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7年,影片《华尔街》的男主角、金融巨鳄戈登·盖柯成为了代表华尔街人士的标志性的角色。并为华尔街创造了一种文化。一些人对斯通说:“我到华尔街工作,都是因为看了你的电影。”  相似文献   

2.
格林斯潘这位迄今干得最成功的美联储主席是美国经济的实际掌舵人。在全球财经人士的眼里,格林斯潘是个仅次于上帝的人物。只要他一开金口,嘈杂的华尔街马上便会屏住呼吸,生怕漏掉了一个字,华尔街是全球金融市场的神经中枢,而格林斯潘则是这个中枢的中枢。天底下还有哪个人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像他那样被这么多的人所关注和揣测的呢?中国有句俗话,乱世出英雄,这句话用在格林斯潘身上,实在是再恰当不过了。1998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又一次使格林斯潘成为世界经济舞台上的风云人物,他频频在我国的报刊杂志上露面,使得本来对他不…  相似文献   

3.
“华尔街一打喷嚏,世界经济就感冒”,这句国际玩笑在2003年春天有了新版本:“中国一打喷嚏,世界都戴口罩!” 截至5月下旬,由于SARS的原因,对中国人员进行入境限制的国家多达120多个。恢复国际社会对中国的信心,成为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为期11天的欧亚四国行程中需要着力应对的首要外交工程。  相似文献   

4.
2009年3月12日,涉嫌诈骗全球不同客户500亿美元之巨的美国纳斯达克股票市场公司董事会主席伯纳德·麦道夫低头认罪.这位华尔街昔日的风云人物在必须面对榆察机关对其证券欺诈、洗钱和作伪证等11项犯罪的指控之后,将背负最高达150年的牢狱之灾,法院将于6月16日对其进行宣判.  相似文献   

5.
华尔街精神     
华尔街(Wall Street),纽约曼哈顿一条大街的名字,长不过500米,是英文"墙街"的音译。但如今华尔街早已超越了地理概念,它不但是美国资本金融市场和经济实力的代名词,也是智慧、勇气、财富和梦想的象征。可几百年来,谁是它真正的缔造者,后人却鲜有知晓。谈到华尔街的JP摩根,可谓赫赫有名,但又有谁知道他的启蒙老师和父爱般默默无闻扶持他的人?长期以来,我们对华尔街的认识几乎只限于它的财富和浮华,缺乏了解华尔街创始人的精神归属和理想追求。在当今华尔街大亨们形形色色、沉浮上下的同时,作为他们先辈和巨匠的安东尼·德雷塞尔却几乎被人们淡忘了。  相似文献   

6.
名刊要览     
美国《时代》2月13日打击华尔街犯罪之人2009年上任之初,纽约曼哈顿最高联邦调查官普利特·巴拉拉就指出,"我们的政治、华尔街和整个商界中腐败文化蔓延。"此后,他一直在挑战华尔街的不法行为,其最大成功来自于起诉华尔街内幕交易。在担任纽约南区联邦检察官后,巴拉拉扩大了对证券欺诈的调查力度,将不少金融界巨头拉下马。  相似文献   

7.
影片推荐     
近期热门佳片 《华尔街之狼》迪卡普里奥扮演的长岛股票经纪人贝尔福特,因为在上世纪90年代的一起大规模有价证券欺诈案中拒绝与警方合作,入狱36个月。该欺诈隶涉及华尔街和包括黑帮势力渗透的商业银行的大面积腐败。影片以夸张的风格化方式和快节奏描举了华尔街的另一面。  相似文献   

8.
易茗 《新闻世界》2007,(9):31-32
华尔街是美国垄断资本的心脏,牵动着美国和世界经济的命脉。曾经有一位中国共产党员,在华尔街闯出一片天地,成就了辉煌的业绩。这是一个鲜为人知的真实故事——关于华尔街中共大亨的传奇。成为"红色大亨"舒自清,原名舒鸿源,1918年  相似文献   

9.
名刊要览     
《中国新闻周刊》2009,(41):14-14
为什么主体街恨华尔街 美国“主体街”(泛指小企业和平民百姓)和华尔街之间正开始第二轮对战。很多人讨厌华尔街,但主体街在此次危机中也不是无辜的,它的贪婪之心对于金融危机的恶化也起到不可推卸的责任。如今,如果我们要重回经济复苏之路的话,那主体街和华尔街必须要学会相互理解,共渡时艰。  相似文献   

