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0 毫秒
1.
现代社会生活的日益丰富和发展需要公共精神的养成。公共精神是随着社会公共交往和公共生活空间的扩大而形成的,具备法律、政治和伦理三层含义的现代公民是公共精神承担的主体,而公共领域的生成是公共精神发生的场域条件。公共精神是一种社会美德,它超越于个人私利,自觉承担社会公共责任和公共义务,公共意识是公共精神形成的首要条件。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公共意识是整个社会养成公共精神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陈崛起  邹永群 《文教资料》2014,(17):110-111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网络信息化和文化多元化的进程,人们之间的交往空前频繁,公共生活领域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拓展。公共精神是社会伦理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公民素质和社会风气的重要指标,更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表现。当代大学生是公共生活的重要群体,是未来公共生活的主要群体,也是公共精神培养的核心群体,其公共精神状况直接反映社会的文明程度。  相似文献   

3.
扎实推进公共外交是党和国家未来的发展目标,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然之路。大学生是推动我国公共外交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具有其他公众群体不可替代的优势与责任,大学生公共外交意识的培育直接影响着我国公共外交事业力量的传承与发展。针对目前大学生公共外交理性认知模糊、理解程度浅显、行为自觉缺乏等诸多问题,培育当代大学生的公共外交意识应强化大学生对公共外交的心理认同,深化大学生对公共外交的理论共识,内化大学生对公共外交的行为自觉。  相似文献   

4.
公共精神,主体是公民,客体是社会公共领域,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围绕公共精神的精神和路径展开,以大学生为切入点研究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问题。首先阐述大学生公共精神面临的困境,进一步提出培养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5.
公共责任意识是公共精神的实质,当下大学生公共精神缺失主要表现在独立人格、法律意识、知行统一等方面。大学生公共精神缺失的原因包括自我认识的不充分、家庭和学校教育的不到位、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等。大学生要正确认识自我培养自主自律意识,学校、家庭和社会要形成教育的合力,共同解决大学生公共精神缺失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当前公共生活日益成为当代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高素质群体的大学生,其社会公德素养对整个社会的公德水平提升影响深远.是否认可公共规则和维护公共利益是提升大学生公德水平的前提和关键.本文在厘清公共意识和大学生社会公德水平的基础上,试图从公共意识的角度来探讨如何促进大学生社会公德的养成.  相似文献   

7.
试论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突发性灾难事件的日益增多,培养学生的公共精神,是高校德育应该破解的重要课题.从至善至美的理想人格、自制自律的法律意识、精诚协作的集体意识、善待生命的慈悲胸怀四个方面提出了加强大学生公共精神培养的对策,这对提高大学生处理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没有公民的公共精神,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和谐社会。公共精神的基本特点是公共性、公众性、时代性与继承性、民族性和普遍性等。由于历史和现实等方面的原因,中国人公共精神还有相当的欠缺。培养公民的公共精神是公民教育的重要内容。当代中国公民的公共精神应该特别强调正义意识、规则意识、生态意识、社会服务意识。塑造公民的公共精神,要注重公民角色认同、内心自觉、保护公权和发展公民社会。  相似文献   

9.
公共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公共精神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中国梦"的实践进程。当下,全媒体生态系统的部分失衡,周边环境的浊化,不良观念的泛滥,大学生媒介素养的不足等导致了大学生公共精神的贫困。我们需要通过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挥传统文化的作用与功能,净化全媒体生态环境,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培养大学生群体中"坚实的核心"等路径,不断培育并提升大学生的公共精神。  相似文献   

10.
探讨大学生公共外交意识培养问题,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本文在分析大学生公共外交意识现状的基础上,对大学生公共外交意识培养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公共服务是当今从政府到社会组织以及新闻媒体工作的一个核心理念,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方式。公共服务的主体是多元的,政府是公共服务的最主要的供给者,而作为"公共资源"的新闻媒体也是社会公共服务的主体之一,因而新闻人具有公共服务意识十分重要。高校的新闻教育是培养新闻人公共服务意识的最重要的途径,必须从理念的培养、知识的教育、情怀的养成和技能的训练等方面强化新闻人的公共服务意识。  相似文献   

