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多高中生物复习资料中都有以下这道题目 :将酵母菌经过研磨离心分离后得到上清液 (含细胞质基质 )和沉淀物 (含细胞器 )。把等量的上清液、沉淀物和未经离心的匀浆分别放入甲、乙、丙 3支试管中 (图略 )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 1 )实验一 :向 3支试管分别滴入等量的葡萄糖 ;( 2 )实验二 :向 3支试管分别滴入等量的丙酮酸 ;( 3)实验三 :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 ,向 3支试管分别滴入等量的葡萄糖。请回答 :上述 3个实验中 ,甲、乙、丙试管内的产物分别是什么 ?为了使题目的条件、要求和答案让人一目了然 ,笔者用图表形式示出。条件 试  管甲 (上…  相似文献   

2.
含烯氢和炔氢的烃及其衍生物的反应性活已有过论述。本文就结合师专有机化学教学作总结性的分析和归纳。一、实验与数据 1、烯氢,炔氢的活泼性 (1)酸性:PK_(α乙炔)=26 PK_(α乙烯)=36 (2)分别将净化的乙炔、乙烯气体通入银氨液中,前者有灰白色沉淀物生成,后者则  相似文献   

3.
1问题的提出
  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兼性厌氧型,是探究细胞呼吸的理想材料,也是各级各类考试中多次使用的素材。例如,将酵母菌细胞膜破碎后,形成由细胞核、各种细胞器和细胞质基质组成的匀浆,并进行差速离心处理,得到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将酵母菌、酵母菌的细胞质基质和酵母菌的线粒体分别装入不同试管中,分别加入葡萄糖或丙酮酸,通入氧气或密封,通过实验来探究不同试管中的产物,综合如表1。  相似文献   

4.
水产品中孔雀石绿残留提取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L9(3^4)正交实验确定了水产品中孔雀石绿残留的最佳提取剂配方及提取技术:在5g鱼肉样品中分别加入酸性氧化铝2.0g、PbO2和硅藻土混合物(1:2)0.6g、pH3.5乙酸盐缓冲溶液7.5ml、lmol/L的对甲苯磺酸溶液2.5ml、乙腈10ml,经充分研磨、匀浆之后,3000rpm离心取上清液.  相似文献   

5.
根据命题条件和结论中涉及知识点的多少不同 ,我们将包含化学反应的题目分为单一型和复合型两种类型。1 单一型 是指题目条件和结论中只涉及到一个知识点 ,解题过程只要独立地考虑某一种生理过程 ,运用某一知识点的知识就能解答问题。解题基本步骤是 :首先 ,根据题目条件和结论确定知识点 ;其次 ,由确定的知识点写出该生理过程的化学反应式 ;第三 ,从化学反应式中直接得出结论 :反应物、生成物是什么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数量及数量关系如何 ?反应的条件、场所是什么 ?影响反应的外界因素有哪些 ?例 1,研磨酵母菌后离心处理 ,得到上清液 (含…  相似文献   

6.
对小球藻蛋白质的提取及分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为了研究小球藻中增强免疫力及抗肿瘤等方面具有显著效果的活性成分,本文对小球藻蛋白质的提取及分离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小球藻(Chiorella ssp)光照培养,离心收集鲜藻,超声波破碎细胞,离心除细胞碎片.取上清液加入30%饱和度硫酸铵,4℃静置盐析24h,离心后分别将沉淀和上清液透析,经Sephadex G-75柱层析,可以得到分子量不同的四种蛋白质,以PAGE分析证明了本文所采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科学》教材 (华东师大版 )第六章的第三节“细菌和真菌”中有一个学生探究活动“探究酵母菌发酵的最佳条件”。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值隆冬 ,我们鼓励学生利用自然条件 ,让学生自由组合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 ,给学生提供了两台恒温箱、足量的面粉和酵母粉、温度计及烧杯 ,有问题可以向老师咨询 ,并规定了完成实验和相互交流的时间 ,具体工作由学生独立完成。下面是学生设计的一部分实验方案和操作步骤及结论的记录情况。方案一 探究酵母菌发酵速度与温度的关系1.取 2 5 0mL的烧杯A、B、C三个。2 .将和好揉匀的面团 (含适量的酵母菌 )称取…  相似文献   

