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对怀化学院体育系乒乓球专修学生和非小球类专修学生的网球普修技能测试结果进行比较,加之对乒乓球专修学生正手底线击球和前冲弧圈球测试成绩的相关分析,以探析两项技能的迁移状况,旨在指导乒乓球、网球运动实践,为不同类型运动技能迁移研究提供理论参考.研究发现:乒乓球前冲弧圈球技能的掌握可对网球半西方式正手底线技能学习产生正迁移现象,其原因是由于技能结构和技能认知活动两者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2.
采用综合培养模式对网球专项学生动作技能影响的实验研究,试图探讨综合培养模式能够提高网球专项学生动作技能,从而为网球专项学生专项技能的提高找出一条更好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文章分别对20名实验组学生与20名对照组学生进行不同的实验控制,并于实验控制后对所有受试者的排球正面传球技能进行实验测量。主要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了双手胸前投篮对排球正面传球两项动作学习的技能迁移和干扰特征。结果发现:双手胸前投篮对排球正面传球技术有负迁移影响。  相似文献   

4.
在技术动作教学过程中,教师纠正学生练习中的动作错误,必须按照学生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合理地选择使用纠错方法,才能收到良好的纠错效果。主要从学生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出发,阐述了在学生运动技能学习的不同阶段,教师使用运动感知、运动表象、动作概念和语言等纠错方法的心理学依据,对一些常用纠错方法做了心理学解释。  相似文献   

5.
通过文献资料法、视频资料法和归纳法、理论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对网球与羽毛球这两项技能主导类隔网对抗性项目的技术动作之间的迁移进行研究,旨在了解2者之间的技战术特征、训练方法、体能特征和制胜因素等方面的相似性和相互联系、共同因素,以及在技术环节上存在的技能正迁移,以便我们在排球教学过程中能够合理利用网球与羽毛球技术动作之间正迁移进行教学,缩短练习者学习排球新技术的过程,以此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基于GENTILE的2阶段学习模型及GUADAGNOLI和LEE提出的挑战点假说的理论观点,探讨在体育教学情境中固定练习、渐进练习 和变化练习3种练习方式对儿童学习相同动作程序动作技能的影响,并进一步验证背景干扰效应。方法:选取45名10~11岁儿童初学者作为试验对 象,以篮球双手胸前传球作为操作任务,选取绝对误差(AE)、绝对常数误差(ACE)和变异误差(VE)作为评价指标,对3组被试分别进行技能习得测 试、48 h保持测试和迁移测试。结论:儿童在动作技能学习初期,采取固定练习有利于儿童提高动作技能表现的一致性,是提高篮球传球动作技能 准确性和稳定性的最佳练习方式;学习相同动作程序动作技能时(只改变相对速度、力量、时间等参数),在选取固定练习方式的基础上,适当增加练 习的变异性有利于儿童比赛中篮球传球动作技能表现水平的提高和保持,以及对未来操作情境的适应;渐进练习方式在篮球传球动作技能学习过 程中始终能为儿童匹配最佳功能性难度任务,不仅有利于儿童掌握篮球传球技术动作,而且有利于学习者对不同篮球传球动作技能的记忆表征和 动作计划的重新构建,是儿童学习动作技能的最佳练习方式;儿童在学习相同动作程序动作技能时没有出现背景干扰效应。  相似文献   

7.
唐建军 《网球天地》2010,(11):96-97
从技能迁移理论讲,有乒乓球技术的人学打网球时,乒乓球技术对学习网球有正迁移作用,也有负迁移作用。通俗地讲就是,其技能在学习网球时既有帮助,也有干扰。例如,打网球时比较容易上手,尤其是正手抽球,不太担心击球后球会下网或出界。这是因为,有乒乓球经验的人对球拍拍面角度的调节有较好的认识,可较好地处理球拍拍面对球的撞击或摩擦。  相似文献   

8.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学习和掌握运动技能时与其心理定势的作用有很大的关系,提高学生的心理定势能使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规范的动作。本文运用实验法就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在体操动作技术学习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时空知觉定势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运用心理定向的教学,使学生在练习时减少盲目性,有利于正确掌握动作技术,从而提高练习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乒乓球技术教学主要程序是示范——模仿——练习。学生在模仿练习过程中,由于受观察的角度和自身错误习惯动作以及活动能力的影响,会出现形形色色的错误动作。如果教师不能及早地发现并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就会影响教师的教学声誉;影响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学生  相似文献   

