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未成年人道德的生成和发展有其特殊的规律和要求,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人性化发展要求、规范化发展要求、阶段性发展要求、主体性发展要求.人性化发展要求关键在于确认其道德生成和发展的个性与差异性;规范性发展要求关键在于确认其核心价值观和道德观;阶段性发展要求关键在于确认其道德发展的相对性;主体性发展要求关键在于一定程度上确认其道德发展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2.
情商养成训练可以让大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情感和健康的心理素质.大学生党员作为大学生中的一员,同时是党和国家建设的接班人,他们是否具备党的意识、宗旨意识、执政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并将意识转化为行动,不仅关系到高校党建工作的质量,也直接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的发展.而情商养成训练是为了让大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情感和健康的心理素质.我们在研究高校大学生党员“五个意识”的培养教育与评价模式研究过程中,发现情商养成训练对于培养大学生党员“五个意识”的培养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八个相统一"是对道德与法治教学建设长期以来形成的成功经验的系统性总结.文章从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意义和现状出发,提出了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践行"八个相统一"的具体策略,助力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创新.  相似文献   

4.
研究同时从道德思维中的道德态度和认知结构两个方面来了解青少年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状况.目的:探讨中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特点.方法:采用《青少年道德判断能力测验》对855名的道德判断能力进行测试.结果:随着年级的升高,中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呈螺旋式上升;中学生道德判断能力发展的关键期是初二和高二年级;中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具有性别差异,女生的道德判断能力高于男生.结论:中学生道德判断能力具有发展性的特点,引导青少年道德心理发展时应考虑其年级和性别特征.  相似文献   

5.
微公益事业是现代微文化的标志,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生活化、常态化的微公益,是具象化公益的道德内化,是传统公益的蜕化与转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合理运用,具有一定的应然价值与实然价值。我们应在透视相应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微公益之微内涵、"三个倡导"维度解析的认识,探究微公益与"三个倡导"价值共识的一致性,进而分析其对贯彻与落实"三个倡导"的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6.
道德是衡量一个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指标,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当代,中国已经进入到社会的转型期,各种非道德事件屡屡发生,体现了这些主体人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之间脱节,而道德敏感性作为影响个体道德认同和道德情感发展的重要因素,具有不可低估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柯尔伯格(L.Koblberg,1927~1987)是当代西方道德认知学派的建立者和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他沿着皮亚杰研究儿童道德判断的路线,在儿童道德认知发展领域辛勤工作了三十多个春秋,提出了著名的“三水平六阶段”道德发展阶段模型,并以此为核心创立了道德认知发展教育理论体系,开创了国外六、七十年代以来的“认知发展教育运动”,在国际学术界和教育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柯尔柏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体系,包括道德发展的哲学、道德发展的心理学和道德发展与道德教育三个有机组成部分.国内学术界对柯尔伯格道德发展的心理学和道德发展与道德教育两个方面介绍得较多,而对其道德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在剖析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历程中,得出共产主义革命的任务即"两个决裂"思想。"两个决裂"的实现既要将生产力的发展作为其根本物质条件,又要将无产阶级意识形态、道德水平等作为其精神条件。科学认识、客观评价"两个决裂"思想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道德社会化可以理解为大学生个人逐渐接受被现存的道德体系所肯定和实现的道德信念与规范,形成特定的道德态度和道德行为的过程,包括道德认知、道德心理和道德实践三个层面的基本内涵.大学生道德社会化具有十分鲜明的时代特征,可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来分析.  相似文献   

10.
道德既包括道德规范等社会客观要求,也包括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等主观操持,道德既具有道性又具有德性,既具有他律性又具有自律性.道德的道性是指道德规范的客观性和道德实践的合规律性,道德的德性是指道德规范的属人性和道德实践的合目的性:道德的他律性是指人的道德实践行为受一定外部条件的限制,具有外部制约性,道德的自律性是指人的道德实践行为又是一种自觉自为行为,具有自觉自为性.辩证统一的道德本性要求新时期我国高校德育创新:坚持"道论"与"德论"相统一;坚持"得道"、"体道"与"行道"相统一;坚持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统一.  相似文献   