8.
为获得具有"风土"特性的酵母菌,从琼瑶浆葡萄自然发酵过程中分离纯化出36株酵母菌.根据酵母菌的宏观和微观特征,初步将这些酵母菌分成8类.利用Biolog微生物自动分析系统对这些菌株进行分类鉴定,结果共鉴定出7种酵母菌,它们分别是地生隐球酵母菌A(Cryptococcus terreus A)、酿酒酵母菌(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a/T pretorien)、布拉酵母菌(S. boulardii)、毕赤酵母菌(Pichia silvicola)、白吉利丝孢酵母菌B(Trichosporon beijelii B)、土星拟威尔酵母菌(Williopsis saturnus var markii)、产香酵母菌(Zygosaccharomyces crdri).同时,还分析了这些酵母菌的碳源谱.酵母菌可利用的碳源谱及功能分析为后续发酵性能试验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
目的:从叶子中提取出叶绿体,观察其构造。材料:菠菜(尽可能新鲜的)。用具:离心机、沉淀管、显微镜用具一套、天平、组织、组织捣碎机(或者研钵和石英砂)、纱布、玻璃棒、移液管。药品:0.35M食盐水、蒸馏水。方法:1.除去菠菜叶上的较硬叶脉,取40克放入组织捣碎机,再加入80毫升0.35M食盐溶液,混合15秒钟(把菠菜叶和石英砂都放入研钵磨碎也可)。2.将上述得到的液体用折叠8层的纱布过滤,将滤液低速离心分离1分钟(离心加速度最多只能是200g)。3.取上清液,再一次强离心分离约7分钟(离心加速度为1000g),叶绿体下沉。在上清液里残留有叶绿体的碎片。保留该上清液。4.把方法3得到的沉降物分为两份,其中一份边用玻璃棒搅拌,边用移液管加少许蒸馏水,使沉降物完全  相似文献   

10.
“发酵现象”是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71页的一个演示实验。经过多次的实践教学认为,本演示实验装置(见图1)只能证明酵母菌在发酵时产生了一种气体,但不能说明产生的气体就是二氧化碳;同时酵母菌在发酵时也产生了酒精,而演示实验并没有直观地说明这一点;另外,此演示实验  相似文献   

11.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将植物细胞在3H-尿苷存在下温育数小时,然后收集细胞,轻轻匀浆化并进行分级离心获得细胞核和细胞器.放射性将主要存在于( ).A.核、高尔基体 B.核、核糖体  相似文献   

12.
郭士安 《生物学教学》2003,28(12):41-42
经有关资料的查阅 ,了解到目前对吸烟影响人体代谢方面的问题研究较少 ,酶是新陈代谢全部化学反应的催化剂 ,吸烟是否会影响酶的活性呢 ?为弄清这一问题 ,笔者结合高中生物学教学 ,在蚌埠医学院和蚌埠铁路医院有关专家的指导下 ,与学生一起就“吸烟与酶活性”问题进行探讨 ,从酶活性角度 ,为吸烟危害人体健康提供了理论依据。1 材料1.1 新鲜猪肝、剪碎研磨制成 10 %肝组织匀浆 ,经离心取上清液备用。1.2 动物 ,昆明种小白鼠 ,雄性 ,体重 2 8克左右 ,由蚌埠医学院动物实验中心提供。1.3 市售香烟若干支。1.4 试剂 ,超氧化物歧化酶试剂盒…  相似文献   

13.
陈岚 《生物学教学》2001,26(10):15-16
“酵母菌”是初中生物学教学内容。教材介绍了酵母菌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生殖方式、发酵的原理等 ,虽然教材内容简单 ,但由于酵母菌是单细胞的真菌 ,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其形态结构特点 ,因而对矫正视力为 0 .0 5~ 0 .3者的低视力学生来说 ,要学好这一知识是有一定难度的。教师如何从教学对象的实际出发 ,利用学生对酵母菌这一知识的好奇心理 ,选择恰当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将教材内容转化于学生 ,这是本节课的教学任务。为有效完成教学任务 ,采用以下教学手段 :(1)自制酵母菌教学课件。在制作课件时 ,根据低视力学生的视力情况 ,寻找…  相似文献   

