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薇拉·凯瑟的经典拓荒系列小说<啊,拓荒者!>、<我的安东尼亚>和<邻居罗西基>是其生态思想的艺术凝聚.从生态批评的视角,运用现代深层生态学理论对这三部小说进行解读与阐释,并对作家前瞻性的生态意识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2.
遵循生态规律 构建生态课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生态学从生态学的角度研究课堂教学,剖析教育的生态结构与生态功能,以生态学对研究对象的层次分析,揭示出教育生态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3.
人既是生物性的存在,又是一种社会性的存在,同时还是文化和精神性的存在,生态批评对人类生态系统的关注,必然涉及自然、社会、文化和精神四大维度.生态学是生态批评的思想基础和理论前提,对生态学原理和方法的运用,是生态批评最为核心和最为突出的话语方法.“整体关联”是生态批评一个重要的话语方法.传统艺术批评的对象一般是一个个孤立存在的个体事物,比较而言,生态批评更感兴趣、更关注的是事物在相互作用和相互协调之下所体现的整体关联之生态美.这是生态批评最为独特的审美空间,也正是在这一点上,生态批评形成了对传统艺术批评的超越.生态批评关注“荒野”,关注人类生态系统,具有超学科的特点,需要从其他学科吸取知识养分和阐释模型,强调生态化综合.  相似文献   

4.
当今生态批评致力于从文学研究和生态学结合的角度去探索自然与人类文化的关系。在对“湖畔派”作品的阅读中,我们会发现诗人在讴歌大自然、赞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同时,对科学技术也表达了他们的态度。因此,本文从生态批评的角度重新审视英国浪漫主义“湖畔派”,以期有助于我们更进一步理解英国浪漫主义文学思潮。  相似文献   

5.
红高粱家族的“童话”和民族记忆的复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借鉴原型批评等方法,对莫言的“红高梁系列小说”进行宏观的评论。较贴切地剖析了莫言小说的艺术特征和深沉的内涵。在手法和论述角度上都有新意。  相似文献   

6.
在生态批评发展过程中,经典读本相继问世:1996年《生态批评读本:文学生态学的里程碑》、2000年《绿色研究读本:从浪漫主义到生态批评》、2002年《环境公正读本:政治、诗学和教育》、2015年《共享地球:国际环境公正读本》以及2017年最新生态批评读本《环境人文学劳特利奇指南》。这些读本收录了当时生态批评最具代表性的研究成果。通过研读这五部读本所收录的文章,归纳其共性和特点,探究生态批评最近20年来,各发展阶段的特征,以此揭示从第一阶段生态中心主义生态批评,到第二阶段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直至第三阶段以环境人文学为代表的生态批评的演变过程,其跨学科、跨文化、跨文明的特征愈发显著。  相似文献   

7.
生态关系是文学批评的重要维度,生态批评也成为主流文学批评话语之一,但是从生态批评角度解读恐怖小说目前尚未发现此类研究。斯蒂芬·金在《宠物公墓》中以拉撒路复活的文本隐喻剖析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关系的失衡,从生态角度对人类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症候进行反思,解构隐藏于后现代叙事标签之下的人类生存尺度。明确了只有肯定人类生存的整体生态性质,搭建和谐稳定的生态整体观,进而构建宇宙"生命共同体",人类才能走出生态困境。  相似文献   

8.
本文试图从精神生态批评的角度对《白鲸》主人公亚哈进行解读。精神生态学是一门新兴科学,专门研究作为精神性存在主体的人与其生存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作者站在精神生态的角度来审视《白鲸》主人公亚哈的精神生态困境,揭露人对自然的过度占用,人类自身精神世界的危机及社会发展的不和谐,并且提出了解决方法——创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9.
劳伦斯作品对现代工业化的批判已是学界的共识,但学界较少从生态批评的角度探讨劳伦斯的批判精神中所包含的深刻内涵。文章从生态批评的角度,分析劳伦斯的早期名篇《菊香》所蕴含的生态学意义,指出人类社会的工业化不仅破坏了自然界的物理生态,更破坏了劳伦斯心目中人的天真善良的本性生态,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伦理生态。  相似文献   

10.
百年大计,教育为先。教育的发展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前途,影响着一个民族的命运。而家庭教育作为教育大业当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更是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息息相关。本文以教育学、教育生态学做为理论基础,在阐述教育生态视域下家庭教育的内涵及意义的基础上,根据教育生态学中生态系统论,聚焦影响家庭教育的生态因子,通过对家庭教育影响因素展开进一步的分析,从教育生态学的角度对家庭教育的效果进行成因分析并提出相对应的改进生态对策。  相似文献   

