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有问有答     
问:我是一名超级网球迷,特喜欢收藏网球明星海报。得知贵刊明年扩版的消息我很高兴,不知能否随杂志附送一些球星海报?(辽宁师范大学王赫) 答:这是许多球迷的愿望。我刊正在举办2001年度“最喜欢的十大球星”评选活动,评选结果将在《网球天地》2002年第1期刊登出来,届时我们将为读者朋  相似文献   

2.
俱乐部     
《当代体育》2006,(4):80-83
有什么问题尽管问; 有什么建议尽管说; 有什么意见尽管提。这里是——“包满意”球迷热线。热线地址: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面岗区宣化街99号当代体育杂志社 CHANNEL[B]球迷热线收邮编:150008 热线电话:0451-82526536(转)8018 热线QQ:4200728(有事请留言) 热线e-mail:xuehouniao2001@163.com “喂,真的很想要一张艾弗森和麦迪的签名海报,一张也行,拜托了。真的真的真的拜托了,如果有的话。真是谢谢了!”——扬州何文平包满意留言:啊,这位“客官”真是把我难住了,除了杂志中赠送的礼品, 我们是不会向读者额外赠送海报的。不过看你着急的样子,哎,那好吧,  相似文献   

3.
也许今年的全明星注定和精彩纷呈,巨星闪耀这样的词汇无缘,科比、艾弗森、保罗的缺席让明星赛的成色下降了不少,奥尼尔的首次落选也令球迷大失所望,但是9名全明星新人的加入或多或少在数量上弥补了球迷们想看到众星云集场面的心理。作为达拉斯全明星赛的形象大使,德克·诺维茨基的巨幅海报在达拉斯市各大建筑物的外墙上随处可见,由此我们不难发现库班的良苦用心——力捧球队当家球星是自己的分内之事,通过这次全明星赛更好地宣传达拉斯这座城市;通过电视转播、广告商赞助来填充自己的腰包才是最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张德培印象     
’94沙龙网球公开赛尚未开战,京城的大街小巷早已贴满了赞助商印制的海报。海报的正中是卫冕冠军张德培醒目的形象。这位华裔球星是亚洲球迷(尤其是中国球迷)的宠儿。在他们的心目中,张德培是偶像和英雄。很多人也许还不甚懂得网球规则,但他们却知道张德培,也许还知道“张德培信赖飘柔”这  相似文献   

5.
陈洋 《新体育》2010,(10):19-20
世锦赛开始之前,中国男篮在美国展开一系列热身拉练,比赛的球馆就在美国篮球圣殿——麦迪逊广场花园,易建联的巨幅海报被贴在球馆外墙最显眼的位置。这幅喷绘的作者显然是要突出易建联在今夏“魔鬼训练”中的成绩.  相似文献   

6.
《篮球》2001,(23)
在《篮球》杂志第200期(暨《篮球》杂志创刊20周年)之际,本刊特推出《篮球迷等级测试题》,以此自庆,以飨读者。此试题为填空题,共40道题,每道题5空,每空1分,满分200分。如果你的得分在120~139分之间,那么你是一位“潜力级球迷”,得分在140~159分之间的是“三级球迷”,得分在160~179分之间的是“二级球迷”,得分在180~189分之间的是“一级球迷”,得分在190~200分之间的为“超级球迷”。(答案见本期各页下部)  相似文献   

7.
贾平凹的爱好不多,时间也不宽裕,唯一能让他慷慨付出时间、投入精力的竟是足球。贾平凹戏称自己“假球迷”,这不是谦虚,而是他小说家的幽默。他和“真”球迷们侃球时,常常记不住外国球星长长的名字,自谦为“假(贾)球迷”,避免球迷们见笑。但无论是这个“假”还是那个“贾”,贾平凹对足球的热爱却是实实在在的。贾先生同家父是至交,也是我们家的常客。上月家父从广州参加一个笔会回到家里,把金汕先生托他捎来的13集专题《难圆足球梦——中国足球史》录相带交给我,恰巧贾先生在我  相似文献   

8.
    
