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比较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大众体育和西方发达国家大众体育的发展特点,主要概括为以下几方面:大众体育的价值取向;体育人口结构;大众体育的运动项目和大众体育的科研。指出2008年奥运会为我国大众体育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发展所带来的良好机遇和面临的挑战,认为我国大众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有赖于科学化的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2.
香港体育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研究旨在较全面、客观地分析、介绍1842~1997年间香港体育的发展情况及其一般规律和特点。采用文献资料、座谈访问等研究方法。主要结论:香港康体发展局、香港业余体育协会暨奥林匹克委员会在香港体育界有重大影响;大众体育受到重视;80年代中期以来竞技体育发展迅速;体育发展有多渠道的经费来源;学校体育场地不足;体育科研学科不够健全。香港未来的体育政策、体育组织机构近期内不会有重大改变;大众体育、竞技体育将得到重点保证发展;学校体育、体育科研将得到重视;香港体育界对未来香港的体育发展持乐观态度。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资料和实地调研法对萨摩亚大众体育所展现出的特征进行研究。认为萨摩亚独特的人文地理环境孕育出了今天萨摩亚大众体育的繁荣,其特点有:民众对体育的参与水平高;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地开展各项体育活动;体育人口比例大;体育的传播渠道广;仍然保持对传统舞蹈的挚爱等特点。萨摩亚大众体育的发展能给正处于发展大众体育瓶颈中的我们很多启示,提高大众体育的竞技性是满足大众对体育新的需求;着重促进体育场地的开发利用使更多的人便于参与体育;从培养国民的体育生活方式发展体育人口;以及大众体育传播渠道多样化等。  相似文献   

4.
对世界大众体育的理想平台——世界大众体育大会的发展进行研究,分析大众体育与群众体育的表述,探讨世界大众体育大会的创办背景、发展历程、运作形式、特点与主题变化以及举办意义,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国际奥委会日渐认识到大众体育的重要性,设立大众体育委员会,举办世界大众体育大会,讨论大众体育问题。举办的14届世界大众体育大会致力于加强全世界大众体育的普及和教育,关注人类的健康和未来的发展,在竞技体育快速发展的同时强化大众体育的历史使命,并着手解决世界大众体育发展过程中碰到的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5.
国际大众体育发展特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文献资料法,研究分析了欧美及亚洲一些国家大众体育发展状况,概括出国际大众体育发展的几个特点:即组织管理法制化;领导机构专门化;发展目标规划化;体育设施综合化;健身活动户外化;体育锻炼终身化;重点群体年轻化;科研方向应用化。  相似文献   

