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20世纪80年代以后,关于西南联大的研究著作及论文大量出现,联大史料被挖掘,西南联大回忆录、散文、随笔相继出版,电影、电视剧、纪录片接连热播,形成一种可观的“热”现象。“西南联大热”是人们怀旧的产物,承载了反思与消费的双重功效,寄托了知识分子的理想与期待,也反映了他们对现代高等教育的不满与反思。在消费主义的推动下,“西南联大热”日益娱乐化、庸俗化。在正确认识联大历史的基础上,继承西南联大的文化遗产,推动高等教育更加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2.
西南联大数学名师的"治学经验之谈"及启示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西南联大是一所名师云集的高等学府,为我国培育出了许多英才,被海内外人士喻为“藏龙卧虎”之地.西南联大数学系的“数学三杰”——华罗庚、许宝禄、陈省身3位教授,以及后起之秀钟开莱先生均在海内外享有盛誉.华罗庚先生讲课的主要特点是,他总是尽力把题材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强调搞学问必须有“看家工夫”;强调“读书要从薄到厚,再从厚到薄”.陈省身先生强调“数学为的是简单性”.许宝禄和钟开莱先生在教学中特别强调要“直观地理解数学”,主张要把数学定理及其证明的“原始思想”告知学生.所获得的教益:认识到追求简单规律的重要性,并以此作为研究数学的目标和兴趣出发点;学会使用直观、联想去理解数学并籍此去发现问题,提出可以研究的题材;学会了重视“特例分析”、数学概括和抽象方法;向华罗庚、许宝禄先生学到了“不怕计算”和“乐于计算”的习惯并乐于从计算中发现规律和提炼一般性公式.  相似文献   

3.
我在《西南联大——近代教育史上的明珠》一文中,论及西南联大取得突出成就的主要原因时说,“西南联大正是在民主与科学的旗帜下前进的”。民主与科学,既是西南联大继承新文化运动革命精神的反映,也是西南联大取得突出成绩的基本因素。云南省省长和志强在纪念西南联大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说,西南联大“是我国历史上传播  相似文献   

4.
“小翠湖”是我校的风景点。根据史料,“小翠湖”原名“梅园”。 1946年5月,西南联合大学结束。西南联大常委、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在离开昆明之前,为纪念在昆八年主持西南联大校务及表示惜别之情,捐助国立昆明师院国币5百万元,在西南联大新校舍(当时昆明师院,今云南师大内)建一小型花园,并定名为“梅园”。不久就和昆明师院的修茸工作一起动工。到10月,昆明师院已焕然一新,屋舍整洁,道路平坦,梅园中池水清可鉴人。一反西南联大旧貌。据我校的西南联大校友指认,“悔园”就修建在新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20世纪30~40年代所出现的“西南联合大学”是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在那个时期“西南联大”作为最具代表性的教育实体产生了特殊的历史作用,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一个典范,不仅在当时,而且至今仍产生着实际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6.
《小学语文》2013,(10):F0003-F0003
云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位于昆明翠湖之滨,始建于1940年,其前身为抗战时期的西南联大附小。学校继承并弘扬了西南联大“刚毅坚卓”的办学精神,逐步形成了“爱国、修德、勤学、创新”的优良校风。  相似文献   

7.
西南联大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文化教育界一道辉煌的彩虹。西南联大在硝烟与动荡中办学8年,培养大批优秀人才,取得显著学术成就。美国学者易社强称西南联大为“中帮三十载,西土一干年”的“世界教育史的奇迹”,它是中国历史上值得好好研究的名校现象。  相似文献   

8.
一、优秀的师资队伍是办好大学的关键 1.坚持“大师论”的教育理念。这里所说的“大师”,绝对不是写上一两本书、发表几篇文章的教师,而是学贯中西、通晓古今、治学有方、诲人不倦、管理有力、成绩卓著、学高德劭的教授。这些教授不是“评”出来的,而是学校根据他的能力“聘”到的。如西南联大中文系、历史系合聘的教授陈寅恪对国学有很深的功底,能解决别人无法解决的问题,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威信,被称为“盖世奇才”、“教授中的教授”。像陈寅恪这样的“大师”,在西南联大有一大批,这是西南联大创造辉煌业绩的真正“法宝”。  相似文献   