10.
李鹏 《新闻世界》2010,(12):170-171
本文通过对中国第一部金融类纪录片《华尔街》制作的背景和主要内容的介绍,简要分析了金融类纪录片在我国诞生的客观条件,并以《华尔街》为例探讨了金融类纪录片的拍摄特点和创新之处。  相似文献   

11.
《大观周刊》2010,(38):17-17
23年前,当《华尔街》首度推出时,电影中一句“贪婪是个好东西”让我们记住了一个名字“华尔街”,也使我们认识了一条最繁华的金融街,它成为了美国金融的代名词。23年后的今天,  相似文献   

12.
《全国新书目》2008,(23):16-16
"美国顶尖的商学院今年无比难进,因为里面已经挤满了落难的银行家。"一位刚从国内去美国读MBA的投资银行人士无奈地说。从雷曼兄弟控股公司申请破产保护引爆华尔街金融危机至今,曾经风光百年的"华尔街五大投行"几乎在一夜之间成为历史。  相似文献   

13.
做书的人都有一个共识:图书靠策划。但策划又那么不可捉摸,有的书费尽心力策划可能反应平平,有的书不用费心却莫名畅销。可以说,每一次策划都是一次博弈,与市场、读者甚至策划者信心的博弈。《伟大的博弈》的策划证之。这本书讲述的是华尔街的历史,作者以史学家的知识、哲学家的思维、经济学家的眼光,回顾了华尔街300多年的历史,从17世纪荷兰殖民者带来的“郁金香泡沫”和商业精神、南北战争、两次世界大战到近年华尔街的新变化。作者讲述了华尔街在成为金融帝国过程中的起起落落、大悲大喜,以及其间形形色色的人物和种种耐人寻味的细节,也…  相似文献   

14.
最近,“中国人华尔街骑牛”之事闹得沸沸扬扬;有游客攀爬旅游景点设施到了美国,而且骑的是华尔街那头著名的雕塑牛,恰巧被一位女主持人拍下照片,贴于博客,配了国人素质不堪的评论。信息这样一发布,立刻引起一片谴责。  相似文献   

15.
从《直击华尔街风暴》看系列报道的新趋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美国华尔街出现金融危机之后,央视二套迅速推出了系列报道<直击华尔街风暴>,充分发挥CCTV的全球记者网络体系,从伦敦到纽约,从东京到莫斯科……及时跟踪报道、辨析探讨世界各国关于金融危机的动态资讯与应对措施,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反响,也深刻体现出系列报道的新趋向.  相似文献   

16.
前一段时间,部门组织编辑记者学习华尔街体,借鉴《华尔街日报》的写作模式和风格,通过学习和比较,本人对华尔街体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供大家批评。《华尔街日报》在非事件性报道中,往往先讲述一个扣人心弦的新闻故事,然后再过渡到新闻本体,这种新闻  相似文献   

17.
有一位中国的MBA留学生,在纽约华尔街附近一间餐馆打工。一天,他雄心勃勃地对着餐馆大厨说:“你等着看吧,我总有一天会打进华尔街的。”  相似文献   

18.
一周观察     
当人们以为安然丑闻只是华尔街的一个个案时,美国世界通信公司和施乐公司爆出的财务欺诈案表明,华尔街公司财务欺诈的黑洞或许才刚刚打开。“一只看不见的手”在驱动的人们创造真实财富的同时,另一只看不见的手——“贪婪”也在驱动着人们创造着虚假的财富。对于华尔街来说,跌幅最为惨重的并不是  相似文献   

19.
最近,华尔街投资银行的经营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市场、实体经济乃至人们心理剧烈动荡.中国贸易及金融投资已与世界具有较大关联度,这使得我们在大洋彼岸也感受到华尔街破产狂潮的巨大冲击.中国经济在困难的环境中已经前行了大半年,下一步还会遇到哪些风浪?如何应对?  相似文献   

20.
只借一美元     
美国,华尔街,某大银行。一位提着豪华公文包的犹太老人,来到贷款部前,大模大样地坐了下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