读者朋友们。你们好!新的一年又来到了,祝您新年愉快,万事如意。《桥》栏目在您的热情支持、积极参与下,愉快地翻过了“1995”这一页,当1996年到来时,《桥》栏目初衷不改,仍将是一个读者办、读者看的栏目。真诚地希望您多提宝贵意见,使《桥》栏目健康成长。 本期《桥》栏目将是一个“为您牵线搭桥”的专辑,因为我们手头上积存了很多的来信,我们不想让这些渴望加入球迷联谊队伍的读者长久地失望下去。 ①安徽省安庆市广播电视大学93中专班的汪磊说:“一个视足球为生命的人,期待着各地球迷的来信。”(246003) ②海南省儋州市白马井琼渔子弟中学初三(1)班的周发祥愿与喜爱罗·巴乔和巴蒂斯图塔的球迷为友。(571742)  相似文献   

9.
球迷俱乐部     
球星海报一直是广大球迷所热心关注的,本刊年初所评选的“十大球星”海报在第11期将全部刊登完毕。本刊第12期还有今年最后一次刊登球星海报的机会,至于选谁,希望大家来信给个建议,当然先前评选的“10大球星”不在其列。另外,明年的球星海报是否还有必要继续下去?如有必要,那应该以怎样的形式和内容存在?我们想听听你们的想法,来信或E-mail,地址详见版权页。  相似文献   

10.
《篮球》2003,(10)
382003年《篮球》杂志球迷俱乐部会员名单(八)2003年《篮球》杂志球迷俱乐部会员名单(八)2003年《篮球》杂志球迷俱乐部会员名单(八)2003年《篮球》杂志球迷俱乐部会员名单(八)2003年《篮球》杂志球迷俱乐部会员名单(八)2003年《篮球》杂志球迷俱乐部会员名单(八)2003年《篮球》杂志球迷俱乐部会员名单(八)2003年《篮球》杂志球迷俱乐部会员名单(八)2003年《篮球》杂志球迷俱乐部会员名单(八)2003年《篮球》杂志球迷俱乐部会员名单(八)2003年《篮球》杂志球迷俱乐部会员名单(八)2003年《篮球》杂志球迷俱乐部会员名单(八)2003年《篮球》杂志…  相似文献   

11.
对于球迷来说,今年6月进行的第九届欧洲足球锦标赛(欧洲杯赛)无疑是一次“球节”。为了帮助球迷渡过“销魂的六月”,北京青年报的体育记者王俊和郭宇决定:像意大利90世界杯一样开设“欧洲杯热线侃球”专栏,并特邀劭南共同主持“球迷热线”。这种想法得到了《北京青年报》总编陈冀的支持,也得到北京国际饭店的支持。于是,在北京国际饭店1116房间衍生了一个又一个的动人细节。球迷热线刚刚在报上公布(尚未开张),一些性急的球迷就来电垂询了。方家胡同的张姓球迷和朝阳区任志刚来电询问转播,得到答复后又开始与我们侃球。张先生认为此番欧洲杯德国队没什么戏,马特乌斯断腿,克林斯曼状态不佳,使德国人无  相似文献   

12.
将一场真实足球赛事的现场直播在游戏的虚拟世界中进行浓缩和回放,以模拟真实比赛为基石的理念进行开发制作一直是《WE》(实况足球)系列最吸引玩家的地方。但如何协调“真实性”和“游戏乐趣”之间的矛盾关系,朝着既能保持《WE》系列的风格,又能令玩家玩得开心,也令游戏竞技性更强的方向稳定发展下去,一直是摆在KONAMI面前的难题与挑战。今年又是世界杯年,在每个球迷目光再次聚焦在足球上的时候,KONAMI又给我们带来了一份新的答卷——《WE 10》  相似文献   

13.
“看了《输亦坦然》这篇文章后,我很感谢你能去采访孔令辉。”(福建 陈琳) “《新体育》杂志1997年第一期上的那篇《输亦坦然》,我看了不知多少遍,因为我是一个‘孔令辉迷’。”(四川 邓翼) “我是孔令辉的球迷。很遗憾,  相似文献   

14.
《乒乓世界》2004,(9):i013-i013
最熟悉的陌生人——痴心的球迷们习惯于这样形容自己心中的偶像,因为他们看起来是这么近,而又那么远。但如果你在8月26日早9点——这是乒乓队在北落地的时刻——站在首都机场的大厅里,就会发现,马林与“高手如琳”(www.ma-lin.com)的球迷在一起边等行李边聊天,王楠与“楠忘王楠”(ai-nan.com)版主“量爱”躲在一旁说着悄悄话;如查你参与了女单决赛后“华奥星空”的冠军聊天,就会知道张怡宁在被问到是哪个“怡”时,这样解释:是“怡然宁静” (www.zhang-yining.com)的“怡”;如果再看看下面的故事,你更会发现,曾经“陌生”的人正与我们渐行渐近……  相似文献   

