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张琦 《教师》2010,(16):19-19
一、“师带徒”工作的重要性 “师带徒”指的是由于新教师初到幼儿园,对于幼儿园的环境和教学都是陌生的,为了尽快使新教师提高业务素质,促进新老教师的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提高教学效率,建立以园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一般都会指定一个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担任“师傅”,为该师傅指定若干名青年教师作为“学员”。师徒制目前已经成为发挥教师主体性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
为促进青年教师快速走上专业化成长的道路,A校经过研究决定,对全校所有的青年教师提出了考核要求,为每位青年教师配备了有经验的骨干教师做师傅,要求每人每月要听师傅四节课,每人每月要读一本相关学科的研究书籍并写一篇相关的读书笔记,  相似文献   

3.
"双导师制"是在教学方法上指导高校青年教师,使其感知教育环境的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双导师制",不但对青年教师的成长有利,而且对指导教师的教学与科研有利,这是一个"双赢"的举措。实行"双导师制",表面上只是为了青年教师的发展,实际上是为了提高全体教师的教学水平。这种做法的最大受益者是学生。  相似文献   

4.
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师傅”的传经布道,更需要师傅为其搭台子、压担子、指路子、出点子——“引上路、扶上马、送一程”。这“四子”,就是师傅送给徒弟的最好礼物。  相似文献   

5.
青年教师的培养是高等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必须牢牢把握住的一个环节,而“导师制”则是一条培养青年教师的重要途径。因此,高师院校应利用自身师资优势,重视对青年教师的教育培养,采用师傅带徒弟的形式,全面提高他们的素质,同时进一步发挥现有师资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张琦 《教师》2010,(13)
一、"师带徒"工作的重要性 "师带徒"指的是由于新教师初到幼儿园,对于幼儿园的环境和教学都是陌生的,为了尽快使新教师提高业务素质,促进新老教师的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提高教学效率,建立以园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一般都会指定一个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担任"师傅",为该师傅指定若干名青年教师作为"学员".师徒制目前已经成为发挥教师主体性的一种有效手段,使拜师活动真正成为教师成长的摇篮.  相似文献   

7.
师徒结对,顾名思义,就是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结成师徒,师傅对徒弟实施“传,帮,带”,引领和指导他们走上专业化的道路。师徒结对是一种目标性、实践性、实效性很强的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培养模式。学校通过多年的实践,不断优化资源配置,优化实施策略来提高师徒结对活动的实效,使之成为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踏脚石,取得了名师带出名徒的效果,实现了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目标。下面笔者结合学校管理实践当中的一些做法来谈一谈自己的看法。一、师徒结对要双向性与针对性结合师徒结对应坚持自愿、双向选择的基本原则。徒弟看到师傅的能力与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8.
《小学教学研究》2014,(4):F0004-F0004
“导师团”是浙江省天台县实验小学培养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创新做法。学饺充分发挥省市县纪师、教坛新秀的引领作用,使青年教师在其指导下,迅速适心并电有成效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实现教师队伍素质的动态提升。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一对一”师徒结对,对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目前有不少学校的青年教师队伍迅速扩大,而富有教育教学经验的骨干教师成了稀缺资源,传统的师徒结对培养方式已经不能解决青年教师越来越多而骨干教师越来越少的“剪刀差”。许多学校采取了“一对多”的导师制培养方式,即一个骨干教师指导多个徒弟教师,这是解决当前骨干教师少而青年教师队伍庞大问题的创新做法。那么,如何让导师制真正发挥出实效?江苏省海门中学采取了以下策略。  相似文献   

10.
师徒结对,顾名思义,就是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结成师徒,师傅对徒弟实施"传,帮,带",引领和指导他们走上专业化的道路.师徒结对是一种目标性、实践性、实效性很强的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培养模式.学校通过多年的实践,不断优化资源配置,优化实施策略来提高师徒结对活动的实效,使之成为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踏脚石,取得了名师带出名徒的效果,实现了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目标.下面笔者结合学校管理实践当中的一些做法来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师傅“的传经布道,更需要师傅为其搭台子、压担子、指路子、出点子--“引上路、扶上马、送一程“.这“四子“,就是师傅送给徒弟的最好礼物.……  相似文献   

