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主要在于探讨能力移转理论,分析情境再现、内在动力与能力移转之关系。以中小学内从事网络管理的教师或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皮尔森(Pearson)积差相关与复回归分析。以分层抽样方式获得有效问卷129份。所得结果如下:①不同性别的网管人员基本能力没有显着差异。情境再现与能力移转程度呈现正相关:②个人内在动力对能力移转的程度有预测作用。其中以成就感、兴趣与自我效能最具代表性,而以自我效能为最重要因素;③个人应内在动力而产生能力移转的程度较大,亦即情境再现与内在动力两者相较,内在动力的相关因素是较能预测能力移转的项目。  相似文献   

2.
领导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成功完成具体领导任务进而实施有效领导的自信程度的判断。其测量以问卷的形式为主,量表的开发和使用较为分散。领导自我效能感能够有效地预测领导动机、领导成效,对集体表现和相关刻板印象也存在影响。其影响因素包括性别差异、个体因素和工作情境因素等,领导力训练也对领导自我效能感具有一定的干预效果。未来的研究需加强领导自我效能感的结构、测量、与领导成效的互相作用问题等五个方面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为考察中学生学习观、学业自我效能感与自主学习能力之间的关系,本研究以聊城市440名中学生为被试,运用问卷调查法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学习观、学业自我效能感与自主学习能力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学习观、学业自我效能感是自主学习能力有效预测因素;学业自我效能感是学习观与自主学习能力关系间的部分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4.
以海口市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学习动机和学习投入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学习动机是学习投入的正向预测因子;内在动机是产生学习投入的主导因子,外在动机是辅助因子;自我效能感对学习投入既产生直接预测作用,也经由学习动机对学习投入产生间接预测作用,且间接效应大于直接效应;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学习动机与学习投入处于中等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语文教师因素、中职生自我效能感和语文阅读能力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问卷法及测验法,选取珠海市四所中职院校的一、二年级学生作为被试,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语文教师因素、学生自我效能感和语文阅读能力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语文教师因素对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自我效能感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对语文阅读能力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学生自我效能感在语文教师因素与学生语文阅读能力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值为65%。  相似文献   

6.
自我效能感反映了个体对自我的自信程度,是地理职前教师职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是影响教学技能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文章在阐述地理职前教师自我效能感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地理职前教师自我效能感与教学技能的关系、地理职前教师自我效能感对教学技能的作用机制,并对其提升途径进行了探讨,认为通过加强思想教育,增强地理职前教师心理素质;澄清成...  相似文献   

7.
自我效能感研究是近年来教育学、心理学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适用于任何情境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对预测个体在更广泛的背景或情境下的行为有更大的意义。对一般自我效能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概念、测量方法、影响因素、差异性等方面。但研究中也存在方法单一、缺乏追踪与干预等不足。  相似文献   

8.
初中生人际交往自我效能感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初中生人际交往自我效能感是对自己在不同的人际交往情境中掌握恰当而有效的交往技能,并达到一定交往成效的自我评价,是初中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个体内在心理机制。本研究以初中三个年级的485名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初中生人际自我效能感总体水平中等偏上;初中生人际交往自我效能感性别与年级之间不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性别差异不显著;但存在显著的年级的差异,初一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初二与初三年级,初二与初三年级学生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9.
以H省两所高中的1358名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考察社会说服与数学自我效能的关系及其内在作用机制——掌握经验的中介效应和内在价值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1)社会说服正向预测数学自我效能;(2)内在价值对社会说服与数学自我效能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效应,即社会说服对数学自我效能的影响随着内在价值的降低而减弱;(3)内在价值的调节效应以掌握经验为中介变量.研究揭示了社会说服与数学自我效能之间关系的内在机制及其个体差异,丰富了数学自我效能来源的成果,对避免社会说服在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消极影响具有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0.
基于TALIS 2018的数据,利用多水平分析法探究上海市教师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上海市不同学校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存在显著差异,但差异原因主要来自教师个人;教师的教龄、教学实践、专业发展、师生关系融洽度、社会价值取向、工作满意度及团队创新因素对教师的自我效能感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课堂纪律风气混乱度对教师的自我效能感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个人价值取向对教师自我效能感的预测作用不显著;学校位置与学校类型对教师的自我效能感有显著影响,私立学校教师的自我效能感高于公立学校教师,城市学校教师的自我效能感高于乡村学校教师.为提升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建议立足特定文化情境,探索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完善;重视教师教育发展,营造良好的教师工作环境和工作氛围;加强政府调控,削弱学校因素对教师自我效能感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为考察聋人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现状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采用《聋人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量表》与《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对13所具有招收聋生资格的高校的445名聋人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聋人大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均处于中上水平;聋人大学生的性别能预测其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健听朋友数量能预测其自我评价和信息收集;学习成绩能预测其制订规划;情绪调控和情绪利用能正向预测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五个维度。研究情绪管理能力对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对于提高残疾大学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体验式教学受到了越来越多教师的重视。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中合理开展体验式教学,借助情境、活动等载体能让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情感体验。体验式教学旨在以情境再现的形式引导学生自我感知、自我警觉,再完成知识内化。体验式教学能帮助学生结合不同的经验感知知识,产生理解和反思,为其思维能力发展提供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13.
教师自我效能感:教师自主发展的重要内在动力机制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教师自我效能感是教师对自身教育能力与影响力的自我判断、信念与感受,它是教师自主发展的重要内在动力机制,影响着教师身心健康、专业承诺、工作动机和教育行为等多方面的发展。本文具体阐述了教师自我效能感这一内在动力机制在教师自主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与价值。  相似文献   