12.
教育学是高职院校学生必修的非专业基础公共课程,是艺术类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职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课程。然而,在高职教育中,教育学课程实施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采用案例教学法、师生互动法、微格教学法、小论文式作业法等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3.
志愿服务是当今社会文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是公众参与社会活动中去的有效途径。志愿精神培育旨在通过一定的教育方式,培育公众的志愿精神,培养公众的社会责任感,使之树立现代公民意识。志愿精神的培育关系到我国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我国社会问题的解决及我国高素质青年的培养。因此需要让公众了解及接受志愿精神的价值体系、了解及内化志愿精神所包含的要素、培育公众的社会责任意识,从而促进志愿精神内化为公众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4.
“公共精神”:培育当代民族精神的核心理论维度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现代教育的最终使命和核心任务在于塑造和培育民族精神。任何民族的民族精神,实质上是该民族之“公共性”文化精神的理论表达,以及对共同的价值理想、信念的理解和不懈追求。现代“公民社会”需要具备现代性社会精神气质与人格特质的人,国民教育尤其是民族精神教育实质上是一种社会化的“公众教育”,是指全社会都参与到新的理性与人文精神的学习、传播、创新和实践中来。培育民族精神中的“公共精神”品质的关键,是发育中国的“公民社会”,培养民众的“公民意识”。一个国家的公民意识和公民精神,可以折射出这一民族和国家文明的面貌;反之,从一个民族国家的文明中也可以看到公民意识和公民精神的投影。突出民族精神中“公共精神”信念的教育,既是在国际社会中树立中华民族的“国家形象”的长远之策,又是构建一种涵摄“公共性”文化精神与价值理念追求于其中的、富于鲜明时代特色的开放的民族精神新生形态之必需。  相似文献   

15.
公民是公共精神培养的主体,大学生作为法律意义上的公民,理应成为公共精神培养的主体。在公民视角下,大学生公共精神的缺失主要表现在独立人格精神缺失、自制自律意识缺失和公民责任意识缺失三个方面。为此,要通过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丰富校园文化、加强舆论宣传监督、开展志愿服务等途径培养大学生的公共精神。  相似文献   

16.
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并不等同于专业院校的艺术教育,其根本目的是提高大学生的艺术素质和审美能力,积淀人文精神,陶冶道德情操,发展通识教育,促进大学生在德智体关诸多方面的发展。因此,普通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应明确定位在普及和综合的层面上,着眼于人的全面、健康的发展。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应克服传统课程中仅以知识为本位的教学弊端,而推崇一种多元综合的艺术教育。旨在培养一种健康发展的艺术理解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优质的教育环境。作为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它对于塑造健康的人格,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公关是现代人进入社会的一张入场券,大学生要成为适应市场经济需求的、健康文明的群体,也离不开公关的支持。大学生应具备公关素质,应树立形象意识、公众意识、推销意识、合作意识等公关意识。大学生还应培养求知能力、组织能力、应变能力等公关能力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18.
与专业技术课程开发相对应,公共基础课程的开发应遵循人的全面发展的原则。高职生的社会生活素质是他们胜任职业岗位及其社会生活过程所需要的主体机能。因此,必须从高职生的素质养成出发,重新思考高职公共基础课程体系,才能实现高职教育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9.
随着当前教育领域中的公民主体意识和权利意识的觉醒,以“控制”为核心逻辑的学校公共生活模式遭受了愈来愈多的批判。在控制型的学校公共生活下,教师与学生之间所形成的是控制与被控制、管理与被管理、灌输与被灌输的扭曲关系,它违背了学校教育的公共价值取向,阻碍了学校教育的民主变革,限制了学生的公民品质发展。与控制模式不同,“治理”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理念与实践模式,它致力于解构学校组织中的权威主义、技术理性、强制灌输、心灵隔离等弊病,使学校公共生活回归到公共性与民主性的轨道上来。“治理”赋予教师与学生以平等的公民身份和治理权利,鼓励学校生活中的公民伙伴关系,从而使学校和课堂成为一个民主治理的空间,提升和扩大学校组织的公共利益,稳固而持久地培育学生的公共精神和公民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