12.
十年前,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第一中学的师资队伍面临着严重的青黄不接的局面。该校领导采取了有效的措施,对青年教师进行培养,现在已有一批青年教师成为学校的教学骨干。他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组织青年教师拜师,要求老教师收徒。丰宁一中要求每一位老教师都要带出一至二名合格的徒弟,并在全校举行了隆重的拜师会。学校规定青年教师要听师傅的课,备课要  相似文献   

13.
正做好育人工作的关键是要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石家庄市第十七中学十分重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尤其是青年教师的成长,“青蓝工程”就是我校打造高素质青年教师队伍的一项重要举措。1.师徒结对,明确培养目标。名师出高徒。选好师傅,明确培养目标,才能带出一支高素质的青年教师队伍。我校每年都聘请本校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采用“一带一”的方式和青年教师签订师徒结对协议书,在教学、课  相似文献   

14.
正一个年青教师的成长之路有多长?有人说:8年;有人说:10年……怎样利用团队的力量,让这些教育小树快点茁壮成长,早日成为学校的中坚,是每一个学校管理者都在思考的问题。笔者所在的河南省安阳市三官庙小学随着办学规模迅速扩大,青年教师数量大幅增加,青年教师的成长就显得尤为急迫。2013年国庆节刚过,三官庙小学的骨干教师"一对一"帮助青年教师的"青蓝工程"隆重启动。师傅们人人  相似文献   

15.
素梅 《山东教育》2008,(7):128-128
读了王大藏老师发表在2008年3月25日《中国教育报》上的《对青年教师不能一味“催赶”》一文,笔者深有同感。刚刚走出校门的青年教师满怀着理想和热情走上教学岗位,最需要的是学校领导和老教师悉心的指导和真诚的帮助,而不是强制性的“催赶”。笔者在赞同王老师提出的为青年教师选好师傅、给青年教师提供各种书籍、让青年教师上汇报课并肯定其成绩等建议的基础上,还想说的是,学校领导不要抹杀青年教师的个性,要引导青年教师形成自己的教学个性。  相似文献   

16.
青年教师是未来教育的希望。如何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使他们尽快成为教育中坚力量,是各所学校都重视的问题。一直以来,师徒结对制被视为教育培养青年教师的有效手段而被大力推广。在很多普通高中尤其如此。不可否认,这一做法有其实用性有效性,但在推行过程中,存在的种种失衡现象不容忽视、不容回避。  相似文献   

17.
青年教师是教育事业未来发展的主力军,忽视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就会丧失21世纪教育的优势。基于这样一种认识,我校近些年来能以邓小平“三个面向”教育思想为指导,在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摸索出一些适合自己的学校发展的做法。  相似文献   

18.
"传帮带"是经由指定导师个人或群体具体指导特定对象的个别化教育实践,以促进个体不断创新发展的程序模型。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传帮带"的实施,对我国高职教育又好又快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传帮带"实施在我院青年教师培养中起到一定的作用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实施过程中却存在一些问题,如导师制实施中出现的形式性、局部性和激励措施不足等问题。因而应针对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方法和途径,以达到提升高职青年教师素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然而我们的“师傅”刘克老师不但把我们“领进”教育的大门,而且对我们实行“扶着走一程,放手阔步行”等一系列带动青年教师的措施。刚刚步入教育者行列的我们对于“教师”一词的真正含义,理解得很肤浅。为此刘克老师给我们讲述她的“师傅”——杨金凤老师是怎样为人师表的。望着她那执著的面容、自信的神情,我们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了教育的伟大,教师的光荣。现在我们终于体会到了,那时刘克老师是“牵”着我们的“手”,使我们跨入了教育的殿堂。立志于教育事业是我们的愿望,但仅有远大志向是不够的。千里…  相似文献   

20.
教育和培养青年,学校要发挥主阵地的作用,要制定青年教师培养、进修工作的计划,并分管领导负责。对青年教师要全面分析、正确评价,形成有利于青年教师成长的环境。对青年教师,在政治上要严格要求,鼓励他们自觉地提高思想觉悟;业务上要多指导,可以实行“师傅带徒弟”的办法;工作上要多压担子,让他们在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