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新华社纽约4月9日电 美国纽约市去年最后一个季度中发生数百起虐待儿童事件,人们纷纷指责市儿童福利机构对保护儿童缺少起码的责任感。《纽约时报》9日在头版显著位置刊登了纽约州社会福利部门关于虐待儿童的调查报告。调查报告指出,仅去年最后3个月,纽约市就发生了300多起虐待儿童的事件。报告说,“这表明纽约市的儿童保护工作是不完全的和令人无法接受的。”报告举例说,家住曼哈顿的6岁女童艾丽沙曾多次受到其父的性虐待,随后又被其母毒打致死。有人一再向儿童福利部门反映艾丽沙受伤害的情况,但儿童福利部门的工作人员置若罔闻,致使艾丽…  相似文献   

2.
精神保健专家们越来越认识到,那些得不到关怀和慈爱的儿童心灵所受到的伤害也许要比肉体上受惩罚的儿童大得多。明尼苏达州立大学心理学家拜伦·爱格兰对父母的职责及幼儿早期发展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他说,精神虐待儿童的后果至少和肉体虐待儿童的后果同样有害。随着年龄的  相似文献   

3.
文章提出儿童虐待研究的新视角,对美国防止虐待儿童的财政支持制度体系的建立背景、构成、优缺点进行了探究,分析了美国防止虐待儿童的资金来源、监管等方面的情况,为我国防止虐待儿童、促进儿童健康发展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角度和依据。  相似文献   

4.
去年年底,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日内瓦发表了《2006年世界儿童状况》报告,指出当今数以亿计的儿童被剥削,受到种种虐待和歧视。报告中说,目前全球有840万儿童处于被奴役的地位。全球约有1.5亿残疾儿童,他们常常是社会歧视的牺牲品。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中日两国儿童虐待方式等方面的规律,进而了解儿童受虐待的现状和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社会分类学方法,从儿童虐待类型、施虐者与受虐者的关系、影响因素、虐待者的经济状况、受虐者的性别和年龄特点等方面,对中国124例和日本170例儿童虐待案例进行分析.结果:身体虐待和期待过高是儿童虐待的主要类型;日本生母虐待儿童率明显高于中国生母的儿童虐待情况.家庭经济状况不好,虐待发生率高;中国女孩受虐率高于男孩,日本则相反;0~2岁虐待发生率最高,随年龄增长,性虐待率增大.结论:日本生母虐待儿童率高于中国生母的儿童虐待情况,中国女孩受虐率高于男孩,日本则相反.  相似文献   

6.
引言 世界卫生组织把儿童虐待列为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说到儿童虐待,人们经常想到身体虐待、情感虐待和性虐待.孰不知,忽视也是一种虐待!儿童忽视(又称儿童疏忽),与其他虐待形式一样,严重影响着儿童的成长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该研究结合问卷法和实验法,探讨不同弹性受心理虐待儿童的社会关系认知特点。研究从611名四至六年级儿童中筛选出290名受心理虐待的被试,采用组间设计对受心理虐待弹性组和缺乏弹性组的儿童进行单类内隐联想测验,探讨在心理虐待处境下两组儿童对父母内隐态度的差异,通过假设情境法等考察受心理虐待儿童对师生、同伴关系的认知。结果表明:(1)受心理虐待弹性儿童对亲子关系的内隐态度比缺乏心理弹性的儿童更为积极;(2)受心理虐待弹性儿童在三类社会关系背景下情感维度的认可度均高于缺乏弹性组儿童;在不同假设情境下,心理虐待弹性儿童比缺乏弹性儿童更倾向于向老师、同学或朋友倾诉自己的遭遇,或请求帮助;(3)积极的师生、同伴关系和支持寻求与受心理虐待儿童心理弹性的发展存在显著正相关,同伴关系和支持寻求能有效预测心理虐待儿童心理弹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儿童虐待问题应该说是目前在日本整个社会里最为人们所关心的问题之一。近十年来,儿童虐待现象不断呈现上升趋势。儿童虐待的类型分成:身体虐待型、放置不理型、性的虐待型和心理虐待型。儿童被虐待的原因主要有社会方面的要因、家庭的要因和被虐待儿童自身的要因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儿童虐待事件频频见诸报端、网络.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为了有效防止儿童虐待,美国已经建立起一套完整、成熟的儿童虐待法律保护体系。反观我国.关于儿童虐待法律保护的制度严重不足,温岭虐童案发生后.对于非家庭成员实施的儿童虐待行为,法律中找不出一条合适的罪名加以处罚。因此,完善儿童虐待法律保护制度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0.
儿童虐待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它危害儿童身体、社会性、认知和情绪的发展.美国佐治亚州将儿童虐待分为忽视、躯体虐待、性侵犯、性剥削、情感或言语虐待五种类型,并通过举报、调查和评估、审理等程序防止或减轻儿童虐待产生伤害.基于佐治亚州的经验,我国应该通过制定关于儿童虐待问题的专门法律、成立专门的儿童虐待处理机构、健全儿童虐待案件的司法程序等手段保障儿童的权益.  相似文献   