11.
随着教师专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关于教师道德的研究也正在实现由"职业道德"向"专业道德"的观念转移,这是推进教师专业化的必然趋势.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现实教育中对于"教师专业道德"的认识和理解还很不到位,需要进一步重视和澄清确立教师专业道德的意义和基础.教师专业道德确立具有理论和现实两方面的意义,其确立的两个基础是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和教师专业道德发展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12.
文章总结了心理学视角下有关儿童道德发展的研究.早期儿童道德发展研究侧重于社会认知发展研究,随后出现了道德功能与道德品质两个新焦点.当前儿童道德发展研究的新取向,主要包括婴幼儿群体的道德研究、道德自我与人格的研究和文化对道德影响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霍夫曼的道德移情及其功能述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霍夫曼认为道德移情是在情感性唤起和对他人的社会认知能力的提高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他提出移情式悲伤的四阶段水平,概括了儿童移情发展水平.指出道德移情对个体的道德发展具有重要功能移情倾向可以加强个体具有的公正道德价值取向或者关爱道德价值取向;在面对道德冲突时,唤起的移情可激活道德原则,而影响道德判断和推理;移情水平的高低影响着道德动机,进而决定了个体能否作出正确的道德抉择并完成道德行动.  相似文献   

14.
推进青少年道德与法治教育是推进依法治国、促进中华民族伟伟大复兴基础工程。文章结合新时期《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要求,提出在课堂教学中引领目标定位、引领内容优化、引领教学发展、引领管理创新四个方面的具体措施,以期促进中学道德与法治课守正创新。  相似文献   

15.
道德情感是一种高级的社会情感,在整个道德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它既是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的催化剂,也是道德认识持久地指导道德行为的基础.然而,目前的道德教育却偏重于道德认知的发展,忽略了道德情感的培养.审美教育对道德情感具有化育作用,将成为道德情感培养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6.
美国当代著名的道德哲学家、教育家和心理学家柯尔伯格的德育思想以认知—发展理论为基础将道德发展划分为三个阶六个水平,强调价值判断重于道德行为,道德教育的目的是促进道德水平的发展.它的启示是:学校德育教育水平应遵循学生的认知阶段,促进学生道德判断和行为一致、注重道德环境建设并应充分发挥学生道德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17.
优良的教学对人才和谐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持作用.科学性和道德性是衡量优良教学的两个价值维度.道德性是科学性的前提,只有道德的科学教学才是优良的教学.教学道德建设对人才和谐发展的实现有着重要的意义.教学的本质特征和现状为教学道德建设提供了可能和必要.正确认识教学的科学性和道德性,普遍认同教学道德,是教学道德建设的实践要求.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指出:“努力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集中体现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对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加强道德建设,是当前我国政治生活中一项紧迫、艰巨、光荣而长期的任务.“道德的形成过程具有如下三个要素:道德染化、道德教化和道德悟化.”笔者认为,在道德形成的三要素中,人们更应重视心理环境的染化在道德形成中的重要性.所谓心理环境的染化,是指心理环境以一种无意识的  相似文献   

19.
严煜 《甘肃高师学报》2012,17(5):131-133
知恩、识恩、报恩是当代大学应该坚持的基本道德操守.大学生感恩教育应把握时代性,主要体现在感谢父母养育之恩,感谢学校培养之恩,感谢他人帮助之恩,感谢社会熏陶之恩.从构建和谐校园、入学教育、毕业教育三个方面入手,培养和塑造学生的责任意识、尊重意识和健全人格.  相似文献   

20.
"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和科学发展观,都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们具有各自的时代特征和理论意义,但是在理论和实践上,它们又是一脉相承的.科学发展观是对"三个有利于"的继承和发展,继承体现在二者的一致性,发展体现在科学发展观的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