6.
通过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历史分析等方法,对国际大众体育兴起的社会背景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并阐述了国际奥委会为推进大众体育在全球的开展,在国际奥委会中设立了大众体育委员会专门机构,考察了世界大众体育大会及世界大众体育运动会的创立和发展,并对世界大众体育大会对国际大众体育的影响进行回顾。最后,以历届世界大众体育大会的主题为线索,探寻促进我国大众体育发展的科学路径。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现场访谈、比较分析等方法,针对我国广东、广西两省城镇在社会、经济、大众体育的组织管理、参加体育活动的价值取向、体育人口、参与健身活动项目、体育消费等方面的现状进行比较研究。研究表明,两广在发展大众体育中存在差异,对产生差距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发展广西大众体育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广东省提出"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背景下,对广东省12座大中型城市的大众体育发展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广东省大众体育发展情况与"幸福广东"建设要求存在一定差距,包括大众体育场地供给状况难令人满意;区域文化和经济的发展制约了大众体育的发展;大众的体育诉求难以实现。研究认为应通过逐步实现大众体育场馆的"共建共享",积极消除广东省大众体育的地区和群体差异,加强广东省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制度保障等措施,逐步实现幸福广东在大众体育领域的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9.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为我国大众体育的发展和国民体质的提高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与奥运金牌热形成强烈反差的仍是对全民健身的忽视和淡漠,大众体育与精英体育非对称发展。当前,体育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加大大众体育经费投入、高水平竞技运动与社会大众结合等举措显得异常迫切。只有大众体育与精英体育的协调发展,才符合现代体育发展观,才符合新时期国家和谐、科学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10.
推动大众体育活动发展是我们体育运动的根本,也是奥运体育的精神所在。随着电视等强势媒体不断深入、全面地介入体育,电视文化对体育的影响不断增强,造就了新时期我国大众体育的方兴未艾。建立在电视文化之上的奥运体育的勃兴已经成为体育文化的一个奇特现象,大众体育的兴起和普及也同样离不开电视,电视和大众体育也必将和竞技体育与电视的关系一样,互相依存,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1.
国际大众体育发展对我们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对国际大众体育的发展进行了研究,认为:当前国际大众体育目标的系统化、明确化;管理的科学化;大众传播媒体的介入;体育健身的科学评估等为我国大众体育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选择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NBA球队主场、球迷行为、中学体育教育、大众体育设施、市民健身习性和体育传媒等作为线索进行参与式调查,在分析大众体育广泛普及的表象基础上,作者从系统和生态视角创新性地提出大众体育孕育和发展的生态观大众对体育本质、作用和功能的认识及其接受体育教育的水平是孕育和催生大众体育的种子,与体育相关的政策规划与管理、场馆设施与布局、资金投放与力度、传媒等是大众体育生态繁荣的沃土,地域自然因素和家庭体育消费是大众体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境因子.大众体育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其生态需要呵护;国民必须加深对体育本质的认识,政府需要应对大众体育发展的需求,大众体育是政府作为下推动国民积极参与的一场体育文化运动.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影响河南省大众体育发展中体育人口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行调查研究,旨在揭示影响河南省大众体育发展中体育人口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为政府落实大众体育建设的“全民健身计划”,实现体育人口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英意西大众体育政策特点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英格兰体育总署、西班牙最高体育理事会等公共机构和意大利奥委会、英国汽车运动协会等体育组织的调研和对英国、西班牙和意大利大众体育管理体制特征的分析,了解国外在促进大众体育方面所采取的制度和措施,旨在为我国大众体育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大众体育管理体制是大众体育管理的机构设置、权限划分、运行机制等方面的体系和制度的总和,是实现大众体育总目标的组织保证。本文通过对我国大众体育管理体制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当前我国大众体育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我国大众体育管理体制的发展提出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法,阐述中国近10年来竞技体育的发展和大众体育及国民体质的发展情况,对比分析中国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发展的极度不平衡,找出了国家在政策制定、资金投入、场馆建设、媒体宣传等众多方面都极度偏向竞技体育的发展。带着政治色彩的举国体制竞技体育发展达到世界一流水平,而在国民体质下降的背景下,大众体育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导致国民体质进一步的下降。  相似文献   

17.
论冰雪文化对我国冬季大众体育活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隋迎敌 《冰雪运动》2010,32(2):93-96
冰雪文化与大众冬季体育活动密切相关。根据冰雪文化基本内涵,论述了冰雪文化在促进冬季大众体育活动中的影响,认为冰雪文化是冬季大众体育无形资源,提高了冬季大众体育文化品位,促进了冬季大众体育发展;阐明了利用冰雪文化发展冬季大众体育的重要性、促进冬季大众体育需求、拉动冬季体育产业发展和开发冰雪文化产品等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18.
重点介绍芬兰教育部、卫生部、交通部等多部门自1970年以来单独及联合制定的各项大众体育发展政策及其社会影响,并对芬兰政府实施的三个大众体育5年发展规划进行述评。最后指出,芬兰大众体育成绩的取得与国家及地方政府对发展大众体育重要性的广泛认识密切相关,政府多部门联合进行的政策干预以及健身场馆设施等外部物质环境建设为芬兰大众体育的快速发展奠定坚实的政策和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9.
体育健身服务新理念--体育家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强  夏思永 《湖北体育科技》2004,23(4):439-440,443
体育健身服务进入家政服务领域,是体育生活化的一个重要体现,也是体育生活方式形成的一个重要表现。体育家政服务满足了新时期大众对体育的不同需求,体现了新时期大众体育的发展趋势:在我国体育家政服务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它的发展必将带动我国社会体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国际大众体育的发展现状,分析了韩国以及上海市大众体育的成功发展模式,提出了我国大众体育发展的3个目标以及策略:构建开放式大众体育组织网络,不断完善群众体育组织网络;充分发挥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作用,加快大众体育的科学化进程;大力发展大众体育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