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同学们,转眼中考临近了,就语文这科而言,考前系统复习是很有必要的,观每年的语文中考题,都立足于课本,向外延伸,即考查学生识记能力和扩散思维能力,也就是说,语文复习无非就是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复习: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阅读和写作。  相似文献   

2.
年年岁岁话中考,岁岁年年总不同。面对语文学科集工具性与人文性于一身,知识面广,知识点杂的学科特点,广大临考师生复习起来感觉似乎千头万绪,无从下手,尤其是近年来新课标中指出:"中学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应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的,注意积累,并重在领悟、运用。"我认为在复习时,可以从基础知识入手.回归知识点。  相似文献   

3.
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中考试题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中考阅读试题所占分值呈上升趋势。在中考语文的复习中,有效的复习方法至关重要。教材是中考语文阅读复习的重要载体,教师应引导学生立足文本,通过反复复习夯实语文基础知识、专题复习优化阅读方法、系统复习统整文体阅读重点等策略,提高学生中考复习效率。  相似文献   

4.
中考语文复习指导的内容涵盖面广,如何把握重点,突出难点,实现备考复习效果的最优化,这是中考复习备考的关键。我个人的体会是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一是积累与运用专题复习。对于一些历年考试中  相似文献   

5.
在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步伐迈出4年后,我省2005年中考呈现出多套试题并存的局面。在语文复习中体现新课程理念,落实新课标要求,全面提升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是备战中考的重要内容。积累与运用“积累与运用”试题以语文素养为核心,考查语文基础知识、文学文化常识、古诗文等方面的积累及语言的实际运用等。这类试题注重课内外语文资源的整合,除现行的语文教材外,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时事都可成为设题的材料。【试题特点】1.基础知识的积累,强调对考生书写能力的考查。近年来的试题,尤其突出了对考生书写技能的考查,有的还对…  相似文献   

6.
语文是一门综合运用的学科,它需要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在近几年的中考中,基础知识的比重占有比较少,但是基于基础知识的应用题的比重相对多些,这也为初三语文教师的复习教学指明了方向。当下,大部分语文教师都比较重视初三语文的复习、备考等教学效率,本文以新课标作为依据,对初三语文复习教学提出几点浅见。  相似文献   

7.
比较阅读是近年来中考语文的难点,在初三中考复习阶段,加强比较阅读的复习,能帮助学生突破难关,获得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联系苏教廒语文中的几篇课文,阐释比较阅读在初三中考复习中的运用和注意点。  相似文献   

8.
吴继文  李琳 《现代语文》2012,(6):153-155
一、现代文阅读在中考中的比重都说"失作文者必失中考",而现代文阅读在中考的分量也有一句话"成也阅读,败也阅读"。翻阅了一下2011年的浙江省中考卷,除了湖州、衢州、金华、丽水四个市地的分值在24—26分,其他市地都在30分或30分以上。这样的分值比重是我们无法忽略的。但不同于"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乃至"古诗文阅读理解"等板块知识考  相似文献   

9.
张红 《新读写》2021,(4):4-5
2021年中考已经进入倒计时,最后冲刺阶段的复习至关重要。对于这一阶段阅读的复习,我的建议是:精心备考,精准训练。具体来说就是:抓住中考语文阅读的重难点,强化训练阅读技能,熟练运用破解中考阅读重难点的思考方法,形成沉稳应对中考阅读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陈珉 《考试周刊》2011,(92):6-7
中考语文总复习中,阅读理解的复习教学是重点和难点。其一是因为学生对这部分的题目往往怀有畏惧之心,其二是因为在语文中考试题中,阅读理解的比重超过了三分之一。那么教师该怎么着眼于语文能力的运用,进行阅读专题复习,以提高复习的效率呢?  相似文献   

