯粹对象和干瘪影像的同时也失去了自身原初而本真的存在;师生关系被当作是一种主一客式关系,师生双方总想控制对方、同化对方,这必然导致彼此之间和谐关系的沦丧。  相似文献   

12.
郑谷尝试采用多种意象构筑自己意味不尽的意象世界,使其诗歌的思想性、艺术性独具特色。由于时代和自身的原因,虽反复强调诗骚传统、盛唐气象,但他的诗体过狭,多为近体小诗,意象创造不甚丰富,且多有重复。  相似文献   

13.
晚唐诗人周朴在福州的流寓生活及其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晚唐入闽诗人当中,周朴是在福州较有影响的一位。他的诗句在福州僧寺道观中广为流传,其慷慨赴义的气节为时人所尊崇。与晚唐其他苦吟诗人相比,他的诗歌反映的内容较广,独具特色,意境浑厚深沉。  相似文献   

14.
陈曦 《宜春学院学报》2010,32(3):135-137
莎士比亚在其四大悲剧之一<麦克白>中描述了多个人物角色的睡眠,同时,他也把死亡比喻为睡眠.因此,<麦克白>中的"睡眠"意象具有双层含义:一般意义的"睡眠"以及"死亡".实际上,在该剧中,很多主要人物只能在睡眠中或死亡后得到精神上或心理上的解脱.因此,对该剧中邓肯、麦克白以及麦克白夫人的睡眠进行意象分析可以诠释该剧的悲剧性意义.  相似文献   

15.
孙双 《唐山学院学报》2010,23(1):66-68,106
约翰·邓恩是17世纪英国最著名的玄学派诗人。他的诗以奇思妙喻闻名于世,主题丰富,同时又交揉在一起。其中关于"死亡"的主题表达了他对死亡的认识并与宗教息息相关。邓恩对待死亡的态度反映出一种既叛逆又乐观的矛盾心理,因此他的诗歌有时会比较怪异,而他自己也在寻找答案。文章主要探讨邓恩诗中死亡的意象,与其他诗人相比对待死亡的不同态度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16.
精神的圣火永不熄灭——论海明威的死亡情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死亡"主题几乎贯穿了海明威的所有作品。深入研究海明威传奇的生平和他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可以发现作家对"死亡"有着特殊的敏感和偏爱,这种敏感和偏爱形成了浓重的海明威式的"死亡情结"。作为拳击家、渔夫、猎手和作家的海明威将创作与享受、爱好与事业融为一体,亲身体验死亡,感悟死亡,参透了死亡的真义。从作家的"初识死亡"、"直面死亡"和"超越死亡"三个方面能够解析海明威"死亡情结"的成因,重新理解海明威其人其文。  相似文献   

17.
死亡是史铁生作品的主题之一。从身处残疾求死到思索死亡再到超越死亡的生命体验,“死亡意识”贯穿在他创作的始终。21世纪开始,史铁生也创作了少量诗歌,此时的他,已经过艰难的探寻找到了活着的理由与方式,对死亡持有达观的态度。他的诗歌用一种超然、轻的态度看待死亡,审视死亡与永生的关系,给死亡带来了美学和彼岸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余华作为先锋作家的重要一员,曾对小说的形式特征作过艰苦卓绝的探索,由于特殊的童年生活经历,余华对死亡——这一每个人都无法回避的文学主题的关注和表现更是显得尤为突出与奇特。他的小说创作经历了转型前、转型期、转型后三个阶段,和其创作的转变一样,余华对死亡主题的探索也有一个嬗变过程,经历了一个由死亡表象、死亡思考到死亡承受的衍变脉迹。  相似文献   

19.
曹禺对雷雨意象似乎情有独钟,雷雨意象在其作品中频繁出现,在其代表作《雷雨》中更是高度集中。曹禺利用这一独特意象,多方面展示了雷雨到来之前的特有氛围;从光与声两方面描绘雷雨的强大声势,强化雷雨意象的特征;随着剧情的逐渐推进,写出了雷雨由远及近、由弱到强、渐行渐进的到来过程。追根溯源,《雷雨》中雷雨意象出现的文化根源其实是一种集体无意识——雷雨崇拜,更具体地说是雷崇拜。受古代一系列关于雷雨击杀罪恶之人经验的影响,曹禺在利用雷雨意象烘托人物、渲染气氛的同时,更重要的表达了剧中人物罪的意识、灵魂的审视和救赎意识。  相似文献   

20.
陶渊明虽然不是思想家,但其诗文中展现出丰富的和谐思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自我的和谐、与他人的和谐以及与自然的和谐。自我和谐由三部分组成:淡泊的名利观;“固穷”的贫富观;旷达的生死观。其和谐思想对我国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动和谐世界建设,都具有许多启示、很好的借鉴作用和较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