9.
云南师大自孕育于西南联大的那一刻起,就一直不忘绵延西南联大精神学脉,就一直不断传承发扬西南联大文化精髓。她在70年的发展历程中,始终牢记联大的“历史嘱托”与“精神使命”。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但与当今云南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十一五”期间建设成为区域性高水平大学的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这一新的时代使命要求云南师大应在深刻解读西南联大优秀文化的同时,牢牢把握高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重要性和规律性,积极探索建设区域性高水平大学的新路子,为建设成为师范性、综合化、开放式、有优势的省属重点大学,进人全国省属师范大学的先进行列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西南联大是中国高等教育史上联合办学的成功案例。本文对西南联大的成功办学经验进行了深入剖析,指出,精神纽带、制度纽带和资源纽带是提升联合办学水平的三条纽带。只有注重和发挥这三者的作用,大学的联合办学才能超越“形”和“体”的层面,进入到“神”和“灵”的境界,取得理想的办学成效。  相似文献   

11.
山西电大教学平台是"导学群"远程教学模式的一个成功实现,而其中的"信息交流"则是"导学群"中各种教学角色在网络环境下,进行对话和交流的一种重要手段,它不同于Internet上的电子邮件,而更像手机的短信息,达到安全、快捷、方便。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大报告是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共十六大的灵魂,继往开来、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实现新的宏伟目标必须具备的精神状态.学习十六大精神,贯彻"三个代表"要在求实效上下功夫,我校为实现"专升本"目标而做的一系列努力正是围绕十六大主题,全面贯彻"三个代表"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3.
陈学军 《教育学报》2007,3(2):10-15
人的安全需要与自我意识需要、社会共识的诉求、以及制度化教育本身的特性,提出了形成教育共识的需要.然而,"理解"与"接受"的困难,使得教育共识的形成即便不是不可能的,也是异常艰难的.那些宣称的教育共识往往试图归化不同的观点而体现出强制,强调认同而淡化怀疑,意在融通却造成区分.因此,将"共识"动词化,把"教育共识"变为"共识教育",即从对"共同的教育认识"的关注转到"共同去认识教育"上,虽是不得已的选择,却也是一种积极的策略."共识教育"既是寻求教育共识的最低策略,也体现了对于他人的信任与依赖,还意味着开放怀疑、避免风险的态度.  相似文献   

14.
陈学军 《教育学报》2007,3(2):10-15
人的安全需要与自我意识需要、社会共识的诉求、以及制度化教育本身的特性,提出了形成教育共识的需要。然而,“理解”与“接受”的困难,使得教育共识的形成即便不是不可能的,也是异常艰难的。那些宣称的教育共识往往试图归化不同的观点而体现出强制,强调认同而淡化怀疑,意在融通却造成区分。因此,将“共识”动词化,把“教育共识”变为“共识教育”,即从对“共同的教育认识”的关注转到“共同去认识教育”上,虽是不得已的选择,却也是一种积极的策略。“共识教育”既是寻求教育共识的最低策略,也体现了对于他人的信任与依赖,还意味着开放怀疑、避免风险的态度。  相似文献   

15.
“东北亚安全与合作学术研讨会”于2008年9月在内蒙古大学举行。会议由内蒙古大学与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联合举办。与会专家就东北亚地区安全形势评估、东北亚大国关系、东北亚地区热点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研讨。与会专家们认为,东北亚地区安全形势中既存在引发地区危机的热点问题,又存在各国进行安全、经贸合作的巨大机遇,关键在于各国特别是中、美、日、俄等大国凝聚共识,积极构建有利于该地区和平与稳定的安全架构。  相似文献   

16.
从高等教育通向农村的必要性,高等教育通向农村与大众化的关系,自学考试与高等教育通向农村的关系、高等教育通向农村应采取的方式等四个方面对潘懋元“高等教育通向农村”学术思想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河池学院2008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河池学院在校生的身高体重、肺活量、台阶实验、立定跳远和坐位体前屈进行规范性测试工作,获得了学生体质健康现状的基本资料.结果表明,河池学院在校学生体质测试总平均成绩为79.55分,及格率96.3%,良好率78.6%,说明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总体水平良好.  相似文献   

18.
UIUC3+2项目是清华大学与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联合推出的学生培养计划,由课程学习与企业实习两部分组成。成功的资助企业实习模式成为该项目的突出特色,也为我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19.
结合社会各行业对计算机应用能力不断提出新的要求,针对《大学信息技术基础》课程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对高校《大学信息技术基础》课程实践教学进行改革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改革的基本方案。  相似文献   

20.
"回归母体"是道教由先秦道家发展而来一以贯之的思想,信教者们渴望通过对洞穴——即母体的回归,返其所生,以求得肉体的永恒和完成精神的超越,达到得道永生的终极目标。本文期冀通过对《封神演义》中"洞穴"——这一频繁出现的意象的分析,探寻道教的"洞穴"的丰富内涵,进而窥测道教的生命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