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5 毫秒
1.
明清徽商从为子弟谋生和光大门楣的愿望出发,对家庭教育倾注了大量的心血,采取了多种教育手段,不仅提升了其子弟的文化素质,树立了良好的商帮形象,也使徽州成为一个重教的地区.研究徽商家庭教育的思想与方法,对当今家庭教育有很多启示.  相似文献   

2.
曾国藩家庭教育思想试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保持曾氏家族的长盛不衰,曾国藩十分注视家庭教育。他认为要使家道不衰,官职、财富并不是长期起作用的穗定因素,家道要兴旺,必须靠贤子弟。曾国藩家庭教育思想的渊源深厚,一是受中国传统家训化的影响;二是曾氏家族的耕读家风;三是传统的儒家思想,这也是其家庭教育思想的主要渊源。由此,决定了曾国藩家庭教育思想内容的广泛、深刻。  相似文献   

3.
基于洛克教育文献的重新解读,借鉴相关学科研究成果,教育史学界关于洛克家庭教育思想和贫民子弟教育思想的“定评”值得商榷。洛克家庭教育思想的出发点在于强调父母对子女的教育义务,这在亲子关系疏离的17世纪末是一种崭新的观念。洛克主张通过建立工作学校对贫民子弟进行强制安置和教育的思想,意味着由社会而非教会承担贫民安置的职责,这对英国近代初等教育的演变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洛克教育思想中蕴含了建构近代英国教育双轨制的萌芽。  相似文献   

4.
张氏在家庭教育中,将传统文化中的儒家道家思想内化为家训中的教育理念,指导子弟治学、处世、修身、待人。以儒家思想占主导,激活满腔热血,积极进取;吸收道家思想,调适生活、安抚心灵。为人处世方面,与人为善,爱惜物命,彰显儒家仁爱思想,蕴涵道家太极思想。这一家庭教育理念培养的张氏子弟,为官则造福于民,为民则福泽一方,群处时仁爱慈善,独处时恬淡自适。  相似文献   

5.
《曾国藩家书》包含了十分丰富的训导其子弟读书的真实思想:读书之道要有志、有识、有恒、读书之道贵在专,读书之道当谦恭,他还提出一些具体的读书方法,这些训学思想对我们进行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明清之际的儒学大变革中,作为北方儒生共同体领军人物的孙奇逢,以回归、重释孔孟经典来整合理学各派,由此其思想可分为两个层次:理学层次和儒学层次。正是两个层次的存在,一方面使得在清代北方形成的以孙奇逢为宗师的夏峰北学成为可能,另一方面也为明清之际的儒学大变革在新视野的开拓方面至少提供了暗示。  相似文献   

7.
曾国藩认为家兴则国旺,家败则国衰。因此他十分重视家庭教育,将调和家庭关系、整饬家庭生活等作为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并通过家书形式将其家训思想予以呈现。曾国藩家训因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和先辈传世家训的影响,达到了中国传统仕宦家训的巅峰,蕴含着十分深刻的哲理,被后世文人贤士奉为教子圭臬。曾国藩以训诫族中子弟为己任,要求子弟要遵行以"孝悌"为本的传家之道、以"勤俭"为基的兴家之本和以"谦敬"为要的待人之道,以达到家族长存、国家兴盛的目的。将曾国藩家训中的德育思想合理运用于当代家庭教育中,不仅能够培养孩子正确的伦理观和道德观,而且能促使孩子构建起合理的劳动观和消费观。  相似文献   

8.
曾国藩对子弟有独特的教育。他成功的教育经验主要有:教育子弟时注意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教育子弟要认真读书,不求做官发财,只求明理;教给子弟学习的方法:有志、有识、有恒。这些对今天的家庭教育都有一定的启益。  相似文献   

9.
颜之推乃我国教育思想大家,其严慈相济的家庭教育思想更是广为传颂的家教典范。深入系统的研究颜之推严慈相济的家庭教育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将对解决当前我国现代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孩子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并且也会引发社会更多的专家学者关注家庭教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明清徽商,从为子弟谋生和光大门楣的愿望出发,对家庭教育投入了大量的心血,采取了多种教育手段。徽商的家庭教育,不仅提升了本人的化素质,而且树立了良好的商帮形象,也使徽州地区成为一个重教的地区。  相似文献   

