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所谓"示错"是一种方式,同样也是提高课堂效率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而"示错情境"的运用可以让学生在纠正错误的同时认真反思、培养积极思考的能力。本文以XX高中数学公开课的部分设计为例,探究高中数学教学中"示错情境"的设计和思考。  相似文献   

2.
陈贻慈 《考试周刊》2014,(87):49-50
示错教学法是高中数学教学中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它有助于学生纠正错误,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从而达到锻炼和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本文以示错教学法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为研究依据,从简述示错教学法的概念入手,提出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示错教学法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为有效提升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数学素养,我们在教学中必须精心设计有效的学习情境激发他们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尤其是"示错情境"的创设,它能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探究,实现有意义的自主学习。本文就"示错情境"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设计与利用,谈谈粗浅的做法。  相似文献   

4.
化学教学中的"示错情境"即先由教师或学生"示错",暴露错误的化学思维过程,然后引导学生质疑、分析、归纳,探寻出现错误的原因,并在纠错中获得知识、学会方法、培养能力。通过案例说明在导入新课、巩固新知、引发探究、小结回顾、突破思维定势等环节都可以设计"示错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探求欲望和学习动力,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意识和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争论中明理,在求异中发展,在反思中提高。  相似文献   

5.
新课改背景下示错教学法成为教师高中数学教学的必要手段。对高中数学这样一门逻辑性强且思维严谨的学科,运用示错教学法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容易消化知识。作者探讨示错教学法对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意义,并根据多年经验总结出行之有效的示错教学策略,望能为促进数学教学事业发展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17,(18):53-54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人们对高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数学教学不再停留在以往机械化、流水化教学的层面,进而向灵活化转变。在教学日常中,教师们不能简单的传道授业,更要扎根学生在学习中容易出现的漏洞,尽量优化对于易错点的教学,对此,我们教师必须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方法,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示错教学作为一种较新的教学方法,能够以独特的方式让学生对知识点产生深刻的印象,尤其对于易错的知识点,让学生深化对错题的记忆和消化,以防止学生在相同的知识点上重复失分,另外,示错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的解题技巧,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在考试中面对多变的题型能够应付自如。本文就高中数学教学中示错教学的应用进行思考,并结合本人日常教学中的实践,浅谈几项高中数学教学中示错教学的应用,以期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倡导高中数学教学要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创新课堂教学方式,改变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为了调动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创设有效的数学问题情境成为最佳选择.数学"示错情境"作为情境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学生的数学认知有着密切联系.让学生在纠正错误的同时提高其反思的能力,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因此,它受到广大教师的欢迎,数学"示错情境"是由教师有意识地、适时地将学生容易出错的做法展示给学生,充分暴露一些常见的错误的数学思维过程,引导学生质疑、分析,探析出现错误的原因并加以纠正,在纠错中掌握知识、学会方法、培养能力,以此来达到预防学生再次出现同样错误的目的.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在以下几个教学环节设置"示错情境".  相似文献   

8.
<正>高中阶段是学生整个学习生涯和生活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的数学学习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失误,高中数学教师应该及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错误并及时"纠错",以减少错误的出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实现活学活用,并通过归纳总结避免自己常犯的错误再次出现,所以如何运用示错法教学来引导学生发现错误并及时纠正以提高学生的解题正确率成为值得高中数学教师值得研究的问题.一、示错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课堂应用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数学教学中的示错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月英 《考试周刊》2009,(20):82-83
示错法是提高课堂效率的一种教学方式。本文阐述了示错法教学的目的、重要性、意义,以及示错法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设计,主要有学生示错式和教师示错式,让学生在错误中寻找疑点,在误中思,在思中悟。  相似文献   

10.
<正>"示错"情境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示错",以暴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常见错误思维或学习方法,然后引导学生展开质疑、讨论、认真分析与总结.同时,在交流合作、自主探究等学习活动中,找出错误根源,并加以改正,从而在纠错过程中得到新知,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分析与辨别能力,使其学会自我反思与领悟.一、利用新课内容设计"示错"情境在课堂教学中,数学教师在导入新的教学内容之前,可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与教  相似文献   

