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 毫秒
1.
家庭资本是影响高等教育机会获得的重要因素。本研究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从家庭的文化资本、社会资本和经济资本三个维度考查了家庭资本对个体高等教育机会获得的影响。研究发现:家庭文化资本、家庭社会资本对子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获得有显著影响;家庭经济资本对子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获得没有显著影响。我国当前社会条件是造成当前高等教育机会不均等的主要原因,采取不同的方式对家庭资本较少的弱势群体进行教育机会补偿,是当前条件下我国教育机会均等化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2.
张艳玉 《文教资料》2010,(6):143-144
社会公平是近些年来的一个热点话题,高等教育公平也是备受争议,本文从社会分层的角度探讨了不同阶层子女在高校选择类型、专业,以及家庭资本与经济资本对子女接受高等教育机会影响这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高等教育机会均等问题是当前国人热议的一个问题。这一问题的出现不仅与社会的政策和制度关系密切,而且与家庭尤其与父母所处的社会阶层密切相关。家庭对子女高等教育机会均等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家庭经济状况对子女获取高等教育机会的客观限制;父母教育视识对子女获取高等教育机会的文化干预;社会地位认同对子女获取高等教育机会的潜在压力;日常生活实践对子女学习观的全面影响和渗透;家庭资源利用对子女获取高等教育机会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利用对2007级和2020级大一学生的全国性调查数据,分析高等教育从大众化到普及化进程中家庭背景对学生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影响的变化,发现:弱势家庭背景子女向一般本科高校聚集而优势家庭背景子女向重点本科高校聚集的趋势仍在增加,家庭背景各因素对2020级学生获取重点本科教育机会的影响均明显高于2007级学生,优势阶层子女相对于基础阶层子女的机会由0.955倍变为1.600倍,高收入家庭子女相对于低收入家庭子女的机会由0.721倍变为1.481倍,城市子女相对于农村子女的机会由1.280倍变为1.406倍,男生相对于女生的机会由1.493倍变为1.719倍。基于此,当前应构建以政府支持为中心,学校、社区与家庭等领域全方位参与的社会支持系统,破解社会分层结构与教育资源分布结构对弱势家庭背景子女高等教育机会获得造成的双重障碍,进一步增加弱势家庭背景子女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机会,推进代际良性流动,提升社会开放和平等程度。  相似文献   

5.
随着世界各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然而,规模的扩大并没有改变入学机会不公平的现象,特别是来自社会弱势群体家庭子女并没有从高等教育发展中受益.影响高等教育机会平等的因素很多,但人们拥有文化资本的多寡是影响高等教育机会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文化资本以作品、文凭、学衔为符号,以学历为制度化形态在高等教育机会和选择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拥有丰富文化资本家庭的学生多选择精英大学,拥有较少文化资本家庭的学生多选择大众化高等院校.  相似文献   

6.
随着世界各国高等教育从精英走向大众,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然而,规模的扩大并没有改变入学机会不公平的现象,特别是来自社会弱势群体家庭子女并没有从高等教育发展中受益。影响高等教育机会平等的因素很多,但人们拥有文化资本的多寡是影响高等教育机会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文化资本以作品、文凭、学衔为符号,以学历为制度化形态在高等教育机会和选择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高等教育,一方面完成社会的向上流动,另一方面成为实现社会传递、继承、分化的工具。高等教育不平等将影响社会阶层流动和扩大社会阶层之间的鸿沟,激化社会矛盾,影响社会和谐发展。家庭文化资本占优势的的子女获得更多受教育机会。这种情况下的教育不利于高等教育良好发展和和谐社会的建设。政府应建立一个公平有效的教育机制,增加国民文化资本拥有量,让下一代在教育机会获得上受上一代文化资本拥有量影响差距相对较小,实现和谐、教育公平的社会构建。  相似文献   

8.
家庭经济和文化资本对子女教育机会获得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根据国家统计局2000年的城镇住户调查数据,运用对应分析方法,建立相关计量模型,分析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对子女高等教育和中等教育机会获得的影响程度;并在此基础上,比较不同职业阶层子女教育机会获得的差别。研究结果表明:家庭文化资本和经济资本占有量位居前列的优势社会阶层,其子女接受的教育层次主要为高等教育;而文化资本和经济资本占有量均处劣势的社会阶层的子女接受的主要是中等教育和初等教育。另外,家庭文化资本对子女高等教育机会获得的影响明显大于家庭经济资本,而家庭文化资本对子女中等教育机会获得的影响略大于家庭经济资本。  相似文献   

9.
通过高等学校在校生抽样调查数据,对不同类型高等教育机会在不同社会经济背景居民中的分配情况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我国不同质量高等教育机会的分配与学生家庭社会经济背景和父母的社会阶层之间存在显著关联,高学历、大城市、高收入和从事优势职业者的子女占有更多优质高等教育机会。进一步分析发现,虽然高收入者在高水平大学中有较高比例,但收入并非引起这一优势的主因,在城乡、父母学历和职业等其他因素相同的情况下,高收入家庭子女获得优质高等教育的机会反而更低。  相似文献   