10.
<正>在校园网球运动的开展中,体能与技能的结合练习非常重要,在使用网球教具的同时,设计相关性或针对性的体能练习,将体能练习与网球技能进行同步结合,确保学生在学习技术的同时也进行了体能练习,保证课堂中学生的运动密度及负荷达到标准,切实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与技术水平。网球体能训练需要与学生的年龄、技术水平相对应,分别从速度、力量、耐力、韧度、技能、策略等方面进行课程设计。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运用了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来研究和分析网球发球与排球上手发球的动作迁移作用,从而在排球普修课和专项训练课上良好运用正迁移,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网球发球对排球上手发球有一定的积极影响,拥有的网球发球技术越好,则排球上手发球的掌握速度越快,学习效果越好,但网球发球技术对排球上手发球的迁移效果在前期较为明显,网球发球对排球上手发球有正迁移影响,未发现负迁移影响。  相似文献   

12.
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对体育院校网球专修学生进行"比赛训练法"的教学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比赛训练教学方法比传统教学方法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学生更快的掌握网球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  相似文献   

13.
动作示错是对错误技术动作进行模仿示范。在体育技术教学过程中,如何预防和纠正学生在练习中的错误动作,加快对正确技术动作的学习和掌握,是体育教学工作者应认真研究的课题之一。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笔者采用动作示错这种直观教学方法,预防和纠正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各种错误动作,促使正确技能的动作形成,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湖北体育科技》2015,(8):717-719
采用实验研究方法,通过对在校学生(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上课实验,对乒乓球和羽毛球的动作技术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国球的各项技术训练方法及战术体系来促进网球运动技术的学习,只有充分发挥运动技能正迁移作用的同时才能使体育运动的能力和教学的效果更加明显,为教学训练提高真实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艺术体操专修学生表现力培养的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艺术体操是以美为核心,以节奏、韵律为生命的竞技性运动项目.我院艺术体操专修学生在专修艺术体操课之前大多数学生未从事过艺术体操专业的学习。因此,在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和掌握技术的同时,改进、提高艺术体操专修学生身体动作的优美性、动作的表现力亦同时重要.本文通过对学生加强身体基本动作训练、心理训练、音乐与动作配合的训练等方法的研究,探讨了如何提高专修学生动作表现力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以体育教育系乒乓球专修课学生为实验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从"研究性学习"与乒乓球弧圈球技术教学的有机结合为切入点,证实了"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法比传统教学法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理论知识水平、技术、技能、教学实践能力和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可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旨在为乒乓球其他技术教学寻求一个更好的方法,为提高乒乓球教学质量提供可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及数理统计法等,对沈阳体育学院体育教育系07、08级网球专修学生发球技术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部分网球专修学生的引拍动作不规范;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动作概念不清和身体素质较差,尤其是腹背肌力量、上肢力量及协调性差。  相似文献   

18.
杨国庆 《体育与科学》2000,21(2):57-58,34
本文通过对体育系学生所学篮球和太极拳动作技能保持情况的测试和比较表明:篮球课所学24项主要技术动作的保持明显优于武术课所学24式太极拳技术动作的保持。进一步的分析说明,学习和练习的时间、运动技术动作本身的意义或目的性、学习过程中的及时强化和反馈、学习兴趣等因素是造成上述动作技能保持差异的主要因素。针对这些影响因素,还提出了改善教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采用教学实验法,探讨变异练习法和特异练习法对不同水平的网球技能学习者学习开放性和闭锁性网球技能效果的影响。网球技术等级为3.0和4.0的受试者被随机分入开放性和闭锁性技能任务组,再分别将两个组中的两个技术等级的受试者随机分为变异性练习组和特异性练习组。以击球准确性和动作技评为测试指标,对受试者进行技能的绩效测试。结果显示:在学习开放性和闭锁性运动技能时,3.0技术等级受试者变异练习组击球技评成绩好于特异练习组,4.0技术等级受试者变异练习组击球准确性好于特异练习组,其他各组间成绩差异不存在显著性。  相似文献   

20.
针对效应器在动作序列学习中的作用机制主要存在2 种观点:动作序列学习依存于特定的效应器和动作序列学习独立于特定的效应器。研究 选取大学生为被试,在考虑性别均衡的前提下随机分为3 个试验组;采用序列反应时任务范式,设计反应迁移测验、刺激迁移测验和反应-刺激迁移 测验3 种测验任务,以学习迁移率为指标,分析动作序列学习的心理表征机制。结果发现:(1)在序列反应时任务中所发生的内隐学习,在反应迁移测 验、刺激迁移测验和反应-刺激迁移测验中均发生了学习迁移现象,平均迁移率分别为70.00%、50.79%和47.96%;(2)通过反应迁移测验、刺激迁移 测验和反应-刺激迁移测验中的迁移率比较表明,动作序列学习中独立于特定效应器的成分更占主导地位;(3)动作序列学习中知觉学习和动觉学 习同时存在,但这2 种学习又不是彼此独立的,不能将2 种成分进行简单的叠加。表明:动作序列学习中应重视和充分发挥技能学习的迁移规律,充 分发挥知觉学习、动觉学习的协同作用;动作序列技能的训练不必拘泥于单一动作效应器的训练,可以通过动作示范、变换不同效应器等策略,降低 因重复训练带来的情绪困扰、心理或生理疲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