14.
初中化学课本第25面至26面安排了[实验1—6]、[实验1—7]、[实验1—8]来介绍二氧化锰能加快氯酸钾制氧气的化学反应速度。在实际教学中,我觉得这三个演示实验单独做耗时较长,且对比性不强。所以在教学中,我将以上三个实验合并在一起做,效果比较理想,现介绍如下。 一、实验装置(如右图) 二、实验操作 分别装好药品(A——KClO_3;B——MnO_2;C——KClO_3和MnO_2)。将三支试管固定在同一个铁架台上,同时加热后,将三根卫生香点燃,分别吊入三支试管内。  相似文献   

15.
崔彬彬 《林区教学》2020,(11):115-117
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增长实验是高中生物教学中的一个综合性探究实验,是课程标准要求中的重要部分。旨在引导学生尝试建立"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的数量模型,以此探索酵母菌种群的数量特征和变化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探究不同培养条件对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影响,总结出以不同培养条件下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6.
<正>笔者经过实践探索,对教材中的演示实验"探究酵母菌在不同温度下的发酵情况"进行了创新和改进,设计并制作了实验装置,利用该装置不仅可以演示酵母菌的发酵现象,让学生观察酵母菌发酵产生的CO_2,而且可以探究酵母菌在不同温度下的发酵情况,让学生理解发酵需要适宜的温度,还可以通过改变材料和实验条件加速实验进行的速率,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直观。1实验原型与不足之处实验原型为鲁科版(五四学制)七年级下册生物  相似文献   

17.
此题是综合性实验测定题,依据实验情境将所用仪器、仪器作用、试剂作用、洗涤方法、误差分析及产品评价等实验问题纳入命题范畴,突出考查同学们的实验能力、评价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1)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均匀,加速溶解;(2)加入稍过量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的作用是使Cl^-沉淀完全,防止生成其他沉淀物;  相似文献   

18.
《中学生物教学》2019,(10):56-57
<正>1教学指导思想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实验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对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有着重要价值。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亲历思考和探究的过程,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帮助学生学会探究,达到三维目标的辩证统一。"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要求学生能够通过设计实验探究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两种条件下的呼吸产物,提高学生设计探究方案的能力,并通过实验明确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条件、结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一步样品处理气相色谱测定饼干中脂肪酸的新方法,并将其成功应用于实验教学。样品、乙酰氯-甲醇溶液和正己烷(含内标),密封于反应管中80℃水浴条件下反应提取2h,加入碳酸钾溶液中和,静置分层;上清液经毛细管色谱柱,氮气作载气,等压模式色谱分离,火焰离子化检测器进行检测。通过对5个实际样品的测定表明,十二烷酸、肉豆蔻酸、棕榈酸、硬脂酸、油酸和亚油酸是饼干样品脂肪酸组成的主体,其中2个样品有反式油酸检出;将本法用于食品仪器分析实验教学具有专业特色鲜明、知识点多、操作简单、实验耗时适中和实验成本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20.
人教版新高中《化学》第三册《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中安排了“乙二酸受热分解”实验。如果在教学实践中,按照教材步骤“给试管中的乙二酸晶体加热,将分解产物先通人干燥的冷的小杯中,然后通入澄清石灰水,观察现象”及所给图示完成这个实验时,发现至少存在以下几个问题:①实验装置不合理,实验过程中乙二酸熔化后流向试管口并有凝结,实验难于继续;②小烧杯中检验到的水是晶体中的结晶水还是(COOH)_2热水分解生成的水?③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 CO_2还是升华逸出的(COOH)_2?生成的沉淀物是 CaCO_3还是 CaC_2O_7?为此,笔者设计了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