11.
情境教学法是会计英语双语教学中的一种有效方法,创设双语的情境是教学的核心。本文探讨了双语教学和情境教学法的内涵,提出了创设双语情境的几种策略。  相似文献   

12.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识字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小学低年级学生今后语文知识的积累和语文学习的质量,因此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一定要有效才行。在小学识字教学中,可以巧借儿歌有效促进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儿歌促进小学语文有效识字实施方法有:按顺序巧安排、引兴趣巧识字、创情境激热情、重整体快认读。儿歌识字教学法是韵语教学法的一种,以儿歌为识字载体进行识字,通过儿歌的吟诵学习,可以有效提高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让孩子们感受到识字的无穷快乐。  相似文献   

13.
《电子产品调试与测试》课程是高职高专电子信息类的专业课程。课程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电子产品电路分析、调试、测试能力。将仿真教学法与项目化情境教学法在课程中结合,通过情境的设计、任务的引导、仿真的运用,提高学生问题分析能力,达到技能训练的目的,具有较好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专题化教学是近年兴起的一种新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方式,它的兴起既是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实效性的需要,也是完善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需要。这种专题式教学既有利于体系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也抓住了教学的重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内容专题化的改革思路主要是从整体性,经典文本引用,与实际结合三个方面出发,在教学实践专题化的改革思路上主要是从突出重点,改革教育手段、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出发。  相似文献   

15.
"写长法"是以写的方式促进外语学习的一种方法。在学习阶段通过调节作文长度的要求,逐步增加写作者的写作量,进而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水平,增强其英语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本文概述对"写长法"的认识以及其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及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文学鉴赏是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的一种审美认知活动。好的鉴赏方法,可以提高学生对阅读课程的兴趣,塑造学生良好的个性品格。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品析语言文字、补充想象、不断质疑的角度引导学生走入阅读课堂。  相似文献   

17.
随着建筑和房地产市场的迅猛发展,以及市场对室内设计人才的需求增大,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室内设计专业发展很快,其办学理念、培养目标不同于本科院校,针对这种情况,很多高校正在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本文提出的工作室教学模式是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方法的一种实践及探索,能有效地促进教学和提高办学水平。  相似文献   

18.
应用文写作是高校教学体系中一门重要的课程,也是一名大学生应该掌握的重要技能。但从目前来看,应用文教学却陷入一种领导不重视、学生不爱学、老师不愿教的窘境。要使应用文写作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需针对学生的具体特点和他们将来从事的职业需求,从课程定位、学生定位以及教师定位入手进行改革,从而提高应用写作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应用写作能力,使之适应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中职与高职是同类性质的两个不同阶段和层次的教育,科学、合理的衔接,有利于完善职业教育体系,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和办学效益,促进我国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快速地发展。本课题在借鉴原有的理论的基础上,打破传统的高职教学手段,针对三校生原有的知识体系,联系岗位技能的要求,通过该课程教学内容、方法和教学技术的整合与优化研究,进一步针对三校生对该课程进行整体设计,为针对三校生的其他课程的设计提供一种可借鉴的教学方法,进而通过这种方法培养的学生能够在走向社会时很快地适应工作要求。  相似文献   

20.
交互式教学是这几年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较多的一种教学模式,本文是在描述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现状的基础上,简述交互式教学概况、原则、实施以及思考和意见,在当代大学英语教育的背景下,在课堂上运用交互式教学方法,不再是以教师为中心,而是让学生做主角,激发学生头脑中的背景知识,结合大脑中的各种信息进行交流沟通,是改善学生英语学习,提高学英语能力的一种较好的途径和方法。社会的进步和语言教学理论、实践的发展已经共同决定了传统教学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用,终将退出教学的舞台,以学生为中心的这种新型的交互式英语教学方法,将取代枯燥的传统模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