14.
自我效能感是个人对完成特定任务所具有的行为能力的自信程度.自我效能感高的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能力充满自信,在教学中投入大量的精力悉心指导学生,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教师的自我效能感是影响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本文在分析影响教师自我效能感因素的基础上,给出了教育教学中建立与培养教师自我效能感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5.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要推动教师专业自主发展。教师自我效能感是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重要内在动力机制,职业倦怠是制约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重要因素。以161名高校初任教师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研探究高校初任教师职业自我效能感、职业倦怠及其离职倾向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一是高校初任教师的教师自我效能感与其职业倦怠、离职倾向呈显著负相关。二是职业倦怠在教师自我效能感与离职倾向之间起中介作用。这表明提升教师自我效能感有助于缓解教师职业倦怠,以降低教师离职倾向,促进高校初任教师专业自主发展。  相似文献   

16.
学术志趣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根本动力。为探讨导师支持对学术志趣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以社会认知生涯理论为框架,基于584份全日制硕士生调查数据展开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导师支持水平仍存在提升空间,硕士生学术志趣水平整体偏低;(2)导师支持及其各个维度(学术支持、情感支持、发展支持、经济支持)与硕士生学术自我效能、学术志趣显著正相关;(3)导师支持能显著预测硕士生学术志趣,且学术自我效能在二者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基于此,应着力建立健全学术支持与情感支持并重、发展支持与经济支持并举的导师支持体系,完善培育硕士生学术志趣的保障机制。同时,应重视对硕士生学术自我效能的关注,激活硕士生学术志趣生成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17.
教师信息化教学效能感是教师对其能在真实教学情境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能力的认知和信念,是影响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重要因素之一。采用自编量表对广东省240位高校教师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效能感并不十分理想,且不存在性别、学历、职称等方面的差异,但存在教龄差异,并随教龄增加呈下降趋势。高校应深化制度建设与教学改革,激发教师高等教育信息化的主体意识;加强教学资源和环境建设,支持高校教师发展自身信息化教学能力;丰富信息化教学活动经验,增强教师自我效能感提升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18.
对初中教师在不同职业压力情境下其应对策略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进行研究,有助于教师在面对压力时寻求相应的更为有效的应对策略.结果表明,教师的应对策略具有跨情境性;教师的应对策略和情境间有交互作用;一般教育效能感对十种应对策略均无显著预测作用,个人教学效能感对积极评价、情绪宣泄、计划解决、回避、自我调控、接受责任和忽视七种策略有显著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以258名大学一、二年级的学生为被试对象,对在体育教学情境下学生学业求助态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自我效能,内在动机,任务定向目标等动机因素和课堂环境对学业求助态度呈显著正相关,自我效能,内在动机,任务定向目标,课堂环境对学业求助态度构成显著的回归效应,可解释学业求助态度76.3%变异。  相似文献   

20.
在外语教学改革中,师生的定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以前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向今天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转换。这一转变顺应了现代社会教育民主和平等,和终身学习的要求。然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却受到许多内在或外在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在因素就是学习个体的自我效能感。本文是基于河北大学以315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得出的自我效能感与外语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结合自主学习中的一些现象,进一步阐述如何培养学生自我效能感,将自我效能感应用于英语自主学习者,以提高自主学习者的成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