11.
在1977年,百分之三十八的六岁以下的儿童——总数大约六百四十万——有着参加工作的母亲。今天这个数字已大大地增加了。华盛顿城市研究所推测,到1990年,百分之四十五的六岁以下的儿童——总数大约一百万——将有参加工作的母亲。由于越来越多的妇女加入了劳动队伍,能照顾儿童的人数将会减少。因此,组织全日制幼儿教育的计划显得愈加重要了.  相似文献   

12.
受虐待会给儿童带来很多不良心理健。游戏是消除受虐待儿童不良心理的有效途径,因为游戏可以给儿童提供自我表达的媒介、宣泄消极情绪、发展自我力量。利用游戏消除受虐待儿童的不良心理要树立正确的儿童游戏观,营造自由的游戏环境,要通过具体应用玩偶、角色扮演和涂鸦等游戏来实现不良心理的消除。  相似文献   

13.
基于对699名初中生的问卷调查数据,构建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检验社会支持对于儿童在家庭中受心理虐待和在学校中受欺凌之间的中介作用,以及学业成绩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儿童在家受心理虐待正向预测其在校受欺凌,领悟社会支持在两者关系中起中介作用,学业成绩对中介效应起调节作用。具体来说,儿童在家庭中受到心理虐待会加重其受校园欺凌的程度,领悟社会支持可以缓冲这种负面影响,但对学业成绩不佳的儿童而言,领悟社会支持无法起到显著的保护作用。因此,在校园欺凌防治中不可忽视对家庭关系质量的考察,并应当为儿童构建多维度的社会支持网络。  相似文献   

14.
信息五则     
美国:儿童生存环境最差据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报道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日内瓦发表的一份报告说,意外事故已成为发达国家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报告说,儿童生存环境最安全的国家是瑞典,其次是英国、意大利和荷兰上述4国的儿童因非疾病原因而死亡的比例均低于十万分之七。最危险的国家有美国、新西兰、葡萄牙和韩国。  相似文献   

15.
正包括儿童性侵犯在内的虐待儿童现象久而远之。早于100多年前就有相关的研究和文献记载。然而,虐待儿童的现象却常年并未受到高度关注,儿童性侵犯更是隐藏,俨然成为不能说的秘密。儿童性侵犯持续发生在世界的不同角落,不断伤害儿童,并给儿童、家庭和社会带来负面影响。我们,作为父母,应以保护儿童远离性侵犯为己任。因为,每一个孩子生来都是唯一的那朵花。  相似文献   

16.
1989年11月20日,第44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儿童权利公约》 (The Convention on the Rights of the Child),《公约》规定了世界各地所有儿童应该享有的数十种权利,其中包括最基本的"保护权利"——防止儿童受到歧视、虐待及疏忽照顾.《公约》第十九条规定,"缔约国应采取一切适当的立法、行政、社会和教育措施,保护儿童在受父母、法定监护人或其他任何负责照管儿童的人的照料时,不致受到任何形式的身心摧残、伤害或凌辱,忽视或照料不周,虐待或剥削,包括性侵犯."  相似文献   

17.
数据库系统作为美国儿童防虐待与忽视管理的核心载体,具有全国统一性、强自发性、可操作性、服务性等特性,对其进行分析和解读,对于我国儿童防虐待与忽视的科学管理与决策、提高儿童福利,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8.
儿童期虐待易导致成人后精神障碍的高发生率.儿童期虐待主要类型有性虐待、躯体虐待和情感虐待.儿童忽视与儿童虐待常被混淆,但二者在发生的前提、特点、产生的影响以及管理方式等各方面均有明显差异,两者都是构成儿童创伤的因素.童年虐待对儿童造成的短期影响主要是躯体虐待所造成的身体伤害,行为和心理病理问题;童年虐待对儿童造成的长期影响可能会产生焦虑障碍、分离症状性、抑郁、边缘人格障碍、多重人格障碍、性功能障碍等.  相似文献   

19.
据日本的一份调查资料说,美国小学生的知识,百分之二十来自第一课堂,百分之八十来自第二课堂。这个说法不一定可信,但是,我们大概可以这样说,在今天的时代,一个小学生知识的来源,课外不会少于课内。所以,近年来,重视第二课堂的呼声很高,这是符合小学生获取知识途径的实际情况的。课外阅读是语文的第二课堂活动之一。《小学  相似文献   

20.
《世界教育信息》2008,(6):11-1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近日发表题为《我们的气候,我们的儿童,我们的责任》的报告,评估了联合国千年发展计划的目标完成情况。报告说,由富裕国家导致的全球变暖可能使亚洲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的儿童死亡人数每年增加4万~16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