11.
生态批评或生态诗学的意义随着后现代主义哲学与文化的深入而显得越发重要,必将在人类文化中扮演愈来愈重要的角色。生态批评的主要理论意义是对人文主义的局限性和弊端进行深刻的反思。运用生态批评等角度来研究文学,蕴含着世界观的转变、道德规范的延伸以及人类生存概念的拓展。生态批评的特征也只有通过与传统批评的比较,才能够显示出其特有的价值。在背景或环境、心理的探幽以及文本分析的基本视点等方面,生态批评与传统的文学批评都有着明显的差异和不可忽略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生态批评理论为研究文学作品提供了新的视角,在英国浪漫主义诗歌中,虽然诗人对自然形象的选取和艺术表达方式各异,但他们的作品中都蕴涵着丰富的生态学思想:歌颂自然,敬仰生命,自然的意识深深扎根于他们的诗篇,也深刻地渗入了他们的诗歌创作理念。他们提倡人类回归自然以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本文将从生态批评的视角重新解读英国浪漫主义诗歌,挖掘诗歌中的生态思想,再次唤醒现代人类的生态意识。  相似文献   

13.
时下,生态批评学者对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意识和生态观念作了比较全面的挖掘和整理。然而,对于传统艺术生态理念却疏于研究。本土传统艺术生态理念是艺术生态批评颇具指导性、很有参考价值和借鉴价值的话语资源。师法自然的艺术生态理念,整体关联的艺术生态理念和精神调节的艺术生态理念,在中国漫长的艺术发展史中,起着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作用,至今仍有着旺盛的艺术生命力。  相似文献   

14.
对于中国神话奇葩"嫦娥奔月",学术界或从语言文字学、人类学,或从哲学角度进行探寻,遗憾的是他们对其背后深藏的生态思想蕴含却很少触及。本文立足当下,运用生态学和原型批评的有关理论,对"嫦娥奔月"原型所蕴涵的生态意蕴进行探析。在现代生态学视域下,女人与自然再度结成生死联盟,解构男权中心、二元对立和等级秩序,进而解构罗格斯中心主义逻辑本身。这对解决当代各种生态困境将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也为人类与自然之间建立新型的"人天合一"的生态关系提供丰富的生态智慧,并与传统的"天人合一"区别开来。  相似文献   

15.
审美观念嬗变,当代书坛各种流派应运而生,朝多极方向发展,并呈阶段性、地域性流行的趋势。广大受众面对书坛的变化,大有"读不懂"的感慨。论文借鉴生态智慧,引入生态学生态位原理、生态多样性原理和生态开放性原理,在艺术生态批评视域下审视书坛大势,提出营构和谐的书坛生态的设想。  相似文献   

16.
生态批评力主文学尊重自然界的价值与权利,强调人与自然的平等共生亲和关系.将目光投向对自然的再现,对存在于文学中的自然原型作生态学的深层追问和及时性理论研究.生态批评的文学生态构想从根本上颠覆了"人类中心主义"话语对文学的管制,从而要求同在一个生态场域中的生态文学现实性地构成多种文学生态品格.生态批评通过将纯学术话语与诗性话语融合,文化性与审美性和谐统一以实现批评的理想吁求.  相似文献   

17.
审美观念嬗变,当代书坛各种流派应运而生,朝多极方向发展,并呈阶段性、地域性流行的趋势.广大受众面对书坛的变化,大有"读不懂"的感慨.论文借鉴生态智慧,引入生态学生态位原理、生态多样性原理和生态开放性原理,在艺术生态批评视域下审视书坛大势,提出营构和谐的书坛生态的设想.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生态学观点通过对邵阳人口生态经济存在问题的剖析与研究,进而提出了邵阳人口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意见及其对策。  相似文献   

19.
上海图书馆藏《杜诗律》手抄本保存了俞玚批点杜诗的大量资料,从文学批评文献与批评理论角度剖析俞玚批点杜诗的文献价值与艺术特质。俞玚评杜律具有鲜明特色:专注于诗歌"作法"批评的价值取向、重视诗歌章法结构的艺术审视和强调知人论世的批点精神,凸显出清初杜诗学研究的冰山一角。  相似文献   

20.
上海图书馆藏《杜诗律》手抄本保存了俞砀批点杜诗的大量资料,从文学批评文献与批评理论角度剖析俞砀批点杜诗的文献价值与艺术特质。俞评杜律具有鲜明特色:专注于诗歌“作法”批评的价值取向、重视诗歌章法结构的艺术审视和强调知人论世的批点精神,凸显出清初杜诗学研究的球山一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