10.
1949年至1965年,国家通过报考资格政策倾斜、优先录取政策、免试保送入学政策等措施,使得工农阶层子女获得大量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文革"期间废除高考、实行推荐入学制,最终导致人情、权力等在招生中泛滥。1978年恢复高考以后,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按照能力本位原则进行分配,同时国家不仅对少数民族考生、华侨子女、退役军人、烈士子女等实行降分投档优惠,而且对学科、艺术、体育绩优生实行加分政策,具有文化资本优势的阶层子女获得更多入学机会。而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随着高校自主招生、独立学院、艺术招生规模的扩大,那些具有经济资本、权力资本与文化资本优势的阶层子女获得越来越多的优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  相似文献   

11.
高等教育大众化与缩小社会阶层高等教育差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调查发现,出身于较高阶层的子女拥有较多的入学机会;公办高职院校中各阶层子女入学机会盖异最小;拥有较多家庭文化资源的子女获得更多的入学机会;改革开放近30年来,我国各阶层子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伴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阶段向大众阶段发展,呈现出先扩大后缩小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2.
谢作栩  王伟宜 《教育学报》2006,2(2):65-74,96
在对我国部分省市区高校在校学生家庭所处社会阶层调查的基础上,从以职业分类为基础的社会阶层和以父母受教育程度为代表的家庭文化资源两方面着手分析,探讨不同社会阶层子女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方面存在的差异,发现目前公办高职院校是缩小各社会阶层子女入学机会差距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3.
本文借鉴布迪厄文化权力理论中的惯习(habits)和场域(fields)概念分析高等教育场域中的教育公平以及教育再生产功能。通过对高等教育公平中存在的两大"误识"的分析,提出对教育公平问题的探讨不能仅仅局限于入学机会的均等,而要关注教育能够复制社会等级秩序的这一功能,从文化资本以及社会分层的角度来分析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和教育成就动机,从而建立一个真正公平的、充分实现个人潜能的高等教育系统。  相似文献   

14.
高等教育机会阶层辈出率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高等教育机会阶层辈出率为切入点,深入探讨现阶段社会阶层背景因素对高等教育机会阶层辈出率的内在影响逻辑及其影响作用。本研究主要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探究经济资本、文化资本、政治权力资本、社会资本等四大类社会阶层背景因素对高等教育阶层辈出率的影响作用及其大小,同时探讨性别、城乡、区域特征等因素对各阶层高等教育机会获得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5.
借助教育人类学视角,结合田野观察和问卷调查方法,针对北京市农民工随迁子女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互动进行调研发现,在农民工随迁子女家校互动中,存在干预性教育行为、非干预性教育行为和情境性教育三种主要实践模式,在每种模式互动中,都彰显着人们对教育目标的理解、社会资本的局限、自我经历的复制等社会文化因素对教育实践的影响。物质资本和社会资本相对匮乏的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家庭教育,需要和其学校教育一起,共同受到社会和政府进一步关注。  相似文献   

16.
ABSTRACT

Family is widely regarded as a cornerstone of student support. When family support exist as an essential form of social capital making, rupture of family ties places students in a disadvantageous position. This paper focuses on estranged students’ accounts of their experiences of higher education, highlighting how capital dynamics shape their academic trajectories. Based on interviews with 21 estranged students, our research uncovers different dimensions of estranged students’ struggles and successes as they move through academia.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social imagination that surrounds the university student, or ‘student experience’, as resting upon family support. The authors propose that widening participation policies and practices need to be more attuned to the realities that mark estranged students’ experiences, as they are not only impacted by the scarcity of either economic or social capital, but also by the instability of interrelated capitals that contribute to precarious and volatile experiences.  相似文献   

17.
由于历史的、现实的以及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南疆地区的高等教育呈现发展基础差、结构不合理、教育层次偏低等一系列问题。文章以提升南疆地区人力资本为视角,重点从自然生态环境恶劣、社会经济基础薄弱这两方面分析制约南疆地区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原因,对南疆高等教育的发展进行反思,提出以对口支援为契机提升办学质量、大力发展专业技术教育和民族教育的三大对策。  相似文献   

18.
教育机会均等是教育的社会理想和目标追求,是"人人平等"理念在教育领域的体现和延展.目前,我国已迈入高等教育大众化初始发展阶段,高等教育机会均等问题开始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但无可讳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面对不同社会阶层共存的现状,绝对的机会均等是不存在的.因此,我们应当联系国情来理性认识和把握高等教育机会均等问题,力求达到一种理想与现实的基本平衡状态,推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平等、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社会资本计量研究面临三重困境:是否可计量的争议、计量指标体系的争议和数据信息采集的困难。本文借鉴舒尔茨人力资本初始研究过程中使用的剩余法思想,尝试通过间接计量的方法展开测度,结合调查数据,探索社会资本的计量方法和家庭社会资本与高等教育参与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