11.
寒人出身的刘备与曹操、孙氏兄弟相比,没有任何优势可言。刘备的用人方式因此与曹操有很大不同,而与孙氏兄弟只有某些相似之处。刘备在无任何政治优势的条件下,藉异姓兄弟而奠建功立业之初步根基,藉信义而得人才与民众的普遍拥护,藉真诚求才之心而得天下奇才之感戴。刘备的人格魅力使他网罗了一批忠贞不渝之士,但也因过分重用最先结交的关羽而铸就大错。  相似文献   

12.
《颜氏家训》一书,是颜之推家庭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他从当时的社会现实出发,提出了许多有关家庭教育的思想,初步建立了较完整的家庭教育理论体系,使之成为漫长的封建社会中的家教典范,尤其是他在教育内容及教育方法上的独特论述,对解决现代家庭教育中的问题有很好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我国古代教育家颜之推对家庭教育极其重视,主要教育观点包括:家长对子女应尽早施教;父母对待子女要威严有慈,以身示教;主张人一生必须勤学不止;重视环境教育的作用等。他的这些家庭教育思想对我国当今的家庭教育仍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4.
谢彬出身贫寒,八岁入私塾启蒙,喜读王船山《遗著》。曾追随孙中山参加辛亥革命。尔后,留学日本东京,加入中华革命党,参加反袁斗争,受孙中山赏识。归国后,赴新疆考察,著有《新疆游记》一书,孙中山称他为有志之士。后赴云南调查,著成《云南游记》。在北伐战争中任职,大革命失败后,退隐家园,著书立说。1947年任船山中学校长,第二年病故,享年61岁。毕生著述达30余种,近千万言,是我国近代著名的爱国学者。  相似文献   

15.
牛作麟先生是清代曾任四川按察使加布政使衔、有"牛青天"之誉的牛树梅的父亲。他一生读书耕田,耽于儒学;俭以养德,严于教子,成功的家庭教育不仅为牛氏家族培植和熏陶了一批贤子能孙,也为国家和社会栽培出了不少良材。他可贵的亲民思想和爱国意识对其子牛树梅及其他后代、族人为官从政产生了十分深远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6.
孙膑是继孙子后战国时期的著名军事家,有兵书《孙膑兵法》传世。《孙子兵法》所反映的战争理论带有明显的战国色彩,孙膑是孙武兵学的宗室传人。同时,孙膑又是一名杰出的战将,在历史上留下了诸多运用兵法的典型战例,在丰富作战经历基础上总结而成的《孙膑兵法》,在战争观问题、战略战术问题、治军建军问题上都对孙子兵法有所继承和发展,孙膑对于孙子兵法的丰富和发展有着显著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孙奇逢的一个重要思想,即学《易》旨在用《易》以治身、治家与治国平天下。“天下之道莫善于相反而相交以为用”,是矛盾对立统一的。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总是安危相随、泰否相因,始终都是“反交为用”的。所以,他提醒人们要泰不忘否。即便事已得凶,亦当仍使之趋吉,犹“逆挽而进之者,此《易》道之用与造化侔,而圣人作《易》之功亦与天地并也。”  相似文献   

18.
清代郑板桥的“爱子之道”和家教思想表现在爱子而不娇溺,教子首在“做个好人”,从小抓紧爱心教育,顺应儿童“天机”自由发展以及重视家教与师教结合诸方面,对现代家庭教育可引发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罗国杰是我国当代著名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家.他的家庭伦理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家庭美德建设理论的形成提供了逻辑框架,确立了理论基点.其主要内容包括对"孝"的历史考察及其现代价值研究、爱情婚姻道德、家教观和家风思想等方面.罗国杰家庭伦理思想是我国当代社会主义家庭美德建设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20.
用自编的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问卷,对贵州省留守儿童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较明显的家庭因素有:监护人家庭氛围、家长期望、监护人教养方式等。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教育对策:监护人要转变观念,提高自身素质;父母要经常调整对孩子的期望;监护人要优化家庭环境;父母要建立亲子沟通的渠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