15.
亲爱的球迷朋友,从1999年筘1期开始,绿茵场版块中将出现一个新栏目——《球迷自述》。这里是球迷们自己的天地,可以讲述您的欢乐、痛苦,也可以尽情倾诉您与足球的不解之缘。首期我们将推出两名大学生的“我与足球”。欢迎球迷们“讲述自己的故事”,来稿请寄:北京市工人体育馆南楼《体育博览》编辑部岳旭光收邮编:100027曾几何时,吾与汝一见倾心,邀想终生相守,以汝为业。无奈自知资质浅薄,终不成大器,难与汝并肩携手,共驰绿茵,为国建业。但吾对汝深情似海,难以忘怀,故誓为汝痴,以遂吾愿。转瞬间,几载已逝。其间,吾身虽未能与  相似文献   

16.
俱乐部     
我看见《当代体育》的样子,有种特别的感觉,让我每一期不愿意错过你,我记得有一本,永远留在我心中,哪怕只能够这样的看你。如果真的有一天,我进编辑部看看,我会告诉编辑:“加倍努力工作,我会永远支持你,支持你……”(背景音乐——《老鼠爱大米》)伴随着这位球迷朋友的歌词改编,我们这一期俱乐部又与大家见面了,不知道各位好朋友还记不记得我,主持人——风(疯子的疯)。嘻嘻,该死的美编竟然敢说我不是淑女,让我一顿痛扁,住进了医院。打人的感觉还真不错,嘎嘎!!!书归正转,这位球迷朋友真的是很可爱,画了一个小朋友身穿21号森林狼的球衣,说道:“看了请回信,喔!谢谢!!!。”天呀,你没有留详细地址哦!各位球迷朋友记住了,无论什么来信一定要写清楚地址,有时字迹不清楚在给大家邮稿费的时候就会有麻烦D!  相似文献   

17.
海泽尔惨案     
这将给人们留下怎样的思考呢?——英国球迷和意大利球迷为捍卫各自的球队,大骂对方是“笨蛋”、“必败”。冲破栅栏,挥舞大棒,犹如战场上的集团冲锋……鲜血染红了看台,留下了一具具尸首。记者冒着生命危险,录下了这一悲惨镜头——《海泽尔惨案》。  相似文献   

18.
无论什么时候,《乒乓世界》刊登乒乓装备的“品牌建议零售价”,看起来都是不合时宜的。若干年前,很多店里的标价都比“建议价”高,经销商们不愿意球迷看到《乒乓世界》。若干年后,实际卖价经常只有“建议价”的八折甚至更低,球迷们不愿意经销商拿《乒乓世界》说事。但现在,我们要拿价格说点事,说说乒乓球消费那点事。  相似文献   

19.
当初编辑《球迷爷爷,得罪您了!》一文时,编辑部的同志曾反复斟酌,最后我们还是决定发表此文,其中原委,既有“奇文共欣赏”的意思,也同时感到作者在文中对球迷现象的确做了视角独特的剖析。当然我们也充分认识到广大球迷为中国足球所做的贡献,因此在刊发时的编者按里就着重指出,此文的观点并不代表本刊的观点,而仅是作为一篇争鸣文章予以刊发,供球迷朋友反思。 田惠明女士是一位资深的超级球迷,她的感人事迹在许多文章中我们都已熟知,本刊以为,正是有千千万万名像田惠明女士这样的追随者,中国足球才有了今天市场活跃、影响巨大的局面。正因为如此,本刊同仁都十分理解田惠明女士在读《球》一文时那种委曲、生气的心情,今天我们刊发田女士对《球》一文的争鸣文章,一方面是为球迷提供一个发表自己观点的园地,另一方面,也是本刊对以田惠明为代表的大多数“好球迷”的一种敬意。 不可否认的是,球迷中一些极少数“害群之马”的确存在,而且影响很坏,行为恶劣。他们的存在,不仅损害着中国足球,而且损害着中国球迷的形象,这也是事实。本刊希望通过这次争鸣,让更多的球迷朋友认识到这一点,而同这些“害群之马”划清“界限”。相信这正是李力研先生的本意,也是田惠明女士的心愿,更是本刊全体同仁的希望!  相似文献   

20.
读7月4《北京晚报》名作家 冯德英《球谜与球迷》一文,觉得有些说法,值得商榷。 文中说:“有球迷为在世界杯上看不到中国队而伤心落泪,而怨声载道。我看大可不必。”作家劝慰中国球迷们不必太难过,可以理解。 不过,作家提出的主张却使人困惑。他说:“足球既是一项运动,也就没了什么国界。”他赞扬一位从不看中国队踢球的女球迷,说“她只有看外国的一流球队踢球,才是一种享受。我以为这才是真正的球迷。”作家呼吁球迷们“让我们跳出国界,忘掉中国队,快快活活欢欢乐乐,迷它一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