11.
初中阶段是一个人学业成长的基础阶段,尤其在初四学年.搞好复习,对于掌握初中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体会,谈一谈关于中考"双基"的复习.1.平时的学习充分体现基础知识的积累.在整个四年的数学学习中。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涉及面很广,有近二百多个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分析近年来我省中考语文试题的变化,表现在第一板块中,是把原来的“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调整为“语言积累与运用”。比较前后之间的“变”,主要体现在把“语文基础知识”变为“语言积累”,不“变”的是“运用”。这表明,考查感悟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仍然是中考语文的一个重要方面。下面就这部分内容命题的意义和对《大纲》、《课程标准》的误解作一说明。在中考语文试题中强调语文与生活的联系,能起到既“导流”又“开源”的引导作用。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是用来反映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所以,命题也应该围绕这一目标来设…  相似文献   

13.
1.明确复习目的。目前中考英语试题在重视英语基础知识考查的同时,突出语言运用能力和篇章阅读能力考查。复习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但知识是能力的基础,对能力的测试不可避免地要结合对知识的测试,这是对学生积累的系统化、灵活化知识的测试。熟练掌握英语基础知识正是为发展英语运用能力做准备。  相似文献   

14.
中考复习课在初三教学中占据相当大的比重,尤其在初三下学期几乎都是复习课.故中考复习课的教学质量将直接影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技能的运用、基本思想的感悟、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因此,提高复习教学效率,是帮助学生适应社会生活需要和进一步发展需要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实验的中考命题,遵循语文教学规律,坚持继承创新,体现课改理念,既发挥着对教学的“导向”作用,又体现了对教学的“检测”作用。新中考的导向作用和检测作用,表明教学和考试不是两张皮,我们不要为应付中考而改变课改的方向。因此,在复习备考中,我们要把握中考改革的方向,坚持课程改革实验,提高复习备考效率。一、加强语文积累,夯实语文基础新课程实验的中考命题,将“基础知识”的考查变为语文“积累”的考查,加大考试内容的文化含量。以往对“基础知识”的考查,试题中大多是单纯的语文知识内容,导致教学中把语文当成纯工具的技术训练。…  相似文献   

16.
2006年中考临近,同学们已进入中考冲刺阶段。为帮助同学们更有效地进行语文总复习,现结合2005年天津市语文中考情况,为同学们提出几点复习建议。一、2005年天津市中考语文试题的特点1.保持稳定,稳中求变。2005年中考语文试题延续以往中考的基本思路:坚持基础知识,突出重点知识,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中学生诵读古诗词,有意识的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古诗词在中考语文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古诗词默写6分,诗词赏析4分,约占基础知识与阅读总分的17%,大多数语文教师在应考复习中除了死啃《古诗文诵读与鉴赏》中41首外,诗歌鉴赏的复习就显得茫然了,即使这样现状仍然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8.
黄建军 《江西教育》2012,(12):30-30
<正>在期末复习阶段,教师要根据学科特点有计划、系统、全面地指导学生复习。复习应从语文基础知识抓起,结合各知识要点及考点,联系中考相关题型,系统、全面并有针对性地抓知识规律,向学生传授方法和技巧。一、阅读1.现代文阅读。(1)重视基础知识。①字音、字形。以课文"读一读,写一写"为主,兼及形近字、多音字、形声字的区分。②词语。要求  相似文献   

19.
南银华 《考试周刊》2011,(8):164-165
许多教师认为,进入到中考复习阶段后,社会政治复习课很难上,而这一轮的学习和复习又决定着中考的成绩,因此如何做好这一时期的复习非常重要。我就此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认真复习基础知识,以不变应万变政治的考题大体上可分为基础知识题和应用题。不论是哪一种题,都要求考生对基础知识十分熟悉。因此,在中考复  相似文献   

20.
王兆斌 《成才之路》2023,(11):81-84
语文学科在中考中占很大比例,中考语文复习既是引导学生回顾、总结语文基础知识的过程,又是提升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过程。中考复习时间紧、任务重,语文教师要认真反思常用的复习策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根据中考大纲要求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具有“减负增效”作用的复习策略,引导学生直达中考目标。对此,教师要“管”“放”适度,分层分组复习,同时强化学生的语文知识积累,引导学生关注时政热点,并积极优化阅读、古诗文、写作的复习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