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乾海 《出版广角》2005,(11):73-74
近两年来,日本出版业在困境中探索新的出路,通过着力主攻漫画、实施科学管理、打造超级畅销书、加强文化输出、创建巨型书店等一系列有效措施,为出版界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2.
数字网络技术快速渗透到出版业,并最终改变了出版业,按照今天人们的理解,出版更突出的表现为信息传播,将有益的信息传递给受益人的过程就是出版,也就是信息传播。为满足人们随时随地获取各种形式信息的要求,出版界提  相似文献   

3.
日前,九州出版社经中央编制办批准成立海峡两岸出版交流中心,它是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直属的事业单位,其主要业务有:加强两岸出版信息交流,促进两岸版权贸易;开发两岸出版项目;为两岸出版界尤其是台湾出版界提供政策、法律、信息咨询等相关服务。 成立中心是两岸出版界所渴望的,但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许多出版业者对此还是持  相似文献   

4.
严玲 《采.写.编》2023,(3):136-138
随着网络技术与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出版业出现了一种新型的商业形态——数字出版。数字出版的兴起,使我国出版业的商业模式更加多样化,但也给传统出版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面对快速发展的数字化出版所带来的新的挑战与机会,实现与数字出版的双赢发展,对于传统出版界来说显得十分必要。本文探讨了数字出版业对传统出版业的影响,以及如何推动传统出版业的可持续高速发展。  相似文献   

5.
专业出版是未来出版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出版业发展到今天,已经进入了一个重要的转折关头.随着国内分销市场的逐渐开放,国有出版社的全面改制,国家有关出版业新的产业政策的出台,国内出版界将面临新的一轮洗牌,图书市场将出现一次前所未有的百家争雄的竞争局面,这场变革将是中国出版业历史上一次空前的革命,它给出版业带来的影响将是重大而深远的.  相似文献   

6.
2012年看似平常,但对每个中国人而言,却意义重大.中共十八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出版业在转企改制后,又面临着数字技术的挑战.做大做强出版业,依然是出版界的心声.  相似文献   

7.
中文出版与世界出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五届沪港出版年会于1995年11月在上海举行。以“走向1997年的中文出版业及沪港两地出版业在其中的作用和地位”为主题的这次出版研讨会一共收到25篇论文,这些论文本着各抒己见的宗旨,就出版发展新趋势,沪港合作新条件等问题,发表了各种看法,为了让本刊读者从中了解出版业的发展信息,了解沪港出版界思考出版发展的各种思路,本刊特发表会议论文四篇、论文摘要六篇于下。  相似文献   

8.
正仔细梳理国内目前正在使用、有一定分量的数字出版产品,不难发现,真正出自传统出版业者之手的数字出版产品屈指可数。是什么原因造成国内书业与欧美发达国家出版界以及其他行业数字出版商在数字出版产品开发上的巨大差距?又  相似文献   

9.
探求亚洲国际化出版之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世界经济正经历一个全球化的过程,文化也受这一过程的影响.中国的出版业正按照国际化的出版理念开辟新路.亚洲各国出版界应进一步加强合作.  相似文献   

10.
2005年五大出版关键词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刚刚过去的2005年,对出版界来说似乎是沉寂的一年,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举措,没有出现让人特别感到兴奋的热点,但出版界发展的方向并没有动摇,改革探索并没有止步,管理的力度也在加强.当前中国出版业正处于十字路口,就像一位出版界权威人士所言,出版业进入到了一个"拐点".作为一个处于第一线的出版工作者和不断对出版改革和发展进行理论思考的学者, 2005年有几个出版关键词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中,这里我把它们梳理一下,供业界同人参考.  相似文献   

11.
自1955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成立以来,中国的大学出版社已经走过了半个世纪的历程.自改革开放后一批大学出版社成立以来,中国的大学出版社已经走过了近30年的持续发展道路,无论是从经济规模来看,还是就社会影响而言,大学出版社都成为我国出版业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由中国出版界原来的补充地位成长为出版界中一支重要的方面军.  相似文献   

12.
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给出版业带来变局,机遇和挑战并存。基于出版融合发展所需的内容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需求,出版界需要从出版业科技规划制定、图书信息网络传播权集体管理机制构建以及出版单位与技术企业联合攻关等多方面制定因应对策,以掌握出版业在新技术体系下的话语权,实现中国出版业更高质量、更加安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记者4月中旬在上海组稿之际,走访了上海市部分出版社的社长、总编辑。座谈期间,诸位出版资深人士就其各自的工作经验、管理方法以及对中国出版业现状、问题和发展畅叙了自己的思考。现根据记录整理成文,希望能够对出版界同仁有所启发和帮助。  相似文献   

14.
数字网络技术快速渗透到出版业.并最终改变了出版业.按照今天人们的理解,出版更突出的表现为信息传播.将有益的信息传递给受益人的过程就是出版,也就是信息传播。为满足人们随时随地获取各种形式信息的要求,出版界提出了跨媒体出版的解决方案。所谓跨媒体出版是指用于出版的文件在生产过程中.始终处于一种中立的格式.无需再进一步处理便可重新利用这些数据或将它们输出到各种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是中国出版界调整、改革的转型期。当数量、规模的迅速增长显现了改革开放后中国出版业的繁荣时,如何控制规模,提高网书质量就成为中国出版界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同时,当整个国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出版界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在新的历史时期,作为边疆民族地区的新疆人民出  相似文献   

16.
由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陈昕著的《WTO与中国出版》一书自今年8月问世以来,在出版界产生了不小的影响,颇为引人注目。 这本书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与我国经济体制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中,紧密结合中国出版业实际情况,全面而深入地分析了加入WTO对中国出版业将发生哪些重要影响、利弊何在、中国出版业应怎样应变与发展,作  相似文献   

17.
刚刚逝去的1998年,如同全国人民经受住了亚洲金融危机和世纪洪水的考验一样,中国出版业也经受住了疲软的无情考验。面对国际出版业新的一轮兼并浪潮的兴起;面对国内出版物市场各方势力范围的不断整合和重新分割;面对即将到来的新世纪;出版界的有识之士纷纷进行着不懈的探索和尝试,与之相应的  相似文献   

18.
走向21世纪的中国出版业正处在一个重要的历史发展时期。知识经济的蓬勃兴起为出版业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科技出版界的敏锐恰恰在于作为传播媒体,它在知识经济的发展和积累、传播科技知识,提高国民科学文化素质之间担当着无可替代的角色。于是种种的焦虑与思忖无不围绕着探测科技出版业的改革走向、发展态势以及在这个大态势中,各科技专业出版社如何找准自己的定位,寻求和占据其生存与发展的应有空间。  相似文献   

19.
出版评论与现代出版产业相伴而生,是现代出版业行业自觉性的集中体现。出版评论对现代出版业起着引导、协调、监督等作用。出版评论工作的滞后已经影响到我国出版业的可持续发展,出版界应充分重视出版评论工作。  相似文献   

20.
教材问题对于出版界和教育界都是较为敏感的热门话题。它的热门,出于它的丰厚的利润回报。今年4月,福建教育出版社兼并了一家化纤厂的新闻报道,强烈地震撼了出版界内外,引起人们对于教材教辅出版利润到底有多大的关注。其实,教材教辅对中国出版业来说,是一块特殊的领地,对它的关注,也决不是从现在才开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